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桥兵变是怎样的,赵匡胤被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

陈桥兵变是怎样的,赵匡胤被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85 更新时间:2023/12/23 1:05:56

陈桥兵变是怎么一个故事呢?在中国历史上,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行黄袍加身被迫当帝的这个低级谎言,也就是赵匡胤所说,后人随便听听,千万别当真。尤其是在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赵匡胤之所以要撒这个谎,史书也要写这个谎,是因为赵匡胤无论如何也要让自己的"变法篡权"变得"有理有据"和"天意如此"。但是通过兵变的方式替代后周建立一个全新朝代而几乎兵不血刃,也只有赵匡胤做到了。

在边境战报之后,北周朝廷几乎没有对这份情报做任何的核对和分析,在大过年的立刻派赵匡胤领兵离开开封前往北周和北汉边境御敌。 这就显得既草率,又盲目。情报的真假没有核实,敌情的强弱没有核实,军队的供给没有核实,敌人是否越境,是否十万火急也没有核实,就匆匆的派兵迎敌,的确是草率和盲目的。如果没有其他的企图,不好解释。

在陈桥驿的修整很没道理,究竟要修整什么?没有目标,但是在军中突然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种声音:皇帝年龄小,主不了事,朝廷让我们出来打仗,又不给我们足够的粮草,我们究竟是在为谁卖命都不清楚,总要先立一个主公再去卖命才好吧?这个言论也很蹊跷,中国历史上的小皇帝多的是,别说九岁登基,就是在襁褓中登基也不是没有,东汉就有那么一位,登基的时候还在襁褓之中,登基后还吃奶呢!不过吃了八个月的奶就夭折了。东汉也没见谁说"皇帝小说了不算,咱另找一个"?

赵匡胤的爹甚至把赵普当干儿子对待,当然,也只是"视为干儿子"而非亲儿子。那么这个晚上赵匡胤在干什么呢?赵匡胤在睡觉,并且是把自己灌醉了以后的酣然入睡,显然他在"避嫌"。他必须要让那些武将们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绝不知情"。赵匡胤的这一招,后来他的弟弟学得很到位,在赵匡胤死的前一天晚上,他们哥俩在一起进行过比较激烈的争吵,大殿内烛光乱晃,赵匡胤手持玉斧(镇纸玉器)把地戳的"咔咔"作响。

赵匡义回到开封府的后半夜,赵匡胤就死了。之后的一系列巧合,让人们不得不怀疑,赵匡义一定是了解赵匡胤当晚必死。回头再说那天夜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在屋里睡得沉稳,但是屋外却是越说越激动,到了后来赵匡义和赵普干脆就把话挑明了:都宣扬赵匡胤就是我们要拥戴的主公,只有把他拥上皇位,我们这些武官将领们才会踏实!

说干就干,赵匡义和赵普带领众将闯入屋内,赵匡胤一脸睡得模模糊糊的样子,就被众将披上了相争皇位的黄袍,然后跪拜。这样又露出了破绽,赵匡胤带兵打仗带着黄袍干什么?如果是在陈桥驿临时起意的话,当晚肯定来不及做一身黄袍,说不定连皇家专用的黄色绸缎都未必能找到。接下来的一切就像事先按演练好的一样赵匡胤回到开封,守城的将军石守信和王珅琦立马开门迎接并护送赵匡胤一路去了皇宫,逼迫年幼的周恭帝柴宗训禅位。

事实上,赵匡胤应该是在柴世宗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势力的培植,所谓的"义社十兄弟"绝对不会一两年可以形成。赵匡胤是看好了柴世宗死后,他的儿子柴宗训还小,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这个名声不太好听,所以赵匡胤一定要做出一个姿态:自己是被"逼着"做这个皇帝的,这样似乎就显得更适合"天意"一些。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篇》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杯酒释兵权是什么意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君王在成就大业之后,就会赶紧清理后自己身旁的臣子。越王勾践复仇之后,就直接刺死宰相,汉朝成立之后,刘邦就把之前封异姓王全部诛杀。而朱元璋,更是把所有的功臣歼灭。这些君王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还是害怕这些大臣会因为功劳过大不服管教,甚至还有造反心理。和上面这些君王相比,赵匡胤就好多了,他使用了

