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讨厌读书人?读书人到底哪里得罪他了

朱元璋为什么讨厌读书人?读书人到底哪里得罪他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19 更新时间:2024/3/11 18:04:42

朱元璋早年偷鸡摸狗的事没少干,后来咬牙投奔农民起义军造朝廷的反。在朝廷和正经人家看来,他就是盗贼,他自己也有一种做贼的感觉,所以直到做了皇帝,朱元璋依然疑神疑鬼,总担心人家看不起自己,尤其担心的是读书人。

朱元璋压根儿不喜欢读书人,但是他又离不开读书人,因此每每看见读书人舞弄墨,就未免疑窦暗生:他们会不会在文章中骂我?后来朱元璋识字了,也就能读奏章了。喜欢读,就得有人上表。可地方官都是一干武夫,自己玩不来这个,就抓住个当地的教授(官职,属于当地县学的官办教师)、训导什么的上折子拍马屁。这些人稍不留神,就拍在了马腿上。

那段时间,有不少州县的读书人因为替人写折子丢了脑袋。凡是奏折里有“作则”“生”“法坤”字样的,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因为“作则”近乎“做贼”,“生”近乎“僧”,而“发坤”近乎“发髡”(古之剃发之刑)。想多了的朱元璋觉得人家是暗中讽刺他做过贼,做过和尚,剃过光头。那年月又没有互联网,一个掉到坑里,也没有人通报,于是前赴后继,不少人莫名其妙丢了吃饭的家伙。

小文人倒霉,大文人也没能幸免。朱元璋请状元张信为诸皇子当老师,按说朱元璋对皇子的老师理应客气一点,可是他并没有。只因张信教皇子们写字用了杜甫的诗句“舍下笋穿壁”,朱元璋怒了,张信竟敢讥诮本朝,腰斩了!这样的厄运,也会落到能文的和尚头上。明初一个叫来复的和尚被朱元璋看上,招进宫里,两人谈得高兴,朱元璋便赏了来复一顿饭。来复一高兴,写诗答谢,却谢出病了。因为诗里用了一个“殊”字,朱元璋觉得来复是骂他“歹朱”。于是,来复的小命也没了。

朱元璋当家若干年来,只有一个人因为文字得罪却没死。这个人原是翰林,后来因事得罪了权贵,被下放到山西蒲州做学正。皇帝生日时,各地照例上贺表,这位前翰林也上了一个,表中有“天下有道”和“万寿无疆”两句套话。朱元璋看了很生气,说“疆”就是“强”,“道”就是“盗”,分明在骂自己是强盗,遂命人把前翰林抓来。有司问罪,这位前翰林说:“皇上有旨,令表章不许杜撰,务必出自经典。我这两句话,一则出自论语,为先圣之格言,一则出自诗经,为群臣祝君之真情。”朱元璋听了,嘴上说这厮还嘴硬,暗中却把人放了。大家叹了一口气,说这么些年了,只见朱元璋放过这一个人。

多少年来,朱元璋一直以正面的形象被记录在历史上,其实,这个人如果不是受迫害妄想狂的精神病患者,就是个贼气不改的暴君。也许两者兼而有之。读书人碰上这样坐在金銮殿上的贼人,也真是倒霉了。

标签: 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五次北伐,为什么非要北伐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一个伟人可以创造历史,但是怎么说呢?创造历史不光只考虑这些显而易见的因素,还需要运气。虽然当时曹魏外患严重,但是内部并未出现严重的政治动荡和明显的大的隐患,反而是蜀汉内部矛盾尖锐。胜利可以掩盖内部矛盾,但只要出现前线有失败的隐患,蜀汉内部的矛盾肯定会对诸葛亮产生很大的掣肘。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

