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柴荣在位时间非常短,为何历史评价却很好呢?

柴荣在位时间非常短,为何历史评价却很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95 更新时间:2023/12/8 18:51:28

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纵使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是如此,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却不一样,他虽然仅在位五年,却饱受后世赞赏,几乎是一个完美之人,这个人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这些皇帝中既有昏庸无道之暴君,也有文治武功之明君。大家都知道,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这些千古一帝也不例外。比如说汉武帝,虽大破匈奴但却穷兵黩武,晚年还信奉巫蛊之术,搞得骨肉相残;再比如说唐太宗,他的文治武功自不必多说,创贞观之治,灭突厥、征龟兹,何其雄壮也!但其却是弑兄杀弟之人,并且晚年还迷恋炼丹,最终使自己被毒死。这些皇帝每个人大大小小都有一些黑点。我们接下来说的这个皇帝就是周世宗柴荣,这位皇帝在位仅六年时间,却被后人广为称赞,无一人指责,这位皇帝就是有着五代十国第一明君之称。

柴荣这个人相信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后世子孙《水浒传》中柴进相信大家都知道,柴进就是柴荣的后人。柴荣是五代时期的后周皇帝,他早年家道中落,便前去投靠姑丈郭威。由于柴荣年轻时曾经过商,又知晓民间疾苦,拥丰富的社会经验。所以当郭威将自己的财政大权交给柴荣掌管时,他把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受郭威的信任和喜欢。恰好郭威全家正好被杀,绝了子嗣,所以便将柴荣认作了义子。

柴荣自己也争气,他自己努力学习,对于政治和军事都有涉猎,这些为其之后治理国家和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治政方面,柴荣曾担任澶州节度使,将澶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为政清肃,盗不犯境……吏民赖之",由此可见其治政水平。而且柴荣当了皇帝之后也是如此,他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也随之开始复苏。除了治政之外,柴荣更耀眼的是军事方面的作为,而这方面的作为则主要集中在其登基为帝后。

公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承皇位。继承皇位后的柴荣迅速的投入到天下的计划中去了,为了这个计划,他整顿军政,秣马厉兵,在五年的时间里南征北战,并且卓有成效。他曾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三征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可以说在他在位的五年时间了,揭开了统一中原的序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曾经梦想着能在位三十年,确立“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目标的皇帝,英年早逝了,且年仅39岁。因为以上种种,后世史学家将柴荣评为“五代第一明君”,而柴荣也无愧这个称号。

柴荣死后,其幼子即位,赵匡胤趁机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柴荣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并且还用一招什么杯酒释兵权的把戏,重文轻武,使得幽云十六州直到四百年后才被徐达从异族手中收复,实为憾事。我想如果柴荣不是那么早逝的话,或许幽云十六州早就收回来了,也没有异族入主中原了,因为当年柴荣北伐契丹时,可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幽州城下。当然了历史是没有假如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用这种方式对柴荣表示敬意。

标签: 五代柴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抗清英雄被凌迟,乾隆翻案后将后代统统加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明末大将袁崇焕曾在辽东任职,有幸得到孙承宗赏识镇守宁远,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来因为得罪魏忠贤辞官还乡,明思宗统治时期,袁崇焕被朝廷重新启用,多次出兵击溃皇太极,但是在朝中大臣弹劾以及皇太极的反间计下,袁崇焕失去信任,最终被处死,家人都被流放。袁崇焕一生争议极大,引来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武

  • 第五次北伐准备很充分,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说起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你们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来说说他的第五次北伐,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北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诸葛亮的前几次北伐都失败了,他终于明白了粮草的重要性。于是这一次他不再着急出兵,而是屯了很多的粮草,修养民生,所以相比之前的来说,这次相隔的时间也比较久,中间相隔了整整三年。

  • 徽州朝奉和绍兴师爷都有着什么来历?两者有什么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徽州朝奉,徽商,历史解密

    今天说的是徽州地区的一种非常特别的称谓:“朝奉”,这个称谓可以说在徽州大地,大名鼎鼎,犹如绍兴师爷一样。可惜绍兴师爷因为电视剧走红,而徽州朝奉,知之者甚少。说到这个“朝奉”那意思现在普遍的指的是叫爷爷,或者是儿媳妇称呼公公为朝奉,,但是实际上从这个称谓的来历看,可远远不止那么简单!所谓朝奉者,本是古

  • 北魏四十万大军灭后燕,慕容农为什么输掉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后燕,十六国,历史解密

    北魏登国十一年(396年)11月,身受重伤的后燕辽西王慕容农,回到都城中山,他带来一个坏消息:“晋阳被北魏占领了。”北魏雄主拓跋珪亲率四十万步骑兵,兵分三路,逐鹿中原。晋阳首当其冲,后燕司马慕舆嵩趁慕容农带兵出击之际,关闭城门,临阵降魏。北魏和后燕同出鲜卑,世为姻亲,为什么会撕破脸皮,大打出手呢?北

  • 明朝怎么会变成一个烂摊子?怪就怪这位皇帝的基因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朋友可能会知道,明朝后期战事不断、党争不绝、吏治败坏、土地兼并严重,整个国家就像是一个巨型的烂摊子,形势令人绝望。崇祯皇帝执政后,虽然拼尽全力,宵衣旰食,但终究还是无力回天。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部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自缢殉国,明朝

  • 一代名相李斯位高权重,为何输给一个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斯,秦朝,历史解密

    李斯是秦朝的开国丞相,位高权重,深得秦始皇信任,曾辅佐秦始皇灭六国,为秦帝国的建立和统治做出卓越贡献,李斯的仕途一路平坦,少有挫折,而李斯的一次失败就直接让全家送了命。李斯是楚国人,曾在楚国上蔡做一个看管粮仓的小吏。李斯在看到粮仓的老鼠和厕所的老鼠后,悟出了“老鼠哲学”。他认为一个人能否荣华富贵和所

  • 清朝时期直隶一省驻扎了多少八旗和绿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清代的各省中,以直隶为最重,素来负有拱卫京畿的职责。既然直隶为各省之首,那么驻防在直隶的八旗和绿营有多少军队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先要从清代的八旗驻防开始谈起。众所周知,从清初到清末,八旗军队一直维持在20万人左右,绿营一直维持在6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变动不大。另外,八旗的20万人中,驻防京师的

  • 玄武门之变李渊手里握有军队 该政变为何还如此容易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渊,唐朝,玄武门之变,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玄武门之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玄武门之变时,李渊手里也有大军,玄武门之变为什么还如此的容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李世民在当年所发动的这一场玄武门之变,不仅改变了大唐接班人的最佳人选,并且也改变了大唐的走势和命运。对于李渊而言,作为开国皇帝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这一

  • 春秋时期吴国国君:诸樊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樊,春秋,历史解密

    吴王诸樊(?―公元前548年),姬姓,吴氏,名遏 (一作谒 ),又称吴顺王,吴王寿梦长子,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吴王诸樊代掌国政。公元前560年,吴王诸樊正式继位。同年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公子宜谷。公元前548年,楚军攻打舒鸠,吴王诸樊派兵援救

  • 汉朝强大到什么地步?这个国家最强的精锐被视为弱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古代欧亚大陆上曾经有过四大帝国的讲法,毫无疑问大汉帝国位列前茅。而曾经波斯帝国的继任者帕提亚王国也被我们称为安息的西亚帝国,也是古伊朗最强盛时期,与罗马帝国多次交战不落下风,做为西亚的霸主得知大汉朝一位使者途径此地之后。做为与大汉齐名的帝国不能丢份啊,就紧急集合自己最强大的部队做为仪仗队来让大汉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