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为什么一定要剃发

清朝为什么一定要剃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36 更新时间:2024/3/9 10:17:09

剃发易服,乃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朝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中国各民族的男子,包括汉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的髡发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移风易俗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十一月,皇太极召集满洲贵族和重要官员时说:“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哈喇和完颜亮之世尽废之,耽于酒色,盘乐无度,效汉人之陋习。世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唯恐子孙仍效汉俗,预为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语言悉遵旧制,试试联系骑射,以备武功。虽垂训如此,后世之君,渐至懈废,至于哀宗,社稷顷危,国遂灭亡。”

在满清统治者眼中,前代少数民族政权中,前期基本上都是抵制汉化,保持本民族风俗,所以强盛。但后继者往往羡慕汉文化,而进行汉化改革或者自上而下提倡汉俗,导致数世而亡。乾隆曾说:“北魏、辽、金、元凡必汉衣冠者无不一再世而亡。后之子孙能以朕志为志者,必不惑于流言,于以绵国祚,承天佑,于万斯年勿替引之。可不慎乎,,可不戒乎。”为了保护满族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在禁止本民族汉化的同时,通过强制手段要求汉民族移风易俗,剃发易服,就是手段之一。

加速统治

满族人在刚入关时只有十余万八旗军,在辽东、辽西的满族人迁入关内后,也只有五十多万人口,并很快随着战争和“圈地令”的下达而散往中原、南方各地,而各地的汉人还有西南地区的苗人人口在5000万以上,这对实行“投充法”,“逃人法”等暴政的满清政权来说,就产生了一个严重问题。

“剃发易服”就是一个无比狠毒但却极其有效的方法,强迫关内各族人民满化。剃成满洲发式,使得人难以辨别之,达到其他民族不知道本地有多少通过“圈地”“投充”的满族人;同时以屠城立威,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为主的政策下,满清统治者清洗和杀戮了大量的潜在抵抗人员。这使汉人无法组织和进行有效的抵抗,进而巩固对汉族人民的统治。

精神统治

满清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之后,让汉人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

归顺标志

早前辽东汉民早已深受剃发之荼,满洲建国时期,满洲统治者就强令投降的汉人效法满洲人的发式,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如天聪五年清太宗在大凌河之役胜利时令“归降将士等剃发”,崇德三年又下令:“若有效他国衣帽及令妇人束发裹足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国。自今以后,犯者俱加重罪。”。清军入关后继续推行这个政策。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这是清朝进入北京后正式下达剃发和易衣冠的法令。

但是这一政策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多尔衮见满洲贵族的统治还不稳固,有些操之过急,被迫宣布收回成命。顺治元年五月二十日谕旨,意思是允许百姓保留旧时发型。

满洲统治者认为天下大定之时,立刻以征服者的姿态,悍然下令全国男性官民一律剃发。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初五日,在接到攻占南京的捷报之时,多尔衮即遣使谕给在江南前线的总指挥豫亲多铎命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同年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剃发令在清初各地引起的震动极为重大,它激起了汉族各阶层人士的反对,反抗以至于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几乎遍及全国,导致了长期政局不稳。顺治元年1644五月初三日,摄政王多尔衮在给故明内外官民的谕旨中下令:“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是为剃发令,强制汉人剃发,改变民族习俗。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自然界为什么很少有蓝色的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可能大部分人会选择蓝色,有调查显示,蓝色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最喜欢的颜色。蓝色也是艺术家和欧洲皇族最喜欢的颜色,想想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以及英国皇室的皇家蓝就知道了。我们喜欢蓝色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天空和大海是蓝色的,蓝色是我们十分习惯看到,以及低成本的颜色。然

  •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著作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

  • 知识产权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知识产权,也称“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知识产权”一词是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

  • 古代御前侍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我相信每个人对皇家侍卫的头衔并不陌生。现在,在一些流行的清剧中,它们经常出现。清朝时,他的主要职责是保卫皇帝的安全。别把侍卫当成了下人。其中最高级别为三品,相当于现在副省级副官员。就像朱元璋在大明初期建立了锦衣卫监督制度一样,早在清朝成立之初,他就建立了完善的朝廷侍卫制度。然而,清代朝廷侍卫与明朝锦

  • 清朝嫔妃为什么要留长指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女子和现代女子对于美学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唯一没有变化的应该就属蓄指甲了吧。相信很多人知道蓄胡须是为了现实威仪或者看起来更成熟,那么蓄指甲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蓄指甲,其实这个作为一个传统在古代妇女之中已经由来已久了。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个资格去蓄指甲的,大都是富贵

  • 为什么古代重孝道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史,历朝历代均采用不同的形式倡导并践行着“以孝治国”的方针。以孝治国的思想最早萌芽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对其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扩充,将其升华人伦之本和治国之维,至两汉时期被正式确立为一项基本国

  • 鲸鱼死亡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鲸鱼是鲸的俗称,是海里的大型哺乳动物。鲸鱼的体型很大,鲸鱼中的蓝鲸是史上最大的动物,可达33米长、近200吨重,而它们的死亡就衍生了一个专有词汇鲸落。鲸落(Whale Fall),指鲸死去后沉入海底的现象。当鲸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最终会沉入海底,生物学家赋予这个过程为鲸落。一座鲸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

  • 元日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镰仓、室町时代呼称(蒙古袭来、异贼袭来、蒙古合战、异国合战)亦有用凶徒称呼之,江户时代日

  • 元日战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弘安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动的两次侵日战争。1259年(宪宗九年)征服高丽的忽必烈于1268年(元至元五年)命高丽使者携国书赴日,书中要求日本效法高丽来朝“通好”,否则将至“用兵”。日本朝廷祈求神佑,但以“书辞无理”,拒绝接受。幕府

  • 弹琴水蛙有什么特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弹琴水蛙,无尾目蛙科水蛙属。头长宽几相等,背侧褶间距宽,指端膨大,一般均有横沟;雄蛙有肩上腺,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鸣声为“咕、咕、咕”。蝌蚪下唇齿外测一排远短于第二排;无筑泥窝习性,印胶囊成片状,浮于水面,每个胶囊内有卵1-7粒。形态特征雄蛙体长53~58mm,雌蛙体长54~60mm。头部扁平,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