  • 于谦简介生平,于谦对明朝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于谦出生于江浙地区,祖上曾出过几任官员,也算是官宦之家,直到父亲这一辈才没有走仕途,而是在家乡隐居。于谦从小就刻苦读书,最钦佩文天祥的气节,发誓长大后要成为像文天祥那样刚直不阿,为民为国鞠躬尽瘁的好官。24岁的那年,于谦考上了进士,开始正式走上仕途。汉王谋反期间,身为御史的于谦曾随宣帝御驾亲征,用义

  • 赵匡胤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今天要说一位很贤明的皇帝,这位贤君叫做赵匡胤,赵匡胤的一生可以称之为是一个传奇,不仅因为他是从一个普通人到一步步登上皇帝位子,还因为他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有许多的贡献。现在有关记载赵匡胤的历史史料很多,从这些历史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匡胤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赵匡胤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 朱高熙是怎么死的,朱高熙最后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一直都是聪明人的座右铭,能够明哲保身,及时止损的人才能活的长久,活的舒适。而那些不懂得审时度势, 不长脑子,一意孤行的人,最终获得的下场往往惨不忍睹。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一个上赶着作死的皇子,朱高熙。朱高熙是朱棣的二儿子,与长子朱高炽同是徐皇后所出

  • 郑和下西洋分别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一共去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显然的,对于中国而言,郑和下西洋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虽然耗费金钱,但是却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周边海上国家联系起来,倘若能够继续实行下去的话,或许发现新大洲的事情就轮不到欧洲了。但是可惜的是,郑和下西洋结束后,国家没有认识到这是个机会,反而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才让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倘若认

  • 孙策死因之谜,孙策究竟是被何人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在三国时期,各路英雄豪杰诸多,可谓是乱世出英雄了,并且这些英雄之中,有很多的将领威名赫赫,令人闻风丧胆,比如吕布、赵云等,还有张飞当阳桥吓退曹操百万雄师,赵云救阿斗一人独挑曹操的雄兵悍将,使得他们打出了赫赫威名,让人闻之而胆寒。而在三国之中的东吴,在孙坚死后,孙策便接过父亲的职位,统领江东军队,更是

  • 关羽的赤兔马最后给了谁,关羽被杀赤兔马的下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关羽的赤兔马最后给了谁,应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孙权得了赤兔马,另外一种是孙权把赤兔马还给了刘备。历史上还真有赤兔马,《三国志·吕布传》中记载了“布有良马曰赤兔”,裴松之注中引用了《曹瞒传》的记载,“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根据古代《相马

  • 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会拿着板子,板子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会拿着板子,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皇帝上朝的时候,下面的文武百官整齐地站在下面,而且每个人手中都端着一个板子,如果谁有事要上奏的话,就需要出列,然后用板子挡住自己的脸低头想皇帝启奏。那么这个板子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笏板也叫朝笏,笏板的材质

  • 顺治皇帝怎么死的,顺治皇帝真的出家当和尚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众所周知,影视剧里面的顺治皇帝在其独宠的董鄂妃去世以后,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行痴。而且当和尚以后还在研究种植稻米。那么历史上的顺治皇帝到底有没有出家当和尚呢?据史书记载,福临亲政初期就结识了天主教会士汤若望。亲政后,汤若望的地位迅速提高,被封为通议大夫、太常寺卿,赐名“通玄教师&rdqu

  • 司马懿一生活了多少岁,司马懿长寿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时代是一个乱世的年代,每天面对着打打杀杀和硝烟四起,所以很多的人也是生不逢时,就算在战乱中幸存下来人均的寿命也只不过是26岁,但是司马懿却足足活了72岁,且不说司马懿有多高的能耐,就凭借能活到72岁的高龄就知道这个人不简单。并且熬死了诸葛亮和曹操!司马懿之所以能活到72岁竟全是因为自己的这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