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鸮尊是如何出土的

鸮尊是如何出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14 更新时间:2024/2/21 16:31:39

尊为古代盛酒器。铜尊,最早见于商代。鸮,俗称猫头鹰。在古代,鸮是人们最喜爱和崇拜的神鸟。鸮的形象是古代艺术品经常采用的原形。商代的玉器、石器、陶器、青铜器中,都有精美的鸮形。鸮尊即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鸮尊有什么渊源呢?它是怎么出土问世的呢?

鸮尊渊源

妇好墓出土随葬器物1928件,其中铜器468件,总重量约1625公斤;玉器755件,有和田玉、独山玉、岫岩玉等;骨器564件;陶器11件;石器63件;宝石制品47件;象牙制品3件;蚌器15件。此外,还有红螺2件、阿拉伯绶贝1件及6820个来自南海的货贝。

妇好,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之妻。武丁以其赫赫武功,扭转了商朝一度衰落的国运,史称“武丁中兴”。

卜辞记载:武丁征伐的邦国,有81个;除主要用兵于西北的“鬼方”,南面的荆楚、巴族外,还对东方等地发动过大规模的战争;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在当时非常活跃,不仅主持各种王室典礼,而且经常受命于王,统帅军队征伐四方;在战争中,她多次大获全胜,受到武丁的嘉奖——妇好墓中,出土龙纹大钺、虎纹大钺各一件,重8~9公斤;钺是那个时代军权的象征,约略相当于此后的尚方宝剑;能操持如此沉重的兵器征战疆场,其巾帼风姿,自当威风凛凛;也因此,妇好被当下学者称为“中华第一女将”!

既然钺是军权的象征,那龙纹、虎纹大钺为什么反不敌妇好鸮尊呢?何况,这两件青铜大钺刃部加铁,是中国最早用铁的器物!

青铜大钺不但是中国用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更与“华夏第一女将”妇好的身份相吻合。如此这般,为什么青铜大钺不能在妇好墓宝藏中占据鳌头,而妇好鸮尊却是其宝藏中的宝藏呢?

什么是鸮

鸮,又叫猫头鹰,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猫的头,鹰的身子,是兽与禽的不和谐搭配。因为奇怪,所以诡异。它的啸叫,让人毛骨悚然;它的眼珠,黄黝黝圆滚滚的,古怪神秘。

在中国,猫头鹰又被称作“夜猫子”,是一种凶兆。在当代,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很讨厌“夜猫子”。

在古代西方,猫头鹰被视为智慧的象征,是雅典娜的爱鸟;它那深不可测的眼神,仿佛能够看穿一切神秘。在古代中国,猫头鹰被视为战争之神,是妇好乃至国王、将军们的爱物;它昼伏夜出的天性、击而必中的本领,自然让其成为“战神”的象征。

猫头鹰是世界上最安静的飞行鸟,它昼伏夜出,对于它的猎物来说,有时甚至是无声的——现代科学实验,也许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商代中国为什么会把猫头鹰视为“战神”,妇好?尊为什么会是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在他的史学名著《安阳》一书中说:在殷墟发掘出一个可能是战俘被杀后用以献祭的头骨坑,经分析,里面有的类似蒙古人种,有的类似东南亚人种,甚至有高加索人种。

李济特别指出:在殷商时代,在中华民族奠基之时,河套地区生活着一个强大的族群;于此之际,殷商对“鬼方”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当然至关重要。而这场战争的统帅,就是甲骨文中所说的领兵三千、讨伐鬼方羌人的妇好。

这场战争,是殷商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妇好一役而毕全功,取得了最后也是最彻底的胜利。这是一场奠定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的大决战,其划时代意义,并不亚于传说中的黄帝蚩尤之战,李济先生直呼其为中华民族的保卫战!

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战神象征的妇好鸮尊,其神圣自尊,就跃出东方地平线,光照千秋。

尊,是一种盛酒礼器,而妇好鸮尊不但是最早的鸮形酒器,而且造型完美。?头高昂,两眼圆瞪,宽喙,双翅并拢垂地与粗壮的双足形成三点一面,其雄浑厚重,神态庄严,无愧于战神之称号。

妇好鸮尊的出土

妇好鸮尊,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是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九大镇院之宝”的必选宝藏。

“妇好鸮尊,是从水里打捞出来的。”郑振香研究员说,“鸮尊安置在妇好墓墓底,墓底距墓口7.5米,已经深入水下1.3米。尽管当时我们调过水泵抽水,但岂料水越抽越多,根本抽不干净。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国宝的安全,我们就只好下去摸国宝、捞宝藏。”

由于是“水下发掘”,器物上满是泥水。“刚从下面吊上来的时候,鸮尊模糊不清,只有个大致的轮廓,看上去好像站立的动物。”主持妇好墓发掘的郑振香研究员回忆说,“其他的器物,如司母辛鼎等,以前大家都见过与之类似的东西,没有什么陌生感。但这个像动物的器物,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动物?大家都不知道!因为好奇,刷洗器物时,我们先刷的,就是这两件东西。这两件器物,在水下前后排列,成双成对。

“器物主体部分大体完整,与此类似的器物,从前也在图书上看到过,不过时代要晚得多。于是,这两件器物也就有了自己的名字——‘鸮尊’。之后,在研究器物时发现口下内壁上有‘妇好’铭文,于是我们便正式把它们命名为‘妇好鸮尊’。”

这时的“妇好鸮尊”,缺少半个“脑瓜”——这两只“猫头鹰”,还没“生”出后脑勺!

