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自然界为什么很少有蓝色的动物

自然界为什么很少有蓝色的动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58 更新时间:2024/1/16 3:51:48

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可能大部分人会选择蓝色,有调查显示,蓝色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不同肤色、不同化的人最喜欢的颜色。

蓝色也是艺术家欧洲皇族最喜欢的颜色,想想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以及英国皇室的皇家蓝就知道了。

我们喜欢蓝色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天空和大海是蓝色的,蓝色是我们十分习惯看到,以及低成本的颜色。

然而,在合成染料可以做出任颜色前,蓝色是很难获得颜色,特别是在生物中,蓝色很少被演化,可以算是自然界最稀缺的一种颜色。

植物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花是蓝色的,叶子是蓝色的更是凤麟角,只有在热带雨林中有零星发现案例,而在动物界能显现蓝色的屈指可数。

为什么蓝色如此稀缺

部分原因是,自然界中并没有真正的蓝色或蓝色色素,植物和动物都必须对光线进行特殊处理才能呈现出蓝色。

植物如何得到蓝色

对于植物来说,蓝色是通过混合和调节自然产生的颜料来实现的,就像一个画家只要几个颜色就能配出所有不同颜色一样。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颜色的花,但其实植物给自己的花调色的能力比画家强许多,它们基本只要一个颜色就够了,那就是红色。

大部分花都会生产红色色素(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花青素),植物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酸碱度来改变红色色素。

这些变化,结合反射光,可以创造出一些壮观的结果,有时候就是蓝色。

虽然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到蓝色,但是植物绝对不喜欢用相同的方法得到蓝色的叶子。

这就要说我们蓝光的物理特性了,早在1900年,普朗克发现了光子的特性,波长越短,频率越高,也就意味着能量越大。

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是因为该颜色被物体反射了回来而不是吸收,比如植物显示绿色,那是因为叶绿素不吸收绿色光。

蓝光是波长最短、能量最大的可见光,如果它反射蓝光,这就意味着它将浪费许多太阳光的能量,最终限制植物生长,这不是一个好的策略,所以大多数植物都避免这样做。这是蓝色色素很少在植物中形成的原因。

图注:光谱图,波长越短能量越大

动物很少生产色素

虽然很多动物都有自己的颜色,但其实动物能生产的色素并不多,它们的色素大多来自于所吃的食物。

比如火烈鸟呈现粉红色的,那是因为它们从最喜欢的食物——虾中得到“染料”。

动物是自然界的消费者,它们只能从植物那里获取能量,但正如我前面说的,由于植物中很少或基本没有真正的蓝色色素,动物也就不能通过食物变成蓝色了。

当然,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呈现蓝色的动物,它们的蓝光闪闪基本是通过“物理知识”来控制光线实现的。

动物的蓝色和植物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通过色素的混合或改变的化学方法得到的,而是通过物理制造改变光波长的结构来实现的。

图注:改变蓝色大闪蝶的翅鳞,蓝色就会消失

例如,蓝色大闪蝶,它们的蓝色是因为翅膀上的鳞片呈脊状,这种脊状鳞片导致光线弯曲,以至于它反射的光是蓝色的波长。如果改变它们鳞片的形状,蓝色就会消失。

再比如蓝松鸦,也是通过类似但略有不同的过程获得颜色的。

蓝松鸦每根羽毛都是由光散射组成的,羽毛上微小的“珠子”之间的间隔使得除了蓝色以外的所有波长的光都被抵消了,它的做法有点像消噪耳机原理。

可以毫不夸地说,每个呈现蓝色的动物都是拥有一身“黑科技”装备,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一种褐蝶(obrina olivewing butterfly),它是已知的唯一能够真正产生蓝色色素的动物。

图注:已知唯一生产蓝色色素的动物

为什么这些生物要呈现蓝色?

