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90年08月17日:中国建成第一台天文子午环

1990年08月17日:中国建成第一台天文子午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1 更新时间:2024/1/18 18:49:28

1990年8月17日,我国与丹麦天学家合作研制的有效口径为240毫米的当时世界上最大反射式全自动水平子午环,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安装完毕。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台天文子午环,也标志着我国天文学在这一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领域。

子午环是目视方法测定恒星位置的主要仪器,它的基本结构好像是一架大型的直轴式中星仪,另外附有一个刻划十分精密的垂直度盘。子午环的望远镜,经子午圈,既可以用来测定恒星中天的时刻,又可以测定恒星中天时的天顶距。

与国外通用的经典子午环相比,我国的天文子午环采用了水平式望远镜装置,将主光路改为反射式系统,并添加了实施校测系统来检测仪器的状态。这些新颖的设计使得其冲破了子午环有效口径限制的禁区,使得有效口径达到了240毫米。

这一系列的优势,使得子午环更适于观测远距离暗天体,经过初步调试之后,它已经可以用目视测微器对距离地球约782光年的北极星其他遥远的恒星进行观测。当正式投入使用之后,还将可以观测到比人肉眼极限距离高630倍的天体,全年可观测10万个星次,无论是被测天体的极限星还是整体的观测效率都有了重大突破。而且,由于子午环是由望远镜、自动校准光学系统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使得整个观测、记录采集和数据处理全部实现自动化。

另外,由于是采用光子计数技术测定恒星的观测量,因此子午环可提供一万多颗天体的精确位置。这将对于研究太阳系天体、银河系动力学、恒星的形成,烟花、宇宙的年龄、恒星的空间分布以及参考系的建立等天文学领域产生极大的作用。

现代子午环

观测和归算正在转向全部自动化。用来精密测定天体过子午圈的时刻和天顶距,借以求得天体赤径和赤纬的一种光学仪器。子午环被誉为最精密的天文仪器。二百年来,它一直是编制基本星表的主要仪器。它的主要部分是一架口径15~20厘米、焦距约2米的折射望远镜,其有效视场约为0°3。镜筒的中部是一个坚固而中空的立方体,侧面有水平轴,沿东西方向放置,使镜筒能在子午面内转动。水平轴的两外端为精密轴颈,置于V形轴承架上。在水平轴上套有直径较大的精密垂直度盘,用4~6台对称排列的读数显微镜读取望远镜的天顶距。

读数也可由照相机记录。在新型子午环上已开始使用光学度盘或分辨率达0奖05的感应式传感器来代替金属度盘。望远镜和水平轴的绝大部分重量由专门的平衡机构承托,以减轻压在V形轴承上的重量。仪器的基墩须有深固的防震地基。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装有精密的测微器。测微器有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的动丝。

观测者转动测微轮带动水平动丝来对准星像,测出它偏离测微器中心水平丝的角距。将这个自动记录下来的角距加到垂直度盘的读数上,并作大气折射改正后,就得到这颗星中天时的天顶距。此外,控制驱动垂直丝的小电动机的速率,对准并跟踪水平移动的星像,配以恒星钟的秒脉冲,自动记录垂直动丝的位置,来推算出恒星经过子午圈的时刻,即这颗星的赤经。一颗星的观测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分钟。

其他

有的子午环已采用光电记录法,不再由人眼瞄准星像,而且观测数据也直接输入电子计算机。观测和归算正在逐渐转向全部自动化。子午环配有水银地平、准直管和方位标等附属装置,用它们分别定出天底点的位置、视准线的准直差以及水平轴的方位差。实际上,子午环观测还需校正多种误差。子午环一般可观测亮于9等的恒星。观测一颗星一次中天的均方误差为:赤经±0奖20~±0奖30,赤纬±0奖30~±0奖45。

与中星仪的区别

子午环与中星仪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有测天顶距的精密度盘和不采用频繁的转轴观测法。为了定出绝对测定所需的赤经零点──春分点(见分至点),子午环还应观测太阳、行星和某些亮的小行星。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95年10月08日:乙未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乙未事变(朝鲜语:을미사변)又称王城事变、闵妃弑害事件,是指1895年10月8日(农历乙未年八月二十日)朝鲜王后闵氏(明成皇后)在汉城(今首尔)景福宫被日本浪人谋杀的历史事件。这次事件由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策划,并有部分朝鲜人协同参与。乙未事变的缘起是日本人谋求重振在朝鲜的优势地位,因此暗杀了亲俄

  • 1981年07月28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CHINA CHILDREN AND TEENAGERS'FUND,简称中国儿基会)成立于1981年7月28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国家级公募基金会,隶属于全国妇联。在中国基金会序列中,被民政部评定为最高等级——5A级。2018年11月,获评2017年度全国4A级基金会。康克清

  • 1944年09月15日:贝里琉岛战役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贝里琉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和日本在1944年9月15日至11月27日期间于今日的帕劳贝里琉岛上的一场战役。美军在战斗中攻占在这个小珊瑚岛屿的飞机跑道。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威廉·鲁佩图斯少将,预计在4天内攻占该岛。然而,由于日军诡异的防御工事和顽强抵抗,战斗持续了2个月。战役到

  • 1959年09月15日:美苏戴维营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1959年9月15日美苏戴维营会议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在离华盛顿100公里的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这是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苏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中同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就德国、柏林、裁军

  • 1992年08月17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SADC),简称南共体,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1992年8月17日,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成员国首脑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会议,签署了有关建立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条约、宣言和议

  • 2011年0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肝炎日为7月28日,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宣传活动定于2004年10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与你同行(YouHaveCompany)”,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医务界、政府人员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知识。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

  • 1998年10月08日:全国高血压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每年的10月8日即为全国高血压日,是在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而设立的日子。而在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出现广泛化,低龄化的今天,高血压日的活动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高血压日来历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疾病。它涉

  • 2009年08月17日:《新闻直播间》首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新闻直播间》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9年8月17日推出的一档全天8小时新闻直播节目,由耿萨、纳森、梁艳、紫凝、顾国宁等担任主播。节目以焦点新闻播报为主,新闻评论和娱乐性新闻为辅。节目于2009年8月17日起每日9:00-12:00、13:00-18:00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首

  • 1975年09月15日:丰子恺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丰润,名仁,号子觊,后改为子恺,堂号缘缘堂,笔名“TK”(FONG TSE KA),法号婴行,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嘉兴桐乡),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美术音乐教育理论家,也是20世纪中国艺坛上不可缺席的重量级人物

  • 1321年09月14日:但丁·阿利吉耶里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但丁·阿利吉耶里(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意大利中世纪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以史诗《神曲》留名后世。在意大利,他被称为il Sommo Poeta(至高诗人)和il Poeta,意大利语之父。但丁是欧洲最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