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钟会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为何却想着造反呢?

钟会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为何却想着造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15 更新时间:2023/12/12 19:44:32

我们都知道,蜀汉是因关羽失荆州以及夷陵之战惨败而元气大伤,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虽然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以及姜维希望通过北伐扭转局势,但都没有成功,而这也大大消耗了蜀汉国力,于是司马昭决定先灭蜀汉再伐东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公元263年,已经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力排众议,决定出兵伐蜀,他调集了18万大军,交由钟会邓艾等将领,希望能攻下汉中,而当时蜀汉能调集的军队只有10万,所以说曹魏一方具有很大的优势。

姜维在得知曹魏将要率兵攻打蜀汉的时候,立即上表刘禅请求派兵驻守险要,阻挡敌军攻势,但刘禅却听信黄皓的话,认为曹魏只是虚张声势,不会真正攻入汉中。当魏军攻入汉中时,刘禅这才着急了,紧忙派人前去救援,但为时已晚。

当时姜维正率领蜀汉主力与钟会的大军在剑阁对立,虽然蜀汉军队人数较少,但依靠剑阁天险,魏军也无法轻易攻破。但邓艾却引兵从景谷道偷渡攻占绵竹,并斩杀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然后进军成都。

刘禅感觉大势已去,在主降派的强烈建议下,刘禅最终放弃了抵抗,打开城门向邓艾投降,并且还给姜维下令,让姜维放弃剑阁天险,向钟会投降。于是在公元263年10月,由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蜀汉正式宣布灭亡。

钟会进入成都后反心日盛,他不仅极力安抚蜀国官员百姓,还与蒋斌、蒋显这样的名士结交,对投降的姜维更是频频示好。钟会蕴藏野心,但他对邓艾又十分忌惮,正巧邓艾自恃攻破成都有功,行事多有悖逆之举,于是向司马昭上书说邓艾有反心。

监军卫瓘、将军胡烈也就此事向司马昭密报,于是司马昭让钟会带着自己的手书亲自将邓艾押进囚车。在失去邓艾这个最大的掣肘之后,钟会与蜀国降将姜维商量反叛,据《三国志·钟会传》记载:“欲使姜维等皆将蜀兵出斜谷,会自将大众随其后”,即由姜维率领蜀国旧部为先锋,钟会率兵紧随其后进攻长安。

从公元264年正月十六钟会矫曹魏郭太后遗诏反叛,到正月十八钟会、姜维死于兵变,叛乱被平息,仅仅只有3天,钟会之乱看起来就如同一场闹剧。那么这场叛乱为什么会那么快就失败了呢?

一是钟会对手中军队的掌控力很弱。虽然钟会是伐蜀的最高统帅,但这是他第一次带兵出征,资历很浅,在将士们心中根本没有威信可言,在出兵之初就以残酷的军法处决了许褚之子许仪,理由是造桥不力,后来又以战功不力为由收监了雍州刺史诸葛绪,这使得军中有不少怨言。更何况,将士家眷都在大后方,让他们跟着反叛肯定会心有顾忌,害怕后方家眷会受到波及。

二是姜维等人不是真心助钟会反叛。蜀国降将姜维一方与钟会不是一条心,他只是为了扰乱局势,意图消灭魏军重振蜀汉,而姜维也意识到钟会对部下的控制力很弱,所以他建议将中层以上军官换掉。姜维这样建议就是看准了钟会无人可用,到时候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魏军中安插自己的部下,在魏军中制造混乱。

三是司马昭对钟会也不放心。在灭亡蜀国,邓艾被押送走之后,钟会手中的军队数量高达20万,司马昭对此自然很不放心。于是在书信中,司马昭言明会另外派人率领数万大军前往汉中,而他自己则亲自率军驻扎在长安,处处向钟会表明自己已经知道了他准备叛变的意图,逼迫他仓促起兵,没有多少准备时间。

结语:

钟会的野心很大,但自身的能力却无法与野心相匹配,他没有考虑到自己在军中的根基薄弱,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只嫡系部队,身边大多数将领都是效命于司马昭,他根本不具备像刘备一样割据自立的条件,因此钟会这一场反叛注定会失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官制有着什么特点?地方官制又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官制,明朝,历史解密