植物不喜欢生产蓝色,那是因为蓝色是“浪费”的颜色,而动物生产色素的能力有限。既然蓝色这么难,那为什么植物要努力成为化学天才,而动物要成为物理大师呢?

其实很简单,这就回到生命的最初目的——繁衍下一代上了。简单地说,你能呈现蓝色,说明你与众不同。

比如蓝色的花,它之所以演化肯定是为了吸引更多或者特殊的传粉者。

有研究表明,不同传粉蜜蜂对颜色的偏好可能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各样的花朵颜色,当然包括蓝色。

对动物来说,从昆虫到爬行动物,再到鸟类,令人瞠目结舌的蓝色对吸引注意力很有用,有些可以帮助吸引配偶(就像极乐鸟求爱的舞蹈),有些是警告捕食者(箭毒蛙)。

正是因为蓝色难以获取,这些拥有蓝色的生物也就变得特殊和显眼,这能让它们在生存挑战中得到一些优势,所以蓝色虽难,但有存在的意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著作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

  • 知识产权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知识产权,也称“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知识产权”一词是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

  • 古代御前侍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我相信每个人对皇家侍卫的头衔并不陌生。现在,在一些流行的清剧中,它们经常出现。清朝时,他的主要职责是保卫皇帝的安全。别把侍卫当成了下人。其中最高级别为三品,相当于现在副省级副官员。就像朱元璋在大明初期建立了锦衣卫监督制度一样,早在清朝成立之初,他就建立了完善的朝廷侍卫制度。然而,清代朝廷侍卫与明朝锦

  • 清朝嫔妃为什么要留长指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女子和现代女子对于美学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唯一没有变化的应该就属蓄指甲了吧。相信很多人知道蓄胡须是为了现实威仪或者看起来更成熟,那么蓄指甲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蓄指甲,其实这个作为一个传统在古代妇女之中已经由来已久了。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个资格去蓄指甲的,大都是富贵

  • 为什么古代重孝道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史,历朝历代均采用不同的形式倡导并践行着“以孝治国”的方针。以孝治国的思想最早萌芽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对其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扩充,将其升华人伦之本和治国之维,至两汉时期被正式确立为一项基本国

  • 鲸鱼死亡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鲸鱼是鲸的俗称,是海里的大型哺乳动物。鲸鱼的体型很大,鲸鱼中的蓝鲸是史上最大的动物,可达33米长、近200吨重,而它们的死亡就衍生了一个专有词汇鲸落。鲸落(Whale Fall),指鲸死去后沉入海底的现象。当鲸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最终会沉入海底,生物学家赋予这个过程为鲸落。一座鲸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

  • 元日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镰仓、室町时代呼称(蒙古袭来、异贼袭来、蒙古合战、异国合战)亦有用凶徒称呼之,江户时代日

  • 元日战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弘安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动的两次侵日战争。1259年(宪宗九年)征服高丽的忽必烈于1268年(元至元五年)命高丽使者携国书赴日,书中要求日本效法高丽来朝“通好”,否则将至“用兵”。日本朝廷祈求神佑,但以“书辞无理”,拒绝接受。幕府

  • 弹琴水蛙有什么特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弹琴水蛙,无尾目蛙科水蛙属。头长宽几相等,背侧褶间距宽,指端膨大,一般均有横沟;雄蛙有肩上腺,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鸣声为“咕、咕、咕”。蝌蚪下唇齿外测一排远短于第二排;无筑泥窝习性,印胶囊成片状,浮于水面,每个胶囊内有卵1-7粒。形态特征雄蛙体长53~58mm,雌蛙体长54~60mm。头部扁平,躯体

  • 虎纹蛙是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虎纹蛙(学名:Hoplobatrachus rugulosus)是叉舌蛙科、虎纹蛙属动物。体大,雄蛙体长66-98毫米、雌蛙体长8-121毫米,体重可达250克左右。虎纹蛙原产于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最北达江苏盐城。在广东地区,虎纹蛙又叫田鸡,叫声是“喋喋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