  • 关于王清任的评价是怎样的?他是解剖第一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清任,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王清任作为一位杰出的医学革新家,在所著《医林改错》中,一是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胸腹腔内脏器官、血管等解剖位置,较过去有改正,有发现;二是创活血化瘀新理论拟出许多新方,于临床颇有奇效;三则否定胎养、胎毒等陈说及综成“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新说,其贡献巨大,值得肯定。后世医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的学

  • 司马懿装病八年,曹操为什么就信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司马懿年轻的时候,一直待在家里做着个待业青年,一直“啃老”,为什麼啃老呢?一是他出身名门,家里有钱,司马家是官宦之家;二是遇到就业困难期。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那个时代,像他这样的名门贵公子,主流的人生道路就是在朝为官,效忠皇帝,最后熬个三公九卿死掉。可是呢,这个时期是非常时期,皇帝被曹

  • 真实历史上刘备真的和东吴联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江淮地区的荆州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荆州牧刘琮毫无斗志,束手归降,把荆襄九郡拱手让给曹操,数万荆州精兵也被曹操吞并。实力大增的曹操野心不可遏制,企图渡江南下,进取江东,彻底实现一统河山的伟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被逼到绝境的刘备和孙权

  • 日本民主最后的守护者:西园寺公望曾公开反对天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园寺公望,日本,历史解密

    长久以来,天皇在日本国民的眼中都被视为神明,这种崇拜在今天虽然有所减弱,但仍然是无可比拟的。然而,就在上个世纪初,曾任日本首相的西园寺公望,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把天皇当做神来看待是不对的,应该把他当做人来看。”不得不说,这样的言论在当时看来确实是大逆不道的存在,按理说,像西园寺公望这样的“逆臣贼

  • 柴荣在位时间非常短,为何历史评价却很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代,柴荣,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纵使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是如此,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却不一样,他虽然仅在位五年,却饱受后世赞赏,几乎是一个完美之人,这个人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这些皇帝中既有昏庸无道之暴君,也有文治武功之明君。大家都知道,只要是人就

  • 抗清英雄被凌迟,乾隆翻案后将后代统统加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明末大将袁崇焕曾在辽东任职,有幸得到孙承宗赏识镇守宁远,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来因为得罪魏忠贤辞官还乡,明思宗统治时期,袁崇焕被朝廷重新启用,多次出兵击溃皇太极,但是在朝中大臣弹劾以及皇太极的反间计下,袁崇焕失去信任,最终被处死,家人都被流放。袁崇焕一生争议极大,引来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武

  • 第五次北伐准备很充分,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说起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你们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来说说他的第五次北伐,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北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诸葛亮的前几次北伐都失败了,他终于明白了粮草的重要性。于是这一次他不再着急出兵,而是屯了很多的粮草,修养民生,所以相比之前的来说,这次相隔的时间也比较久,中间相隔了整整三年。

  • 徽州朝奉和绍兴师爷都有着什么来历?两者有什么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徽州朝奉,徽商,历史解密

    今天说的是徽州地区的一种非常特别的称谓:“朝奉”,这个称谓可以说在徽州大地,大名鼎鼎,犹如绍兴师爷一样。可惜绍兴师爷因为电视剧走红,而徽州朝奉,知之者甚少。说到这个“朝奉”那意思现在普遍的指的是叫爷爷,或者是儿媳妇称呼公公为朝奉,,但是实际上从这个称谓的来历看,可远远不止那么简单!所谓朝奉者,本是古

  • 北魏四十万大军灭后燕,慕容农为什么输掉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后燕,十六国,历史解密

    北魏登国十一年(396年)11月,身受重伤的后燕辽西王慕容农,回到都城中山,他带来一个坏消息:“晋阳被北魏占领了。”北魏雄主拓跋珪亲率四十万步骑兵,兵分三路,逐鹿中原。晋阳首当其冲,后燕司马慕舆嵩趁慕容农带兵出击之际,关闭城门,临阵降魏。北魏和后燕同出鲜卑,世为姻亲,为什么会撕破脸皮,大打出手呢?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