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皇位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庶长子”为何不行?

古代皇位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庶长子”为何不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15 更新时间:2023/12/12 21:10:50

古代男子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三妻四妾十分正,皇家后宫更是美女如云,很多皇帝少则三五个儿子,多的几十个,由此就产生了继承人的问题,普通人家还要分财产,况是掌管天下的皇族,继承人问题不仅关乎着皇族成员的命运,还与整个天下息息相关,为此继承人的位置一直惹人注目,争斗不断,古人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氏族社会演变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宗法制,在许多贵族势力中,宗法制用以分配国家权力,皇族内部宗法制与国家组织相互融合,其中掺杂了许多政治色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证贵族内部财产、爵位的稳定,当然宗法制也有助于维护统治阶级稳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宗法制最早出现在夏朝时期,周朝时正式确立,宗法制创立完善之后在内部又有大宗与小宗之分,这两种是相对而言,在同一阶级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就是大宗,大宗到了更大一层次的关系网络中则成了小宗,一个直观的表现就是,相比于周天子,各路诸侯就是小宗,不过到了各自的封地势力范围内,诸侯是一方霸主,自然是大宗,宗法制就是用这种方式维护着贵族统治秩序。

与宗法制对应而来的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不难理解,就是家族财产都由长子继承,也就是所谓的嫡系,嫡系还有一个重要限制,就是正室妻子所生的孩子,侧室后代被称为“庶子”,所谓的“长”就是年龄较大的那一个,因此财产继承的第一顺序是正室妻子所生的儿子中,年龄最大的那个。

以此类推,如果没有嫡系继承人,也就是正室妻子没有后人,那么又该如何分配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财产就会交给地位最尊贵的侧室妻子,当然继承人必须是男子,无论是嫡系还是旁系女子都没有继承权,如果是皇族“庶子”,则会被分配到国家各个地方,在那里行使大宗权力,他们的财产也要遵循这一制度分配。

宗法制与嫡长子继承制明确了继承人的顺位,避免了子嗣争夺斗争,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出身,当然这些制度并非全是优点,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明确了“立长”之后,如何能保证长子是个能,合适的人呢?如果嫡长子昏庸无能,岂不是危害到天下统治,而那些有才华的人却因为这些限制无法施展,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统治势力下降。

说完了这两个制度,不得不说另一个重要的制度——分封制,分封制是周朝立国根本,周天子将城之外的地区划分为各个诸侯国,将其分给宗亲有功的大臣,各路诸侯要对天子效忠,镇守疆土,虽然看似保证了稳定,但是时间一长,宗亲越来越多,土地根本不够分的,为此周天子只能牺牲个人利益,而且诸侯国远离王室控制,逐渐做大,威胁到皇族统治。

这也是分封制的弊端,这种弊端很大程度上是受宗法制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诸侯领地越来越大,王室控制的地盘却越来越少,对随着时间发展,问题终会有爆发的那一天,各路诸侯名义上还是以王室为主,但是私底下各自争夺地盘,这也是战国时期纷争不断的重要原因。

因为种种问题,后世终于意识到了分封制的缺点,为了消除潜在影响,汉武帝统治时期,朝廷上下实行“推恩令”,在“推恩令”的实施下,嫡长子的权力减小,财产继承问题也不止局限在嫡长子身上,其的很多子嗣也有一小部分继承权,这样一来诸侯国经过层层分封,划分成了许多小诸侯,将权力进行分散,削弱了诸侯国对王室的威胁程度。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制度,一些偏爱庶子的人总想为庶子争取一些权力,但是这种做法也只出现在一个官宦家中,皇室还是那样以嫡长子为主,主要还是皇室需要继承的东西太多,即便是皇帝偏爱某个儿子,也不能藐视法规,很多时候皇帝任性非要立自己喜欢的儿子,此时那些饱读诗书的大臣们统统站了出来,甚至以死相逼,迫使皇帝放弃。

随着时代发展,继承制度不断更新,主要出现了三种表现形式,首先还是嫡子继承,这也是嫡长子继承制最初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皇室成员中,一直如此。

其次是长子继承,无论是不是嫡出,这种形式主要存在一些富商家中,因为长子年龄较大,接触的事务也更多,长子继承家业最为合适。

最后就是能者居之,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一般来说都是长辈特别看好某个晚辈,想方设法要为他们争取利益,事无绝对,就拿皇室成员来说虽然有着严格继承制度,但是皇帝手握大权,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也并非不可,例如康熙年间“九龙夺嫡”就是如此,康熙几次废立太子,让许多皇子都认为自己有机会染指皇权,出现了兄弟相争的一幕。

