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没有闹钟怎么按时起床

古代没有闹钟怎么按时起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4/2/19 20:36:05

现代人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叫做拖延症,特别是早上起床的时候,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才极不情愿地离开被窝。起床如此痛苦,在没有闹钟的古代,大家又是如做到准时起床的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回到帝时代的中国,看看那个年代的官员百姓是如何解决“起床”这个问题的。

古代的“天然闹钟”

古代虽然没有像现代一样的高科技闹钟,但却有不少纯天然闹钟,比如鸡和驴。一般古代人起床都非早,公鸡打鸣就会起来,像我们所熟悉的“鸣鸡起舞”故事,就说明公鸡在古代是充当了“闹钟”的功能。然而公鸡的品种很多,而且每家每户养鸡的方法也不一样,有些人养的比较好,他家的公鸡非常雄壮,每天早早就起来打鸣;而有些人养的公鸡可能营养不良,会出现偷懒的情况,等到太阳出来才打鸣。所以靠公鸡打鸣的方法并不是很精确,相比之下驴要比公鸡靠谱多了。

南朝大臣袁淑写的《庐山公九锡》中就记载了驴的闹钟功能:“仰契玄象,俯叶漏刻;应更长鸣,毫分不忒。”驴的生活习性会在五更和正午时候长鸣,而且鸣叫的时间可以精确到“分毫不差”,不管刮风下雨都不会影响驴的这种习性,所以驴鸣也是古人用于起床的“天然闹钟”。

古代的“人工闹钟”

天然闹钟需要动物们的配合才可以实现,如果在古代的皇宫或者是城市里,没有这些动物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人工参与了。最早的“人工闹钟”被称为“鸡人”,据《周礼·春官·鸡人》记载:“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警百官。”那时候鸡人的工作就是通过学鸡叫给大家报时,让百官能够准时起床上朝。

在先秦时期开始有了打更的更夫,一直到汉朝,打更制度才开始成熟起来。更夫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时间播报员,经常出现在电视电影里。更夫通常是一更(2个小时)播报一次时间,一直播到五更(凌晨3至5点)就完成当夜的任务。

不管是鸡人还是更夫,最初都是为权贵服务的,直到元朝之后才开始在民间普及。到了唐朝的时候开始出现“晨鼓”,当时在唐朝首都长安城的主要街道上都设有大鼓,以皇宫的鼓声为标准进行击鼓报时,这样整个长安城都实现了“闹钟”功能!

古代的“人工闹钟”要比“天然闹钟”精确很多,但人工闹钟仅服务于城市,农村的百姓就享用不到了。不过农村的百姓也不需要太精确的闹钟,因为他们是在享受“慢生活”:“一头耕牛三亩田,收荒全凭天。日上三竿仍未起,快活胜神仙!”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赤塔僵尸事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俄罗斯赤塔僵尸事件,原为网上盛传的一段俄罗斯赤塔直升机拍摄的僵尸袭击人的视频,事后俄罗斯赤塔官方称因抢劫案封锁该地,第二天又称因毒气泄漏该区域而被封锁。也有人称这段视频其为游戏视频,但目前没有实质游戏与其相符。虽然此事从未获得任何“官方”的承认也没有其他佐证加以证明,所以许多人认为是用电脑做出来的,

  • 古代没有拼音怎么学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语文的入门课程就是学习拼音字母,只有学会声母韵母的发音,并熟练掌握各种拼音技法,才能打牢认字的基础。然而,中国古代并没有汉语拼音,在中华五千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文字却一直伴随我们,那么古人靠什么办法来认字呢?根据史料记载: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鸦片战争

  • 古代的地图是如何绘制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在当今的社会中,由于活动区域的扩大,地图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出行至一个陌生的地方,就会不由自主打开电子地图,进行定位或者导航。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在古代,地图的作用甚至更为重要,而在那个飞行技术、卫星技术、遥感技术为零的年代,地图是如何制作的呢?为什么说地图在古代更为重要呢?这是因为在老百姓的

  • 燃气管道爆炸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埋地管道由于使用期较长,无法经常挖出进行检测,当受到腐蚀及外力作用出现破裂损坏时,不能及时察觉,极易造成大量燃气泄漏。同时随着城市发展,燃气管网局部管道位置发生了变化,道路拓宽等原因使燃气管道置于车道下面,极易造成管道受压损坏,发生燃气泄漏。有些地下管道附属设施如阀门、法兰等的连接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燃

  • 南极哥斯拉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南极哥斯拉(南极ゴジラ)是1958年日本南极考察船“宗谷号”船长与船员在南极近海的吕佐夫-霍尔姆湾(Lützow-Holm bay)目击到的大型神秘生物。由于当时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制作的怪兽电影《哥斯拉》已经闻名于日本,船长松本满次以“南极的哥斯拉”为题将目击的怪物记录在他的著作《南极输送记》中,“南

  • 丧假的规定及范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丧假是因有丧事而请的假。丧假指的是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配偶、父母、子女。如果职工死亡的直系亲属在外地,需要职工本人去

  • 燃气管道爆炸怎么自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据统计,一个家用煤气罐一般是10升装,倘若完全燃烧,爆炸时则相当于150公斤TNT炸药的威力,足以炸毁两层楼房。实际爆炸中,能量大概相当于0.5~3千克TNT炸药的当量。运气好的就是两三间屋,运气不好的就可能波及到两三层楼。这种爆炸的威力是致命的,它会瞬间产生两次破坏。开始是罐体破裂发生物理爆炸,罐

  • 联考在什么考试中最为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联考(Civil service exam)多数时间用来指代我国公务员招录制度中的一类考试,公务员联考(Civil service exam;Official joint entrance)。公务员联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同举行的、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由国家公务员主管部门命题的公务

  • 1929年2月11日:《拉特兰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拉特兰条约》(意大利语:Patti Lateranensi),亦称《拉特朗条约》或《拉特朗协定》,是意大利王国与圣座为解决“罗马问题”于1929年2月11日在罗马拉特兰宫所订立的条约。此条约也被现今的意大利共和国接受。概述此条约包含三项文件:承认圣座在梵蒂冈城的完整主权的政治条约,由此建立主权独立

  • 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来,汉语拼音的推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语拼音已经成为识读汉字、学习普通话、培养和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成为改革和创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依据,成为编制盲文、手语、旗语、灯语的重要基础,广泛用于中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