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糊名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糊名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34 更新时间:2024/2/2 2:55:27

糊名法创立于唐朝武则天即位初年,科举考试中,为公平起见,把名字给盖起来改卷,称为糊名法。但当时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

历史

糊名在宋代常称为“弥封”,就是要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和初定等第都要封住或者裁去,以防评卷官徇私作弊。99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办法,得到宋太宗的采纳。

1008年(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糊名法在省试中开始实行。采用糊名法以后宋真宗高兴地对宰臣王旦等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

作用

糊名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客观评卷、公正选拔人才。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说:“本朝进士,初亦如后制,兼采时望。真宗时,周安惠公起,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但因为不再考虑考生平时的真实水平和道德表现,只重考试成绩不重品行,导致进士及第者也不一定是众望所归者的弊端。但是,从科举制度保证公正性的角度而言,糊名的优点是明显大于其局限性的。

故事

北宋国子监学生郑獬的遭遇就与糊名直接相关。郑獬曾求学于湖南湘阴县的笙竹书院,后来成为国子监生。据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九记载,国子监选拔考生时,郑獬的成绩只排在第五位,心高气傲的他十分不满意自己的名次。按惯例,被录取的考生要向国子监祭酒写信表示感谢。

而郑獬则在写给国子监祭酒的信中大发牢骚,宣称自己“李广事业,自谓无双;杜牧文章,止得第五”,并将国子监祭酒比作劣等的驽马、挡路的顽石,而将自己比作千里马、巨鳌。国子监祭酒看了以后,暴跳如雷,恨得咬牙切齿。郑獬殿试时,考官恰恰就是那位国子监祭酒。

这位考官发誓一定要让他落榜,因此他特地在众多的试卷中找到一份文笔极像郑獬的卷子,毫不犹豫地将这份试卷淘汰掉。但是阅卷完毕拆封以后,这位主考官发现被淘汰的试卷根本不是郑獬的,而郑獬则高中状元。糊名制度的实施是郑獬能逃脱国子监祭酒报复的关键,这也说明糊名是使科举制度走向公正的重要一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公益植树是法定义务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植树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之一,公民植树既是一种法定义务,又是一种道德义务。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十一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

  • 植树是从什么时候就有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植树指种植树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植树的传统,涌现出了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植树以清明时节为最佳,此时气候温暖,春雨飞洒,利于树苗成活。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3月12日为中国的法定植树节。远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文明古国,植树造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

  • 古代私塾教什么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私塾只有一门课,就是语文,所谓的语文一般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学生从小时候就开始死记硬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古代私塾都教什么课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古代私塾都教什么课程? 在私塾中启蒙阶段会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籍,进一步会学习四书五经。除了书本学习还会教导

  • 金坷垃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金坷垃(Jinkela)是一种号称由“美国圣地亚戈”研发、中国生产的肥料,以其制作的内容夸张不实的广告而走红于网络。而金坷垃的广告在经过AcFun、Bilibili等视频网站网友的恶搞之后传播范围变得更广,俨然成为一种新生网络文化。成名原因金坷垃最著名的广告是“老外打架”篇。随着这个视频的传播,一个

  • 报警是直接拨打110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报警指因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损失而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向警方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一般情况下,你所报警的内容只要是法定范围内的应当受理的警情,报警都会产生作用,所以你必须清楚你所报的事件是否属于110受理。同时你可以向辖区、乡镇派出所进行报警咨询。传统

  • 空巢青年是什么群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空巢青年,网络流行语,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的年轻人。空巢青年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缺少家庭生活,独自在大城市奋斗打拼,而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显得更加孤独。就像“剩女”“蚁族”这些词指涉的对象未必承认这些属性,很多人也未必能接受“空巢青年”这个概念。一项调

  • 毛豆的营养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毛豆,又叫菜用大豆,是大豆作物中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毛豆就是新鲜连荚的黄豆。毛豆是一年生的农作物,茎粗硬而有细毛,它的荚作扁平形,荚上也有细毛,所以人称为毛豆,新鲜时豆荚嫩绿色,青翠可爱。毛豆在我国约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起源于中国。中国种植约有九成是黄大豆,以江西萍乡盛产、萍乡以上栗县湖

  • 第四宇宙速度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所谓第四宇宙速度,就是从地球上发射的探测器完全摆脱银河系引力所需的最低发射速度,大约为120km/s。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太阳又带着地球等一干兄弟围绕着银河系中心公转,公转周期大约为2亿多年,公转速度为240千米每秒。若从地球上发射探测器,必须借助太阳系绕银河系的公转速度,才能得到第四宇宙速度。有第四

  • 中国古代皇帝小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乳名,也叫小名,意为孩子出生后在吃奶时期,父母给孩子起的昵称。中国古代的那些皇帝们和普通人一样,在他们没有成为皇帝时,同样也有小名,但在他们成为皇帝后,大多数都已经被他们磨灭。诸如李建成小名毘沙门,李元吉小名三胡,李世民会没有小名么?秦汉之际,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社会稳定,王朝延续时间较长,所以

  • 南北朝玉璧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546年11月,在五十日的苦战之后,东魏军撤退。过程公元546年,高欢再次率重兵抵玉璧城下,军帐就设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