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民主最后的守护者:西园寺公望曾公开反对天皇

日本民主最后的守护者:西园寺公望曾公开反对天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95 更新时间:2023/12/18 19:22:17

长久以来,天皇在日本国民的眼中都被视为神明,这种崇拜在今天虽然有所减弱,但仍然是无可比拟的。

然而,就在上个世纪初,任日本首相的西园寺公望,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把天皇当做神来看待是不对的,应该把他当做人来看。”

不得不说,这样的言论在当时看来确实是大逆不道的存在,按理说,像西园寺公望这样的“逆臣贼子”,在朝堂上肯定是混不下去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西园寺公望历经孝明、明治、大正、昭四朝,始终身居高位,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那么,西园寺公望凭什么能有这种待遇呢?

西园寺公望的崛起,无外乎三点,首先是出身。

西园寺公望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是内大臣德大寺公纯,哥哥是侍从长德大寺实则,自己还是伊藤博的得意弟子,因此,西园寺公望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担任孝明天皇的侍从,到8岁时就成为近卫将军,跟天皇家族的关系可以说非亲密。

其次,西园寺公望的才能也非常突出,天生就有领导风范。

明治维新之初,幕府军以“清君侧”为名发起叛乱,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朝堂之上的群臣们都吓得不敢说话,反而是刚满19岁的西园寺公望挺身而出,“反对妥协,团结力量共挡大敌”。

凭借着自身的军事才干,西园寺公望在鸟羽伏见之战等战役中立下不小的功劳,从而奠定了他在明治时代的尊崇地位。

最后,他还应该感谢一下我们昨天介绍的日本首相桂太郎。

日俄战争后所签订的条约,引起了日本国内民众的极大不满,最终迫使桂太郎二次下台,也正是这个时候,日本迎来了“桂园时代”——西园寺公望出任首相,而桂太郎依然留在内阁中心。

有桂太郎帮他挡枪,西园寺公望开始大力改革,力排众议推行铁路国有化,并大力制定殖民地经营政策,在他的一系列铁腕政策下,日本才缓过来一口气。

有意思的是,西园寺公望虽然终其一生都在为天皇服务,但他本人却并非天皇的支持者,反而是个不折不扣的民主派人士。

早在1871年留学法国时,目睹法国早期无产阶级运动的西园寺公望,就已经意识到了民主力量的强大,回国之后,西园寺公望一度辞去公职,转而担任新闻报刊的主编,而他所宣扬的内容,正是法国那一套民主思想。

眼看着自己曾经的爱将,现在带头反对自己,就连明治天皇也坐不住了,还特意发出敕令让他回来当官。不过,人虽然回来了,但西园寺公望的民主心却从来没有变过。

从1924年开始,西园寺公望成为明治时代九大元老中仅存的一位,由于裕仁天皇尚未真正掌权,所以西园寺公望成为当时日本发展的掌舵人,无论是首相的任选,还是经济发展策略的制定,皆出自西园寺公望之手,也正是这段时间,日本迎来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

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在日本国内以不可遏止的速度开始蔓延,当时已经80多岁的西园寺公望虽然依旧占据着长老之位,且始终在对抗法西斯势力的崛起,但他的一己之力终究无法逆转“大势之趋”,伴随着军部内阁的上台,西园寺公望的时代彻底宣布终结。

1940年11月24日,91岁的西园寺公望去世,他终究没能完成自己的民主之梦,反而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在法西斯的深渊中越陷越深,想必也是死不瞑目吧!

