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四阿哥手握重兵,为什么却没有向胤禛发兵争夺皇位?

十四阿哥手握重兵,为什么却没有向胤禛发兵争夺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83 更新时间:2023/12/5 4:27:20

皇十四子胤禵在康熙帝三十五个儿子当中可谓出类拔萃,自幼聪颖过人,为人义气,深得父皇喜爱。少年时代,就多次跟随父亲到各地出巡。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进攻西藏,康熙帝任命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以天子御驾亲征的规模率十万大军进驻青海,征讨准噶尔部。临行前,康熙帝亲率公大臣送别。

当时朝中大臣认定,这是康熙帝要立十四子为皇储的信号,当时的老四胤禛也认为自己没戏了。可惜的是,胤禵在西北的战事进行的不是很顺利,虽然多次打败叛军,但始终无法彻底消灭。

胤禵还没来得及取得西北大捷得胜还朝,老爹康熙帝突然就撒手人寰了。民间传说,康熙帝遗诏“传位于十四子”,皇四子胤禛将其中的“十”字改成了“于”字,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这不符合历史事实,清朝的诏书要满汉同时发布,汉字可以改,满文是无法改成“传位于四子”的。

胤禛即位后,手握重兵的胤禵为没有发动兵变,来和四哥较量一番呢?首先是胤禵的军队远在青海,大规模返回北京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肯定会引起雍正帝的警觉,提前做好军事部署。

再者,当时保障军队后勤供应的军需长官正是雍正帝的亲信年羹,十万人马一旦失去粮草供应,那是要闹出内部兵变的。

再一个就是,胤禵虽然受先帝器重,却并无证据表明自己就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师出无名,成功率太低,所以他不会冒这个风险挑战四哥。

历史上,胤禵并没有这种想法,因为他离开军队就把象征军权的大印交出去了,自己仅带着随从骑马返回北京。

但是他回到北京皇宫,曾一度大闹灵堂,发泄了对四哥上台的强烈不满,由此看来,胤禵还算个正人君子,败也要光明磊落。

四哥胤禛对这个一奶同胞的弟弟并没有法外开恩,罚胤禵到景陵为先帝守陵,数年后革去亲王封号,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直到雍正帝去世,乾隆皇帝即位,胤禵才被释放,此时的胤禵年事已高,早已丧失了当年沙场征战时的威风了。

标签: 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显儿和小清,李元芳更爱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显儿,李元芳,历史解密

    苏显儿,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第二部和《神断狄仁杰》中的主要角色,由姜昕言和曲栅栅饰演,马海燕配音。苏显儿本是蛇灵中的一流杀手,擅使柳叶双刀,人称“苏将军”,是由蛇灵大姐肖清芳一手带大的得力部下。崇州案发时,肖清芳派苏显儿冒充狄仁杰的侄女如燕,卧底在狄公身边。可在不久后,苏显儿却爱上了狄公的卫队长李元

  • 官渡之战中,袁本初为什么会被曹孟德一锅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官渡之战,历史解密

    曹孟德与袁本初官渡之战后袁本初并没元气大伤,两者之间仍然是势均力敌的。只是曹孟德在此战之后将完全被动变得可以主动些,但是仍然没有改变太多局势。官渡之战开始之前袁本初的确握得有一手好牌,然而却最终被曹孟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何原因。两军对峙,其胜败不只是取决于双方的军事力量的强弱,更取决于统帅的指挥

  • 程颐从小受家学熏陶,政治思想受父亲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程颐,北宋,历史解密

    要知道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熏陶对一个孩子的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你可以看到一个家庭,如果文化熏陶的比较好的话,他的孩子们学习也是十分努力和有文化的,受到熏陶和不受到熏陶,他们的成长状态也是不一样的,今天小编我所说的主人公就是程颐,他就是那种从小就受到家里面的人的熏陶,而且深受自己父亲思想上的影响,在他长

  • 王延翰有多荒淫残暴?八十多个美女被残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延翰,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闽王王审知死后,把初见雏形的闽国交了长子王延翰。王延翰、字子逸,河南光州(河南固始)人,曾任节度副使。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延翰继承父亲的爵位,后唐任命他为威武军节度使。次年,趁后唐更换君主之际,王延翰找出司马迁的《史记》中“闽越王无诸传”为依据,自称大闽国王。王延翰骄傲自大,凶

  • 殷墟是怎么被发现的?又是如何挖掘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殷墟,商朝,历史解密

    史影疑云据《尚书》、《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曾存在商王朝,该王朝延续了近500年,是具备疆域国家形态的中国上古历史的开端。第一位商王名汤,于公元前16世纪初在亳都建国,并迅速征服了周邻势力,稳定了商王朝的政治版图。商朝的王位继承采用“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办

  • 历朝历代有设立有太子之位 为什么到了清朝却不设立太子之外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太子,历史解密

    古语云: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说的就是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有其领导者。而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皇帝,自然是权御天下。但是,就算是再伟大的皇帝,也会有离开人世的那一天,所以皇帝一般都会在生前选择一个儿子来作为他的继承者,从而将这个朝代延续下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子。可是太子这个

  • 安南蚕食清朝土地是真的吗 为什么雍正没有讨伐还赐予土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雍正初年,清朝与邻国安南(即越南)发生领土纠纷,经过调查发现,安南越过边境120里,蚕食清朝大片土地。云南地方官要求重新划定疆界,而安南方面桀骜不驯,态度十分傲慢,这引起地方官员的愤慨,纷纷上书要求雍正帝派兵征讨。没想到雍正帝非但不派兵,反而赐予安南领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明朝末年说起

  • 大汉贤臣萧望之为何被逼饮鸩自杀?他是怎么被逼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望之,汉朝,历史解密

    汉元帝刘奭,之所以名闻后世,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出了个“昭君出塞”的故事。刘奭生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是汉宣帝刘询的长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她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两年后,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四月,八岁的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元

  • 秦朗:曹魏最悲剧的大将,父亲被斩自己被罢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朗,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关羽被曹操俘虏之后,面对曹操的百般招揽,坚持辞之不受,面对好兄弟张辽的劝降,也直言“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其忠义的形象一直被人称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关羽和曹操之间还有一段公案,这段公案不仅会为三国那段战乱的历史添上几分不

  • 唐宋元明清寿命基本都在300年上下 为什么汉朝是例外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唐朝,历史解密

    翻开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就会看到诡异的一幕,即:大一统王朝,寿命基本上都在300年上下!如果严苛意义上说,除了汉朝,其他大一统王朝的寿命,都在300年以下。宋朝虽然享国319年,但南宋实在算不上“大一统”。所以,从这一个角度看,这些王朝基本都不超过300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偶尔出现,那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