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许多皇帝都不是嫡长子身份,说回宗法制与嫡长子继承制,在创立之初就是为了区分人与人之间的身份,为了那些相对尊贵的人服务,以此来解决继承与财产分割问题,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任何制度的弊端都会显示出来,后期分封制被废除就是如此,只能说分封制不再适应发展潮流,被淘汰也是历史的必然。

标签: 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钟会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为何却想着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蜀汉是因关羽失荆州以及夷陵之战惨败而元气大伤,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虽然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以及姜维希望通过北伐扭转局势,但都没有成功,而这也大大消耗了蜀汉国力,于是司马昭决定先灭蜀汉再伐东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263年,已经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力排众议,决定出兵伐

  • 明朝官制有着什么特点?地方官制又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官制,明朝,历史解密

    承宣布政使司明初沿用元制设行省,洪武九年改设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行省”。有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官。“布政使,掌一省之政……凡僚属满秩,廉其称职、不称职,上下其考,报抚、按以达于吏部、都察院。三年,率其府州县正官朝觐京师,以听察典。”宣德时,定全国分十三布政使司。布政使权势极

  • 刘备手里有卧龙和凤雏 刘备为何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卧龙和凤雏,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即便卧龙和凤雏都活着,刘备也无法统一天下。真实情况是:1.首先凤雏很早就死了,还没来得及发挥效力呢。2.刘备很早就死了,才刚三分天下,就因为任性而亡。3.刘备感情用事,不听劝阻,非要去攻打东吴,致使孙刘联盟破裂,曹魏渔翁得利。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 为什么傅昭仪会在宫斗中落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傅昭仪,汉朝,历史解密

    傅瑶是汉哀帝的祖母,汉元帝的妃嫔。由于傅瑶的父亲早逝,所以,傅瑶的母亲改嫁魏郡郑翁,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叫郑挥。年纪轻轻的傅瑶,入宫后成为皇后身边的红人。汉元帝即位后,非常宠爱傅瑶并立傅瑶为婕妤。傅婕妤是一个善于为人处事,在后宫的勾心斗角中游刃有余,也是一个有才华的女子。傅瑶一共生下了一男一女,男的为定

  • 明末四公子与清末四公子的对比:为何明朝比清朝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末四公子,清朝,历史解密

    “明末四公子”是指明朝末年的陈贞慧、冒辟疆、侯方域、方以智四人。他们出则忠义,入则孝悌爱宾客、广交游,风流倜傥,冠绝一时。现代学者牟宗三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亡于明亡之时。”明末,尤其是南明,朝廷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无数知识分子空怀报国之心,却不容于奸佞。“明末四公子”是在和阉党分子阮

  • 朱元璋时期为何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状况?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九子夺嫡,历史解密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时期为何没有人为了太子之位,不择手段构陷太子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关于朱标,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定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对于这个儿子,朱元璋一直是寄予厚望,想要在百年之后传位给他,甚至就连朱标死后,他都不舍得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

  • 隋朝的开国皇帝为何“惧内”?是因为深爱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文帝,隋朝,隋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男尊女卑。一般情况下,男子都比女子的地位高。而成婚之后,一般都是“男子说一,女子不能说二”。特别是皇帝。古代皇帝位于最高的位置,权势和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但在古代,也会有特例。比如“惧内”的大臣房玄龄。房玄龄一生都只有妻子一人,两人感情很好。面对皇帝的赏赐,房玄龄夫妻都表示出了拒绝,维护了自己

  • 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谁的成就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三杰,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单论成就,自然千古一帝秦始皇最大!但他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为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大秦帝国》“赳赳老秦, 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秦有锐士,谁与争锋?”秦人身上有种不屈的气质,悲壮慷慨,敌人能杀死他们,却灭不了他们的骨气!秦国这七代国君,有能力弱的,有寿命短的,但没有昏君,

  • “完璧归赵”最后到底是谁胜利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明白,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窃以为,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 海巴夏:世界上第一位才貌双绝、辩才、品德备受称赞杰出的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海巴夏,东罗马帝国,历史解密

    海巴夏(Hypatia, 370~415 AD)是东罗马时代末期,在北非的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 出现的世界上第一位才貌双绝、辩才、品德备受称赞杰出的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她是数学家兼天文学家 Theon 的女儿。(Theon 相当有名气,他的名声来自他所注释的欧几里德 (Eu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