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时,为何在靴子里藏了一把刀?

唐朝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时,为何在靴子里藏了一把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41 更新时间:2023/12/12 14:34:59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初期英明神武,任贤用能,开创了开元盛世。其后李隆基开始骄傲自满,闭目塞听,宠幸奸佞。李隆基看不出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养虎为患,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狼狈西逃,路上爱妃被逼死,皇位也被太子夺去,使他饱受打击。而大唐江山惨遭蹂躏,满目疮痍,自此由盛转衰。

李光弼,他的父亲叫李楷洛,本是契丹酋长,武则天时期归顺了唐朝。李光弼为人威严、刚毅、沉稳、果断,有谋略,善于骑马射箭。安禄山反叛时,李光弼被郭子仪举荐,讨伐叛贼。

李隆基的太子李亨自立为帝,是为唐肃宗。李光弼听从唐肃宗的诏令,带兵前去见唐肃宗,表达自己对新君的忠心,被提拔为宰相。其后李光弼以军功被封为司空、郑国公、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

公元759年,叛军首领安禄山的部下、二号人物史思明率军气势汹汹地来到偃师。李光弼率军赶到河阳,亲率五百骑兵殿后。晚上,李光弼的军士手持火把,慢慢地走过石桥,唐兵武器铠甲都比较精良,贼兵不敢相逼。李光弼进入河阳三城后,清点兵员和物资,只有二万士兵,十日的军粮。形势如此艰难,李光弼与士兵同甘共苦,坚定将士们守城的决心。

贼兵忌惮李光弼,开始不敢进犯,便驻扎在白马祠,挖地堑,修筑月城防守。不久贼人按捺不住,进攻李光弼,遭到惨败,千人被斩,五千人被俘,还有很多人被淹死。李光弼自己亲自坐镇中城,派部将李抱玉坚守南城。贼兵将领周挚攻打南城,被李抱玉击败。周挚便舍去南城去攻打中城,被李光弼的部将荔非元礼击败。周挚不甘心,收集溃兵,与安太清合兵三万人再次进犯,转而攻打北城。

李光弼率军赶到北城,登上城楼眺望说:“贼兵虽然势力强盛,然而他们才开始结阵,喧嚣纷乱,不足为虑,中午时就能击败他们。”于是李光弼出战,然而到了中午两军还没分出胜负,出乎他的意料。

李光弼召集诸将说:“贼兵强大而能被击破,原因是他们军阵紊乱。如今我们也乱了,以乱击乱,应该不会取得成功。”

因此李光弼又问:贼兵的军阵哪里最坚固?”

诸将答:“西北角。”

李光弼命令部将郝廷玉说:“为我击破西北处的贼兵。”

郝廷玉答:“我的麾下都是步兵,请再给我五百兵。”而李光弼只给了三百骑兵。

李光弼又问:“除了西北角外,贼兵的军阵还有哪里最坚固?”

诸将答:“东南角。”于是李光弼命令论惟贞去击破东南角。

论惟贞答:“我是蕃将,不懂步战,请给我三百铁骑。”而李光弼只给了二百骑兵。

李光弼又拿出赏赐,分给郝廷玉等人,以此激励他们。接着李光弼拿着一面大旗,说:“以我的令旗为信号,如果我来回缓慢挥舞,你们可以见机行事。如果我将令旗向下挥了三下,全军出击死战,退后者斩!”

李光弼在城墙上望见郝廷玉没有前进,命左右去取郝廷玉的首级来。郝廷玉回报说:“我的战马中箭了,不是要撤退。”于是李光弼命人更换郝廷玉的战马。

李光弼有部将持矛刺贼,洞穿马腹击中数人,又有人遇贼不战而退。李光弼赐持矛刺贼者五百匹绸缎,斩杀了不战而退者。众将士见李光弼军令严明,都不敢懈怠。

李光弼寻得战机,将令旗向下挥了三下,全军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与敌人死战。贼兵败退逃窜,唐兵追击,斩首一万余级,俘获八千多人,战马二千匹,其他军资器械不计其数,并擒捉了贼兵将领周挚、徐璜玉、李秦授,只有安太清独自逃走。

史思明不知道部将周挚等人在北城战败,他还在指挥士兵攻打南城。李光弼将俘虏带来,让史思明看。史思明很害怕,便修筑堡垒抵抗官军。

河阳之战开始的时候,李光弼在靴子里藏了一把刀,并且说:“战争,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我位至三公,不可以被贼兵羞辱。万一战败,我应当自刎,以此向天子谢罪。”等李光弼取胜后,他向西边跪拜舞蹈,三军将士都为李光弼宁死不屈的精神而感动。