考古学家以为,鸮尊顶部的上后方,就该是敞口的。“这样的话,可流入液体,就是酒呀!”郑振香说。

但考古学家对合青铜残件时,发现了两个近似半圆形的器物,它们形状、大小相似。对合者都在思索:这两件器物是做什么用的呢?说法五花八门。很长时间,问题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这时,家住殷墟附近小屯村的一位朴实的老工人说:“这两个半圆形的东西,可能是那两件‘猫头鹰’头上的盖子!”

考古学家觉得老人的解释颇有道理,于是从仓库里取出那两件鸮尊,予以验证。

“恰好那两个器物,能分别与两件?尊的器口相吻合。盖子加在顶部后,‘猫头鹰’才有了个完整的脑瓜。此时的‘猫头鹰’,头呈弧形,再衬以盖上的装饰立鸟、夔龙,鸮尊这才完美无缺。此时,再看鸮尊,双眼圆瞪,双腿粗壮,双耳耸竖,喙宽尾敛,挺胸昂首,傲视天下,雄健刚毅,堪为‘战神’。”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拉基火山还会爆发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拉基火山(Laki)是冰岛南部火山,紧靠冰岛最大的冰原——瓦特纳冰原(Vatnajokull)西南端。简介拉基火山是火山裂缝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唯一显著地形特征,又称为拉基环形山(Lakagigar)。该裂缝为东北-西南走向,拉基火山把它截为接近相等的两部分。拉基火山海拔818米,高出附近地带200米。

  • 中国古代炒菜用什么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渊远流长,漫长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孕育了我们丰富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代代相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的祖先当然也是要吃饭的,不然哪来的我们大中华十几亿的人口呢。我们人类一生下来就不能少了要吃油,当然不是说直接吃油,而是我们在炒

  • 海克拉火山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海克拉火山为冰岛西南部活火山。海拔1491米。在雷克雅未克东约113千米。其火山喷出物主要出现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大裂隙上,长达5-6千米。有记录以来,火山爆发超过1104次,1930年以来,共爆发了15次。地理环境海克拉火山(Hekla),是一座复式火山,也是冰岛最著名的火山之一,外形像是倒扣的船,

  • 卡特拉火山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卡特拉火山,是冰岛的主要火山,科学家表示历史证明卡特拉会紧随艾雅法拉的脚步,何时喷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研究进展冰岛位于大西洋中部洋脊一个面积巨大的火山多发带。历史上,地震活动经常导致冰岛火山喷发。与地震一样,预测火山何时喷发也是一个科学难题。卡特拉火山,是冰岛的主要火山,科学家表示历史证明卡特拉会紧

  • 古代钦天监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在一些明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钦天监这个词语,什么预测天气、占卜吉凶、识人断命、解释异象,几乎没有什么是钦天监不会的,由于钦天监经常与玄学连在一起,显得尤为神秘,让人觉得钦天监大概就是一个遍布神棍的地方,而历史中真实的“钦天监”到底干嘛的呢?1、历史发展 钦天监作为官署名,主要职责是观察天象、编制节气

  • 曾侯乙编钟是如何出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是如何出土的呢?出土环境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进行曾侯乙墓发掘期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填土清除完,把墓葬打开时,地面水与地下水都混在一起,看到的几乎是一个200平方米的大

  • 皿方罍是如何出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皿方罍,为商代晚期青铜器,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它是如何出土的呢?又是怎样流传的呢?皿方罍是什么器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盖呈庑殿顶形,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高圈足。全器以云雷纹为底,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

  • 古代的盐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盐价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老古人过日子讲究两个字——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享受就很少将就,从《人月圆·山中书事》描写的“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大可窥见一斑,有酒有茶,岂不美哉?不过这

  • 羽觞都有哪些著名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羽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那么又有哪些代表文物呢?汉代玉圆雕羽觞杯白玉质,玉质细腻、温润、坚硬,无杂质,有较好的蜡脂光泽。整体受铁质沁染呈褐色及赭色,深浅变化,过渡有序,自然纯正,打光、转动观察发现,表面光泽熠熠生辉,并且玉理中的沁色更为亮泽、美丽,如彩霞一般,此种带红颜色的沁,历来古玉鉴定中

  • 古代吃不起盐的穷人是如何过日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哈喽,大家好,我是爱好历史的小编,欢迎和小编一起来探寻历史之迷,今天要说的是古代吃不起盐的穷人,是如何过日子的?看完倒胃口了,一起来看下吧。俗话说得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余六件可以通通找别的东西来代替,但独独有一样东西我们离不开它--是盐。没有盐,我们吃的食物不仅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