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燃气管道爆炸怎么自救

燃气管道爆炸怎么自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09 更新时间:2024/2/19 20:36:01

据统计,一个家用煤气罐一般是10升装,倘若完全燃烧,爆炸时则相当于150公斤TNT炸药的威力,足以炸毁两层楼房。实际爆炸中,能量大概相当于0.5~3千克TNT炸药的当量。运气好的就是两三间屋,运气不好的就可能波及到两三层楼。

这种爆炸的威力是致命的,它会瞬间产生两次破坏。开始是罐体破裂发生物理爆炸,罐内液态石油气瞬间膨胀250—300倍变成气态,产生冲击波,犹如地雷爆炸。接着,变成气态的石油气迅速与空气混合,当它在空气中的浓渡降至3%—11%时,如遇明火,将产生化学爆炸,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带来二次灾难。人若吸入这种爆炸性气体,将使呼吸道肺脏组织烧损。真正杀伤力大的是钢瓶的碎片,它们会以400到800米每秒的速度穿过空气,以200到500米每秒的速度穿过物体,一块几毫米的碎片就足以致命(较致命的地方)。

爆炸原因

相对于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用过程中液化石油气的泄漏最容易引发爆炸。当漏出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甚至火星都会发生爆炸。而泄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胶管过长、老化,减压阀过期服役,日用气操作不当,使用燃气未及时关闭阀门,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造成的。

2.煤气罐在长期充装、运输、使用过程中受到碰撞、暴晒、介质腐蚀的伤害,会产生疲劳裂纹、凹坑、变形、腐蚀减薄等缺陷,这些缺陷是导致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3.煤气罐超量充灌、泄漏后倒卧燃烧(外部高温)也有可能爆炸,原理是内部压力超过了钢瓶承受极限。

防范事项

煤气罐的安全使用方法

及时检查煤气罐有效期;

注意气阀是否漏气,使用后关闭气阀;

输气管应定期更换(最长两年);

煤气罐必须直立放置,存放于周围无易燃物的阴凉干燥通风处;

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及时关紧瓶阀,打开门窗,进行通风疏散;

发生火灾时要尽快切断气源;

切勿私自拆卸、改装液化石油气专用设备。

爆炸自救指南

爆炸自救,镇定第一

当爆炸发生时,盲目奔跑很可能会受到第二次爆炸的冲击。自救的第一步是“趴下”—身体伏低,用手护住头,以最大程度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

确保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二次爆炸以后,安全地区撤离,伏身前进的过程中尽量避开门窗、柱子、玻璃与墙壁,并用手边的东西捂住口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大声喊叫,以避免吸入更多的粉尘。

爆炸受伤急救原则

伤口出血

若发生伤口出血,可采用加压包扎法,止血前洗净双手,避免感染。用消毒纱布在伤口处紧紧按住至少五分钟,止血成功后,用带子将伤口上的止血物固定住。假如出现休克的迹象,在止血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若伤口表面有碎玻璃或泥沙等,可用自来水冲掉。若有尖锐物刺入体内,切忌拔出,应当先用棉花等敷料将异物固定住,以保护伤口和防止异物移动,最后在异物周围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并尽快送往医院处理。

重度烧伤

发生烧伤后,及时用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在冷水中浸泡直到无痛,但不可直接将冰块放在皮肤上,以免皮肤组织受伤。

冷却后剪开或脱去衣物,但不要强行撕脱伤口表面的衣物,避免二次受伤。

使用透气湿润的无菌绷带、洁净的湿布或巾覆盖创面,以保持伤口清洁,减少疼痛。切勿挑破伤处的水泡,随意涂抹抗生素、消毒液或有色物质等。

此外,应尽快建立呼吸、静脉通道,如发生窒息可用粗针头从病人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适量口服淡盐水或烧伤饮料。

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抬高烧伤肢体,使其高于心脏水平,以减少血液的流出。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平稳,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迅速给必要的急救处理。

作为路人,我们能做些什么

爆炸发生后,立即拨打火警119。撤离现场时应尽量保持镇静,别乱跑,防止再度引起恐慌,增加伤亡。非专业人员不要前往事发地区,防止发生新的伤害事故。

听从指挥为救援人员让路,不要围观看热闹影响救援。

将伤者送到安全地方,或帮助止血,等待救援机构人员到场,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救治伤员。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联考在什么考试中最为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联考(Civil service exam)多数时间用来指代我国公务员招录制度中的一类考试,公务员联考(Civil service exam;Official joint entrance)。公务员联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同举行的、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由国家公务员主管部门命题的公务

  • 1929年2月11日:《拉特兰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拉特兰条约》(意大利语:Patti Lateranensi),亦称《拉特朗条约》或《拉特朗协定》,是意大利王国与圣座为解决“罗马问题”于1929年2月11日在罗马拉特兰宫所订立的条约。此条约也被现今的意大利共和国接受。概述此条约包含三项文件:承认圣座在梵蒂冈城的完整主权的政治条约,由此建立主权独立

  • 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来,汉语拼音的推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语拼音已经成为识读汉字、学习普通话、培养和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成为改革和创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依据,成为编制盲文、手语、旗语、灯语的重要基础,广泛用于中文文献

  • 新能源包括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1980年(庚申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

  • 2003年2月11日:马三立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马三立(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国相声演员。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之子。回族。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亦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使“贯口”和文哏段子。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

  •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

  • 1650年2月11日:笛卡尔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勒内·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因笛卡尔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

  • 1971年2月11日:《禁止在海底试验核武器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971年2月11日,63国在华盛顿、伦敦和莫斯科举行的仪式中签订《禁止在海底试验核武器条约》,即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这个条约是在1970年12月7日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条约从1972年5月18日生效。禁止在海底和洋底及其下面设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

  • 712年2月12日:杜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

  • 2000年2月12日:查尔斯·舒尔茨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M.Schulz),1922年11月26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2000年2月12日因肠结癌辞世,享年77岁。他1950年开始创作史努比系列漫画,五十年来史努比、查理·布朗等故事人物的触角,已延伸至全球七十五个国家,透过21种翻译本刊登在2600家报纸上,以及3亿本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