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没有拼音怎么学字

古代没有拼音怎么学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713 更新时间:2024/2/19 20:35:37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语的入门课程就是学习拼音字母,只有学会声母韵母的发音,并熟练掌握各种拼音技法,才能打牢认字的基础。然而,中国古代并没有汉语拼音,在中华五千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文字却一直伴随我们,那么古人靠什么办法来认字呢?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为挽救民族危亡兴中华的热情,很多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梁超、沈学、卢戆章等都纷纷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全面普及的重要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中国第一个创造拼音文字的人,是卢戆章,他曾经编写了《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科书》,还有《中国字母北京切音合订》,首次用切音字拼写官话。正式的汉字拼音,是在1918年正式公布。

由此可见,汉语拼音属于近代产物,在没有拼音的条件下,古代的先生们是如完成儿童的启蒙识字教育呢?其实古人智慧绝伦,他们早就想好了对策,为了便于识字,研究制定了四种识字方式:直音法,读若法,形声字,反切法。

首先是直音法,简单来讲,就是用一个字来标注另一个字的读音,很多最初学习外语的同学为方便记忆,是不是都有把汉字标注在英文单词上记读音的习惯呢?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直音法。其次是读若法。也是用一个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但不一定完全相同,而是读音相近的字,古时的繁体字体很复杂,有的还“字上加字”,为便于孩子们加深记忆,古代先生们便找一些简单字为一批字作注音。

再次是形声字,其实汉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形声字,这些形声字就是从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一般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说的是类别,而声旁说的就是读音。

最后就是反切法,此法相对复杂,但十分精准,主要用的是两个字来给一个字注音,也就是一个字取一半来用给另一个字注音,类似现代汉语拼音,这种方法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是我们现在研究汉语拼音读音的主要材料依据。比如“当”字就是都郎切,“东”字是德红切,“公”字是古红切。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拼音”,但古人却发明这么多种认字的方式,可见老祖宗智慧超然,办法总比困难多,让人不得不服!你怎么看?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地图是如何绘制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在当今的社会中,由于活动区域的扩大,地图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出行至一个陌生的地方,就会不由自主打开电子地图,进行定位或者导航。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在古代,地图的作用甚至更为重要,而在那个飞行技术、卫星技术、遥感技术为零的年代,地图是如何制作的呢?为什么说地图在古代更为重要呢?这是因为在老百姓的

  • 燃气管道爆炸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埋地管道由于使用期较长,无法经常挖出进行检测,当受到腐蚀及外力作用出现破裂损坏时,不能及时察觉,极易造成大量燃气泄漏。同时随着城市发展,燃气管网局部管道位置发生了变化,道路拓宽等原因使燃气管道置于车道下面,极易造成管道受压损坏,发生燃气泄漏。有些地下管道附属设施如阀门、法兰等的连接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燃

  • 南极哥斯拉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南极哥斯拉(南极ゴジラ)是1958年日本南极考察船“宗谷号”船长与船员在南极近海的吕佐夫-霍尔姆湾(Lützow-Holm bay)目击到的大型神秘生物。由于当时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制作的怪兽电影《哥斯拉》已经闻名于日本,船长松本满次以“南极的哥斯拉”为题将目击的怪物记录在他的著作《南极输送记》中,“南

  • 丧假的规定及范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丧假是因有丧事而请的假。丧假指的是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配偶、父母、子女。如果职工死亡的直系亲属在外地,需要职工本人去

  • 燃气管道爆炸怎么自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据统计,一个家用煤气罐一般是10升装,倘若完全燃烧,爆炸时则相当于150公斤TNT炸药的威力,足以炸毁两层楼房。实际爆炸中,能量大概相当于0.5~3千克TNT炸药的当量。运气好的就是两三间屋,运气不好的就可能波及到两三层楼。这种爆炸的威力是致命的,它会瞬间产生两次破坏。开始是罐体破裂发生物理爆炸,罐

  • 联考在什么考试中最为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联考(Civil service exam)多数时间用来指代我国公务员招录制度中的一类考试,公务员联考(Civil service exam;Official joint entrance)。公务员联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同举行的、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由国家公务员主管部门命题的公务

  • 1929年2月11日:《拉特兰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拉特兰条约》(意大利语:Patti Lateranensi),亦称《拉特朗条约》或《拉特朗协定》,是意大利王国与圣座为解决“罗马问题”于1929年2月11日在罗马拉特兰宫所订立的条约。此条约也被现今的意大利共和国接受。概述此条约包含三项文件:承认圣座在梵蒂冈城的完整主权的政治条约,由此建立主权独立

  • 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来,汉语拼音的推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语拼音已经成为识读汉字、学习普通话、培养和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成为改革和创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依据,成为编制盲文、手语、旗语、灯语的重要基础,广泛用于中文文献

  • 新能源包括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1980年(庚申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

  • 2003年2月11日:马三立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马三立(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国相声演员。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之子。回族。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亦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使“贯口”和文哏段子。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