始,光弼将战,内刀于靴,曰:“战,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于贼。万有一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及是,西向拜舞,三军感动。——《新唐书》

李光弼和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两个大功臣,两人都胸有谋略,善于治军打仗。李光弼治军比较严厉,赏罚分明,为众将士们所畏惧,因此不怎么讨将士们欢心。郭子仪治军则施以恩德信义,将士们都乐于效死力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宪犯了什么错?朱元璋对他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宪,明朝,历史解密

    杨宪是明朝初期大臣,为朱元璋的亲信,是检校组织的一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是一位性格多疑的皇帝,他出身微末,做过和尚,当过乞丐,这让他与官僚集团一直隔着一个巨大的沟堑。对官员不放心,手底下就得有特务盯着大臣们,这个职务在明朝中后期叫做锦衣卫、西厂和东厂,在朱元璋时期则

  • 楚怀王熊槐早期励精图治,为何最后变得如何昏庸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楚怀王,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战国这个时期礼崩乐坏,也出了很多败家子,比如齐湣王和魏惠王,都有着丰富的败家经验。但是真要认认真真比一下谁最败家,上面这两个还真是连号都排不上,战国最为出名的败家子非楚怀王莫属,可以说他把败家已经完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地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楚肃王当政时期

  • 命最硬的王朝,首都曾被攻破六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出现了很多的王朝,比如说明朝、清朝、宋朝等等,不过无论是哪个封建王朝,往往都城如果被攻破了,那么这个王朝差不多就灭亡了,可是有一个王朝,都城被攻破了六次,但是却一直存在着,这个王朝就是唐朝。第一次:安史之乱在唐玄宗的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叫做安禄山的人,他在公元755年发起了兵变,也

  • 古代衙门前的鼓是用来做什么的 古人打官司一定要击鼓鸣冤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击鼓鸣冤,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击鼓鸣冤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衙门告状的时候为什么击鼓?古人击鼓真的为了鸣冤?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大家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百姓鸣冤的时候会击鼓。造成一种影响,以为在古代打官司就一定要击鼓鸣冤,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衙门前的鼓原本是用来宣告县太爷下班的。击鼓也

  •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一定要回家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一般情况下,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实在干不动了,才会向皇帝申请。皇帝同意了,你才可以退休。皇帝要是不同意,你还得继续干。可能有人会说,干不动了才退休,那不是霸占年轻人的岗位吗?其实并没有。古代官员在位置上待的时间,算起来,真正不算长。不长的原因,一是当官的时候,年纪都比较

  • 秦始皇真的杀光了修建皇陵的人吗?那史记中为什么出现皇陵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秦始皇,史记,历史解密

    很多时候,参与到古代皇陵建设当中的工匠们,最终都会被杀掉,毕竟皇陵里面珍宝无数,皇帝当然不希望这些宝物被人盗取,不希望自己陵寝中的构造或者秘密被外人所知道,所以杀人灭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参与秦始皇陵构造的人都被杀死了,为什么司马迁的《史记》中还能有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呢?秦始

  • 豪放派: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豪放派,婉约派,历史解密

    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

  • 蒙恬重兵在手为什么没有造反呢 他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蒙恬,历史解密

    蒙恬重兵在手,最终没选择造反,而是束手就擒,小编认为有这几个原因。第一,蒙恬也认为他自己有罪。这个罪并不是他犯的,而是他弟弟蒙毅犯的。因为蒙毅犯了罪,蒙恬因此受到连坐。在刑罚非常严酷的秦朝,“连坐”该死,那也只能死。赵高和李斯派去的使者曾被蒙恬说:“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蒙毅究竟犯

  • 明朝奴儿干都司有多大?但是它存在了25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奴儿干都司,明朝,历史解密

    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水系分布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这有点类似于我们早期的建设兵团一边防护祖国,一边备战边疆。奴儿干都司虽然远,但是意义重大,奴儿干都司是明朝用来管理边疆事务的指挥中心,是明朝边疆事

  • 巴洛克音乐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样进一步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巴洛克音乐,浪漫乐派,历史解密

    巴洛克艺术诞生在意大利的罗马,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与16世纪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庄重典雅相区别。巴洛克美术在文艺复兴美术之后,一定程度上发扬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从而克服了16世纪后期流行的样式主义消极倾向。另一方面,巴洛克美术符合当时天主教会利用宣传工具争取信众的需要,也适应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