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什么叫柳下惠坐怀不乱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什么叫柳下惠坐怀不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84 更新时间:2024/2/6 6:33:58

古人以“坐怀不乱”一词,形容男在两性关系方面作正派。所谓的“坐怀不乱”者,指的便是春秋时期鲁孝之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惠。事实,“柳下”是他的封地,“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古人以“坐怀不乱”一词,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所谓的“坐怀不乱”者,指的便是春秋时期鲁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惠。事实上,“柳下”是他的封地,“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

一个寒的夜,一个叫柳下惠的人借宿于城门下,遇到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子,柳下惠害怕这位女子晚上被冻死,于是就解开外衣将她裹,两人抱一起坐了一夜,并没有发生越轨的行为,这之后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君子,这也是坐怀不乱的由来。

这是一个版本,还有另外一个版本,那就是某年某月的一个天,展获外出访友,途遇大雨,于是就跑到了古庙暂避,但是刚进门就看到一个女子,裸身在拧衣服,而展获急忙退出,在槐树下淋了一夜的雨。

而这为妇女也发现了他,之后就躲在门后面,忙着弄湿衣服,如此一夜安无事,所以这件事之后被传位美谈,也就有了“柳下惠坐怀(槐)不乱”的美名。

不论故事的出处源于那个故事,但是这个词语都用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道德方面有高尚的情操,作风正派!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外蒙古什么时候独立的,外蒙古为什么会独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外蒙古是1946年时候独立的。1945年2月11日,美国、英国、苏联三国达成《雅尔塔协定》,美、英为了促使苏联在早日出兵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同意在远东划分势力范围时照顾苏联的利益,在协定中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而中国国民党政府,为了在战后依靠美国援助控制全中国,在美国的说服

  • 济南五三惨案简介,五三惨案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五三惨案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民国十七年(1928年),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日本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北伐战争的进行。1928年5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当国民革命军于五月一日克复济

  • 自相矛盾的故事,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自相矛盾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三思而后行。自相矛盾,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盾牌它刺不破。”大家半信半疑,没有人理他。他见没有反应,就把矛收起来,拿出一块盾牌来,又说大话: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世界十大洲际导弹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No.10俄罗斯RSM-56“布拉瓦”“布拉瓦”是俄罗斯海军的新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射程约为10000公里,用于装备“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该导弹可携带6至10枚分导式核弹头,每枚弹头当量约10至15万吨。其投掷重量约为1150公

  • 八股文是什么,八股文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八股文(英译: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

  •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子兵法学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孙子兵法》是作者是孙武。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战国时期着名的中国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兵圣”。孙武从公元前512年开始为鲁国服务,为吴国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元前506年,他率领吴国军队攻破楚国,不仅占领了楚国首都,而且几乎摧毁了楚国。孙子兵法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

  • 伯乐相马的故事和寓意,伯乐识马的故事和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

  • 什么是井田制,井田制的意义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井田制简介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r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总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辛亥革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在政治和思想上获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纷纷成立了很多实业集团,使资本主义工商业

  • 牧童遥指杏花村指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在何处却众说纷纭,或说在山西的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安徽的贵池。那么,杜牧的《清明》所指杏花村究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