    承宣布政使司明初沿用元制设行省,洪武九年改设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行省”。有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官。“布政使,掌一省之政……凡僚属满秩,廉其称职、不称职,上下其考,报抚、按以达于吏部、都察院。三年,率其府州县正官朝觐京师,以听察典。”宣德时,定全国分十三布政使司。布政使权势极

  • 刘备手里有卧龙和凤雏 刘备为何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卧龙和凤雏,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即便卧龙和凤雏都活着,刘备也无法统一天下。真实情况是:1.首先凤雏很早就死了,还没来得及发挥效力呢。2.刘备很早就死了,才刚三分天下,就因为任性而亡。3.刘备感情用事,不听劝阻,非要去攻打东吴,致使孙刘联盟破裂,曹魏渔翁得利。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 为什么傅昭仪会在宫斗中落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傅昭仪,汉朝,历史解密

    傅瑶是汉哀帝的祖母,汉元帝的妃嫔。由于傅瑶的父亲早逝,所以,傅瑶的母亲改嫁魏郡郑翁,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叫郑挥。年纪轻轻的傅瑶,入宫后成为皇后身边的红人。汉元帝即位后,非常宠爱傅瑶并立傅瑶为婕妤。傅婕妤是一个善于为人处事,在后宫的勾心斗角中游刃有余,也是一个有才华的女子。傅瑶一共生下了一男一女,男的为定

  • 明末四公子与清末四公子的对比:为何明朝比清朝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末四公子,清朝,历史解密

    “明末四公子”是指明朝末年的陈贞慧、冒辟疆、侯方域、方以智四人。他们出则忠义,入则孝悌爱宾客、广交游,风流倜傥,冠绝一时。现代学者牟宗三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亡于明亡之时。”明末,尤其是南明,朝廷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无数知识分子空怀报国之心,却不容于奸佞。“明末四公子”是在和阉党分子阮

  • 朱元璋时期为何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状况?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九子夺嫡,历史解密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时期为何没有人为了太子之位,不择手段构陷太子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关于朱标,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定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对于这个儿子,朱元璋一直是寄予厚望,想要在百年之后传位给他,甚至就连朱标死后,他都不舍得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

  • 隋朝的开国皇帝为何“惧内”?是因为深爱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文帝,隋朝,隋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男尊女卑。一般情况下,男子都比女子的地位高。而成婚之后,一般都是“男子说一,女子不能说二”。特别是皇帝。古代皇帝位于最高的位置,权势和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但在古代,也会有特例。比如“惧内”的大臣房玄龄。房玄龄一生都只有妻子一人,两人感情很好。面对皇帝的赏赐,房玄龄夫妻都表示出了拒绝,维护了自己

  • 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谁的成就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三杰,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单论成就,自然千古一帝秦始皇最大!但他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为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大秦帝国》“赳赳老秦, 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秦有锐士,谁与争锋?”秦人身上有种不屈的气质,悲壮慷慨,敌人能杀死他们,却灭不了他们的骨气!秦国这七代国君,有能力弱的,有寿命短的,但没有昏君,

  • “完璧归赵”最后到底是谁胜利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明白,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窃以为,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 海巴夏:世界上第一位才貌双绝、辩才、品德备受称赞杰出的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海巴夏,东罗马帝国,历史解密

    海巴夏(Hypatia, 370~415 AD)是东罗马时代末期,在北非的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 出现的世界上第一位才貌双绝、辩才、品德备受称赞杰出的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她是数学家兼天文学家 Theon 的女儿。(Theon 相当有名气,他的名声来自他所注释的欧几里德 (Eucl

  • 古时候的服务员为何叫店小二 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店小二,历史解密

    古时候的服务员为何叫店小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店小二”是指古时候驿站、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侍应的人。那么,“店小二”这个称呼又是从何而来呢?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饭店的服务员名叫王示,依据古人的书写习惯,这个服务员王示时常将自己的名字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