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清有个奇葩规定,康熙和雍正都曾“中招”

满清有个奇葩规定,康熙和雍正都曾“中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93 更新时间:2024/2/13 10:32:10

如今通讯行业非发达,只要不是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基本上都能通过手机或者是卫星电话进行联系。远在国外留学的小孩,可以每天或者是每隔一段时间与父母进行视频联系,这样可以缓解相思之苦。但是封建时期可就没这么好的便利条件了,皇帝与大臣之间都要通过速度奇慢书信进行传递信息。满清前几位皇帝诸如康熙乾隆雍正都是勤勤恳恳,每天工作到深夜就是为了批复这些奏章。可是随着越来越多清朝奏章内容被解密,原来其中有很多类似于“骚扰信件”,皇帝们都曾经不堪其扰,康熙和雍正都曾经为厌烦这些奏章闹出不愉快的事情。

最近两年关于清宫剧题材的电视剧在银幕上非常火热,比如《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和乾隆之间发生的爱恨情仇,让不少女性朋友或者是男性友人都流连忘返。电视剧中乾隆经常伏案工作到深夜,他这些工作就是在批阅奏章。所谓奏章就是各地巡抚与皇帝联系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些奏章的内容其实有很多是注了水分。比如1763年闽浙总督连续发了好几封奏章给乾隆皇帝,但是这些奏章的内容说要给乾隆邮寄一点当地的芒果。起初乾隆很耐心的回复说“不用了”,但是同样的信件慢慢变多,乾隆直截了当的说“以后不要再送了”。

雍正更惨,杭州织造黄绫一连发了十几封奏章为了询问皇帝身体怎么样?雍正比较有耐心每次都说朕龙体安康。康熙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事件,1703年湖广总督一连发了接近10封同样的奏章,内容都是皇帝报告当地的天气情况。起初康熙也是耐心回复,问问当地民生问题怎样?但是一连收了8封至9封以后康熙也显得不耐烦,让他今后不要再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笔者看到这些奏章的内容时也吓了一大跳,按照我们普通人的思维,大臣写的奏章不敢说是字字珠玑,但最起码也要有“干货”,比如汇报当地的大事小情。可是真实的奏章里面却有如此多“水分”,询问皇帝身体怎么样还有汇报当地的天气情况,这简直和我们小学写的流水账作差不多完全是在挑拨皇帝。

不过大家哈哈一笑之后。笔者也想将大家的视线拉回到现实当中。为什么这些朝廷大员写这种没有实际营养的奏章,难道他们不怕惹怒了皇帝吗?其实这和满清时期一条铁打不动的规定有关。顺治帝明确规定“外派出京的官员,每三天要送一道请安折”。之所以要有请安折,就是皇帝想要知道这些封疆大吏在任上干了哪些事。以及所管辖的领土有没有大事情发生。更深层的原因如果这些封疆大吏,一年只写个2~3次奏章,那么皇帝都不清楚你到底是生是死。所以每三天一个奏章已经成为这些外派官员固定的工作。但是除了那些大灾或者是大祸之年,其他时节皆是风调雨顺当地没有什么事发生。然而这些请安奏折不可能一个字不写,所以这些奏章上要写点什么成为这些大臣伤透脑筋的事情。

总不能大臣说“皇帝你还活着吗?身体怎么样”?这是不是显得有失体统?所以这些大臣只能没话找话,比如聊聊天气聊聊当地的土特产,说白了这些奏章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大臣写这些白话文就是想让皇帝知道他还在任上并没有离开。皇帝接到这些奏章,虽然都是千篇一律的流水文,甚至有些奏章还让他又气又笑,但是也没办法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只能每天不辞辛苦的批阅这些奏章。

或许有不少朋友会问了:为皇帝不派遣其他部门比如翰林院、军机处代劳审批这些无关紧要的奏章?这种想法比较天真,首先军机处是讨论国家大事的,这两个职能部门不负责处理这些奏章。如果将这些奏章交给其他机构进行处理,假设100封奏章中有两件关系到机密要事,但是却因为没有及时的送到皇帝手中而被耽误了,这个责任谁来负?万一出现泄密的情况那可真的是得不偿失。所以满清的皇帝宁愿自己累一点,也要看这些无关紧要的奏章,毕竟只有翻开之后才能看清楚里面的内容。

