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鹮是什么鸟

朱鹮是什么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91 更新时间:2024/3/15 15:58:33

朱鹮[huán](学名:Nipponia nippon)是鹮科朱鹮属动物,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两翅羽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40天离巢,性成熟为3岁,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

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2008年)。

形态特征

朱鹮非繁殖期通体白色,头、羽冠、背和两翅及尾缀有粉红色。翅下和尾下亦缀有粉红色,飞翔时极明显可见。最外侧飞羽几全暗褐色,仅基部的内外缘以及羽干白色。第二枚内翈沿羽干中央部分以及羽端暗褐,第三枚仅先端沾染一些暗褐色,其飞羽全白色。头后枕部羽毛延长成矛状,形成松散的羽冠。繁殖期头、上背和颈缀有灰色,两翅粉红色较浅淡,第1-5枚初级飞羽具灰褐色端斑。

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尤以初级飞羽的粉红色较浓,头颈部的羽毛特化伸长形成下垂的冠羽,整个面部,包括额部、眼周、眼睑和下嘴基部裸露无羽毛,且呈鲜艳的红色,喙的尖端和下喙的基部红色其他部分黑色,虹膜金黄色,脚亦为鲜亮的红色。繁殖季节的成鸟在整个头部和颈部乃至肩部会分泌出黑色的小颗粒,将头颈肩部沾染成灰黑色,但必须指出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分泌物造成的而非羽毛本身颜色的变化。

虹膜橙红色,嘴黑色,嘴基及头裸露部分朱红色,跗蹠、爪及胫下部裸露部分亦为朱红色。幼鸟两颊被有绒羽,其余脸部裸露无羽,橙黄色。体羽缀有烟灰色而具玫瑰色光泽。初级飞羽黑褐色,脚淡褐色,虹膜淡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700-1885克,♀1465克;体长♂783-790毫米,♀679毫米;嘴峰♂182-183毫米,♀137-150毫米;翅♂380-450毫米,♀375-380毫米;尾♂180-188毫米,♀160-165毫米;跗蹠♂85-90毫米,♀75-77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朱鹮在野生环境中非喜欢湿地、沼泽和水田。喜欢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的高大的树上。

生活习性

习性

性较孤僻而沉静,除起飞时鸣叫外,一般活动时不鸣叫。常单独或成对或呈小群活动,极少与别的鸟合群。行动时步履迟缓,飞行时两翅鼓动亦较慢,头、颈向前伸直、两脚伸向后,但不突出于尾外。白天活动觅食,晚上栖于高大树上。

食性

主要以小鱼、泥鳅、蛙、蟹、虾、蜗牛、蟋蟀、蚯蚓、甲虫、半翅目昆虫、甲壳类以及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觅食活动在白天。通常在水边浅水处或水稻田中觅食,也见在烂泥中和地上觅食。在地上觅食时常慢步轻脚行走,两眼搜觅前面地上,发现食物,立刻用嘴啄食。在浅水处或泥中觅食时主要靠将长而弯曲的嘴不断插入泥土和水中探觅食物。

迁徙

原来在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北方和中国北方繁殖的种群,秋季多要迁到日本南部和中国黄河以南至长江下游、福建、台湾和海南岛越冬,也有部分留在朝鲜越冬。而在中国和日本南部繁殖的种群,通常不迁徙,为留鸟。分布于中国陕西洋县的种群亦不迁徙,繁殖期后向四周游荡。在7月份曾在离巢区20km远的地方发现已离巢的幼鸟。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 3.1——(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4年太阳系最大的灾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1994年那场毁天灭地的撞击威力实在是太强大了,远在7亿千米外的地球上都能看到这次天文级别事件,当然倒霉的是木星,很多朋友都怀疑,假如没有木星挡住这颗彗星,地球上的人类就会像6500万年前的恐龙一样走向灭绝,这会是真的吗?苏梅克列韦九的撞击能量到底有多大?1994年7月17日4时15分开始到22日8

  • 为什么142857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对金字塔感兴趣的人,大多都是去尼罗河下游,因为这里就有80座金字塔,其中还包括底部长度达230米、且高度有146.5米的胡夫金字塔。这个占地面积多达5.2万平方公尺、全身由石块砌成的金字塔,至今也没有专家能解答,当初的古埃及人是如何把两百多万个石块垒起来的。众所周知,在美洲和埃及的不少地方都分布着大

  • 小浣熊水浒卡是怎么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自1999年开始,小浣熊干脆面风靡中国各大校园,无数学子为它疯狂,不仅因为它好吃,更重要的是里面有水浒收藏卡,共108张主卡,6张恶人卡。卡片张张不同,不仅画面精美背面还有丰富的故事,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小浣熊水浒卡的出现影响了90后的很多人,特别是男孩,当时收藏卡片已然成了课前课后的集体活动。研发历

  • 山东大葱为什么能长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葱是常见的调位料,但是南北方的差异可大了。北方的葱都是大葱,尤其是山东大葱享誉全国,其中章丘大葱最为出名。为什么山东的大葱都长这么高呢,有什么特殊原因吗?大葱(学名:Allium.fistulosum L.var.gigantum Makino)为葱种下一变种,区别于分葱(小葱)变种与红葱(楼葱)变

  • 繁体字转简体字要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繁体字,也称繁体中文,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

  • 翻译的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其中,在甲语和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

  • 中国翻译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诗经》中就讲究翻译的信达雅,《礼记》已有关于翻译的记载。《周礼》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译官之总称。《礼记·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为了“达其志,通其欲”,各方都有专人,而“北方曰译”。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

  • 口译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口译(又称传译)是一种翻译活动,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做口语翻译,也就是在讲者仍在说话时,同声传译员便“同时”进行翻译。口译的作用翻译工作是我国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发展翻译事业也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为提高翻译人员素质、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

  • 同声传译是什么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同声传译,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声传译员通过专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翻译,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的研讨会和国际会议,通常由两名到三名译员轮换进行。同声传译效率高,能保证演讲或会议的流畅进行。同声传译员一般收

  • 翻译有几种类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翻译有口译、笔译、机器翻译、同声传译、影视译配、网站汉化、图书翻译等形式。随着IT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最后又诞生了真人服务的“电话翻译”,所以形式越来越多,服务也越来越便捷。从翻译的物质形态来说,它表现为各类符号系统的选择组合,具体可分为四类:①有声语言符号,即自然语言的口头语言,其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