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撒哈拉沙漠沙子有多深

撒哈拉沙漠沙子有多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36 更新时间:2024/2/8 9:57:27

地球表面的三成是陆地,而陆地的三分之一是荒漠。那里长年干旱,极少有降水,缺乏植被的覆盖,表面直接暴露在外。荒漠中的六成是沙漠,其中最大的是位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其面积可达920万平方公里。

从人造卫星地图来看,撒哈拉沙漠整体呈现为黄色,与其南方被大量绿色植被覆盖的中非形成鲜明对比。那么,撒哈拉沙漠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它到底有多深?如果把那里的沙子都挖光,剩下的是什么呢?

地质学家在撒哈拉沙漠中钻过油井,根据钻探结果,沙漠中浅的地方只有几米,深的地方可达数百米,平均深度大约150米。在长年风力的吹动下,一些沙子堆积起来,形成了高大的沙丘,其中一些的高度能够达到180米。

不过,撒哈拉沙漠并非所有地方都被沙子覆盖,真正的沙漠地带只占五分之一,其大部分是由裸露的岩石构成,包括山岭、高原、沙砾覆盖的平原、盐沼洼地。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是库西山,海拔3415米,这是一座死火山,曾活跃于100多万年前。

如果挖光撒哈拉沙漠的沙子,剩下的将会是坚硬的岩石层。因为沙漠并不深,还位于地壳的最上层。要知道,地壳的深度可达数十公里。这就如同海洋一样,即便深度几千米,甚至一万多米,但其最下方还是地壳表面。

除了岩石层,撒哈拉沙漠的下方还有史前生物遗骸以及人类古明遗迹。虽然撒哈拉沙漠的环境十分恶劣,但这里并非一直是沙漠,它在不久的过去其实是一片沃土,滋养着很多生物以及文明。

撒哈拉草原

根据地质学证据,在1.25万年前,撒哈拉这片土地曾经温暖湿润,是一片广袤的草原,生命的绿洲。尼罗河三角洲沉积物显示,这一时期来自青尼罗河的沉积物比例更高,这意味着当时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降雨量比现在更高。

科学家在撒哈拉沙漠中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在史前洞穴中可以看到当时人类留下的岩画。7000多年前,古代牧人在撒哈拉草原上畜牧,种植庄稼。另外,卫星地图显示,撒哈拉沙漠底下还有干枯的湖床和河床。这些证据都能表明过去的撒哈拉有过湿润气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撒哈拉草原变得越来越干旱,有些地区甚至连续几年没有降雨,这样的气候变化导致植被不断消失。由于没有东西来锁住土壤,风的作用把所有细小的沉积物都吹走了,最后只剩下沙子、岩石和基岩。

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原因

研究表明,过去数十万年来,撒哈拉沙漠不断在稀树大草原和沙漠之间交替,周期大约为2万年。这背后的原因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出现周期性变化有关。

虽然月球的存在能够让地轴保持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轴倾角还是会慢慢发生变化,这就是地轴进动。目前,地轴的倾斜角度为23.43°。而在一万年前,地轴的倾角为24.14°。

由于地轴倾斜角度变得越来越小,使得太阳能够直射的区域缩小,这导致北非季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撒哈拉的降雨越来越少。到了大约5000年前,撒哈拉变得非干燥,从郁郁葱葱的草原转变成了荒芜贫瘠的沙漠。等到撒哈拉再一次演变成草原,将会是在1.5万年之后。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即墨之战是什么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国亦因此仗由兴盛转为衰弱。简介在战国中期,齐、秦两强

  • 油田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油田指原油生产的特定区域。有时为特定地域地下集聚的油层的总称。广义上把几个油区合在一起称为油田。例如大庆油田,英国的北海油田,俄罗斯的秋明油田等。油田是地下天然存在的碳化氢,地表条件下则呈液体。与之相反,在地表条件下仍为气体,则为天然气。天然气生产的特定区域为天然气田。石油可采储量大小决定开采价值。

  • 剃发易服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它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剃发易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的强制手段,必然会引起反抗的斗争,那么剃发易服死了多少人呢?关于剃发易服死了多少人的记录,历史上从满族人入侵中原开始就有了。明朝万历四十六年,满族人首领努尔哈赤率领军队攻占了辽阳

  • 清朝为什么一定要剃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剃发易服,乃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朝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中国各民族的男子,包括汉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的髡发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移风易俗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十一月,皇太极召集满洲贵族和重要官员时说:“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

  • 自然界为什么很少有蓝色的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可能大部分人会选择蓝色,有调查显示,蓝色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最喜欢的颜色。蓝色也是艺术家和欧洲皇族最喜欢的颜色,想想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以及英国皇室的皇家蓝就知道了。我们喜欢蓝色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天空和大海是蓝色的,蓝色是我们十分习惯看到,以及低成本的颜色。然

  •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著作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

  • 知识产权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知识产权,也称“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知识产权”一词是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

  • 古代御前侍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我相信每个人对皇家侍卫的头衔并不陌生。现在,在一些流行的清剧中,它们经常出现。清朝时,他的主要职责是保卫皇帝的安全。别把侍卫当成了下人。其中最高级别为三品,相当于现在副省级副官员。就像朱元璋在大明初期建立了锦衣卫监督制度一样,早在清朝成立之初,他就建立了完善的朝廷侍卫制度。然而,清代朝廷侍卫与明朝锦

  • 清朝嫔妃为什么要留长指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女子和现代女子对于美学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唯一没有变化的应该就属蓄指甲了吧。相信很多人知道蓄胡须是为了现实威仪或者看起来更成熟,那么蓄指甲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蓄指甲,其实这个作为一个传统在古代妇女之中已经由来已久了。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个资格去蓄指甲的,大都是富贵

  • 为什么古代重孝道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史,历朝历代均采用不同的形式倡导并践行着“以孝治国”的方针。以孝治国的思想最早萌芽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对其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扩充,将其升华人伦之本和治国之维,至两汉时期被正式确立为一项基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