更多文章

  • 柴荣在位时间非常短,为何历史评价却很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代,柴荣,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纵使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是如此,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却不一样,他虽然仅在位五年,却饱受后世赞赏,几乎是一个完美之人,这个人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这些皇帝中既有昏庸无道之暴君,也有文治武功之明君。大家都知道,只要是人就

  • 抗清英雄被凌迟,乾隆翻案后将后代统统加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明末大将袁崇焕曾在辽东任职,有幸得到孙承宗赏识镇守宁远,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来因为得罪魏忠贤辞官还乡,明思宗统治时期,袁崇焕被朝廷重新启用,多次出兵击溃皇太极,但是在朝中大臣弹劾以及皇太极的反间计下,袁崇焕失去信任,最终被处死,家人都被流放。袁崇焕一生争议极大,引来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武

  • 第五次北伐准备很充分,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说起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你们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来说说他的第五次北伐,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北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诸葛亮的前几次北伐都失败了,他终于明白了粮草的重要性。于是这一次他不再着急出兵,而是屯了很多的粮草,修养民生,所以相比之前的来说,这次相隔的时间也比较久,中间相隔了整整三年。

  • 徽州朝奉和绍兴师爷都有着什么来历?两者有什么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徽州朝奉,徽商,历史解密

    今天说的是徽州地区的一种非常特别的称谓:“朝奉”,这个称谓可以说在徽州大地,大名鼎鼎,犹如绍兴师爷一样。可惜绍兴师爷因为电视剧走红,而徽州朝奉,知之者甚少。说到这个“朝奉”那意思现在普遍的指的是叫爷爷,或者是儿媳妇称呼公公为朝奉,,但是实际上从这个称谓的来历看,可远远不止那么简单!所谓朝奉者,本是古

  • 北魏四十万大军灭后燕,慕容农为什么输掉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后燕,十六国,历史解密

    北魏登国十一年(396年)11月,身受重伤的后燕辽西王慕容农,回到都城中山,他带来一个坏消息:“晋阳被北魏占领了。”北魏雄主拓跋珪亲率四十万步骑兵,兵分三路,逐鹿中原。晋阳首当其冲,后燕司马慕舆嵩趁慕容农带兵出击之际,关闭城门,临阵降魏。北魏和后燕同出鲜卑,世为姻亲,为什么会撕破脸皮,大打出手呢?北

  • 明朝怎么会变成一个烂摊子?怪就怪这位皇帝的基因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朋友可能会知道,明朝后期战事不断、党争不绝、吏治败坏、土地兼并严重,整个国家就像是一个巨型的烂摊子,形势令人绝望。崇祯皇帝执政后,虽然拼尽全力,宵衣旰食,但终究还是无力回天。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部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自缢殉国,明朝

  • 一代名相李斯位高权重,为何输给一个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斯,秦朝,历史解密

    李斯是秦朝的开国丞相,位高权重,深得秦始皇信任,曾辅佐秦始皇灭六国,为秦帝国的建立和统治做出卓越贡献,李斯的仕途一路平坦,少有挫折,而李斯的一次失败就直接让全家送了命。李斯是楚国人,曾在楚国上蔡做一个看管粮仓的小吏。李斯在看到粮仓的老鼠和厕所的老鼠后,悟出了“老鼠哲学”。他认为一个人能否荣华富贵和所

  • 清朝时期直隶一省驻扎了多少八旗和绿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清代的各省中,以直隶为最重,素来负有拱卫京畿的职责。既然直隶为各省之首,那么驻防在直隶的八旗和绿营有多少军队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先要从清代的八旗驻防开始谈起。众所周知,从清初到清末,八旗军队一直维持在20万人左右,绿营一直维持在6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变动不大。另外,八旗的20万人中,驻防京师的

  • 玄武门之变李渊手里握有军队 该政变为何还如此容易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渊,唐朝,玄武门之变,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玄武门之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玄武门之变时,李渊手里也有大军,玄武门之变为什么还如此的容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李世民在当年所发动的这一场玄武门之变,不仅改变了大唐接班人的最佳人选,并且也改变了大唐的走势和命运。对于李渊而言,作为开国皇帝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这一

  • 春秋时期吴国国君:诸樊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樊,春秋,历史解密

    吴王诸樊(?―公元前548年),姬姓,吴氏,名遏 (一作谒 ),又称吴顺王,吴王寿梦长子,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吴王诸樊代掌国政。公元前560年,吴王诸樊正式继位。同年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公子宜谷。公元前548年,楚军攻打舒鸠,吴王诸樊派兵援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