说到底满清并非正统的汉人朝,所以不敢放权给汉人内阁,而本家人却又不堪重用,所以只好凡事亲力亲为。这也就造成了康熙乾隆雍正每天要处理奏章到深夜,有很多都是这些无关紧要的奏章,这也是满清独有的规矩,毕竟外派的那些官员有大部分也是汉人,就要更加提防他们不要滋事生非。这种请安奏章没有任何营养,但是大臣们又要绞尽脑汁写一点上去。

标签: 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斯拉夫为何只存在几十年就解体了 ?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历史解密

    南斯拉夫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它诞生之初,它就像初生的红日一样,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可还不到百年,它却又像一颗坠落的流星,迅速陨落,黯然退场。南斯拉夫为什么会这样快速灭亡呢?要说清楚南斯拉夫灭亡的问题,首先就要先搞懂这个国家的由来。斯拉夫人是一个人口庞大的群体。在罗马帝国时期,他们与日耳曼人、凯

  • 慈禧夜明珠刚被抢走时,发生了什么恐怖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夜明珠,清朝,历史解密

    近两年很多盗墓题材的电影开始大火,像盗墓笔记啊、鬼吹灯什么的。很多人对古代墓葬里那些神秘的机关和珍奇的陪葬品都好奇不已,但是最让人感到好奇的便是那些关于尸变、起尸的恐怖故事。其实,当年慈禧的棺椁被孙殿英打开的时候,慈禧的尸体就发生了尸变。一群盗墓的士兵被吓得死的死疯的疯!这是怎么回事呢?慈禧是清末实

  • 春秋左氏传在史学上的地位如何 历代评价及思想倾向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文史双巨著史学地位《左传》的瞩目成就,首先在于它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而内容详实的史学钜编,在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春秋战国之际,我国文化的发展尚处于早

  • 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赤眉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赤眉军,汉朝,历史解密

    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随著赤

  • 秦始皇不是兵马俑的主人,而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兵马俑,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以前,大家都认为这座墓主人是秦始皇,其实不然。其实,对于这个说法在史学届是有争议的。为何说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悬疑一:为何梳奇怪的“歪髻”?兵马俑一向被视为秦始皇的士兵,但与一般战场上的士

  • 马佩璋怎么对付王氏的?留子不留“小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佩璋,民国,历史解密

    在一般人看来,白崇禧家庭和睦稳定,其实这归功于夫人马佩璋处理得当,将不良影响化解。其实,白崇禧有过一段婚外情,马佩璋不但是丈夫的贤内助,也是化解丈夫情场过错的清道夫。1925年2月14日,相差10岁的白崇禧迎娶回族姑娘马佩璋。马佩璋虽是富家小姐,但端庄淑雅,对老人很体贴。婚后第八天,新婚夫妻二人就被

  • 咸丰帝妃嫔:玉嫔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玉嫔,清朝,历史解密

    玉嫔(1843-1863)叶赫那拉氏,满洲正白旗,员外郎桂祥之女,有一姐璹嫔,同为咸丰帝妃嫔。咸丰三年三月赐号玉贵人。咸丰十一年同治帝继位,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晋封为玉嫔。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1863年1月5日)去世。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妃园寝。璹嫔那拉氏(1840年-1874年)清朝咸丰皇帝的妃

  • 杨素为什么帮杨广争夺皇位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杨坚,历史解密

    隋朝终结了南北朝一二百年来对立的局面,实现了大一统,隋文帝杨坚还开创了一个盛世。然而隋朝却是一个短命的皇朝,二世而亡,隋炀帝杨广难辞其咎。很多人都知道,当初继承皇位的不应该是杨广,而是杨广的大哥杨勇。杨广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拉拢了权臣杨素。那么杨素为何要帮助杨广夺取太子之位呢?杨素,字处道,是弘农华阴

  • 古代皇位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庶长子”为何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男子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三妻四妾十分正常,皇家后宫更是美女如云,很多皇帝少则三五个儿子,多的几十个,由此就产生了继承人的问题,普通人家还要分财产,何况是掌管天下的皇族,继承人问题不仅关乎着皇族成员的命运,还与整个天下息息相关,为此继承人的位置一直惹人注目,争斗不断,古人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氏

  • 钟会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为何却想着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蜀汉是因关羽失荆州以及夷陵之战惨败而元气大伤,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虽然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以及姜维希望通过北伐扭转局势,但都没有成功,而这也大大消耗了蜀汉国力,于是司马昭决定先灭蜀汉再伐东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263年,已经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力排众议,决定出兵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