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冰蝴蝶是怎样形成的

冰蝴蝶是怎样形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04 更新时间:2024/4/6 16:51:15

冰蝴蝶是一种自然景观,出现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间。

现象描述

在温度、湿度、风力、风合适时,在山间的枯草或是灌木丛上会结出如同“蝴蝶”一样的纤薄冰片,很像蝴蝶在其中翩翩起舞,因此被称为“冰蝴蝶”。

近,各地频现的“冰蝴蝶”让热爱大自然的人非欣喜,冰清玉洁十分美丽,尤其是它们的随机性,吊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12月初,山西侯马就出现了所谓“冰蝴蝶”奇观。

而一位旅行作家12月底在鄂西南大山里徒步时,也发现了一些结了各种奇形怪状冰的“奇怪植物”,并且全部不重样。

它的“杆”是四方形,有四个面,更奇怪的是,与其挨着的其它地方都没结冰。

那么这种“冰蝴蝶”到底是大自然的景观,还是某种植物,又或者如同网友调侃的“地下埋着灵脉”呢?

由于“冰蝴蝶”来无影去无踪,无法预知它们形成的具体地点,也就很难用摄像机捕捉到它的形成过程,所以,其形成过程一直是个谜,对此,自然君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点一 冰蝴蝶是一种“气流与冰的艺术”。

这种观点认为,在温度、湿度、风力、风向合适时,空气流动,遇到粗糙干燥的灌木表面后,堆积冰霜,气流反复堆积最终塑造成形。

观点二 冰蝴蝶频现或与“拉尼娜”有关

气象爱好者解释,往年暖冬、干冷时,“冰蝴蝶”很少,但今年12月,山西等地气温偏低、湿度比较大,有利于“冰蝴蝶”的出现,也或许与持续发展的“拉尼娜”有关。

也就是说,“冰蝴蝶”虽然美丽,但其背后与拉尼娜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也要警惕这个冬季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

观点三 冰蝴蝶其实是“冬凌草”

第三种观点认为,这其实是“冬凌草”上结的冰凌,比如济源农科院的田主任经拍下大面积冬凌草照片。

田主任介绍,尤其是每年大雪时节,冬凌草比较容易出现冰凌,当然,也需要特定的天气环境。

冬凌草又叫冰凌草,花期8~10月,耐寒耐旱耐病虫害,在绿化、防风、固沙等发挥巨大作用。

同时,冬凌草的花期长花量大,非常有利于蜜蜂酿蜜,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而且,冬凌草之所以叫冬凌草,就是因为其可凝结薄如蝉翼、形态各异的冰凌片。

但是,由于太行山南部的济源、林州、鹤壁等地土地肥沃,冬凌草的自然分布地被乱采滥挖,现在也不多见了。

如果一定要描述冰蝴蝶的形成原因的话,那么可以认为这样表述:当温度、湿度、风力、地形地势、风向等条件合适时,“气流与冰”在冬凌草等植物上雕琢的“艺术品”。

但是不管怎样,感谢大自然赐的宝贵礼物吧!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宋朝皇帝为何子嗣不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宋朝是继唐朝之后的又一个盛世王朝,他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行军之中被拥戴为皇帝,而这个阴差阳错的过程本来就让赵匡胤十分突然,所以宋朝的建立一直是一种以文为重,武功次之的状态。特别是到太祖太宗皇帝接连逝去以后的宋朝皇帝更是如此,一个个不仅短命,更是连子孙数量也是远逊于千代,那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究竟为何,今

  • 鞭炮的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鞭炮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

  • 古代士兵的铠甲是什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典籍中,常用“带甲十万”形容国家的强盛。《唐律疏议》、《宋刑统》《大元通制》、《大明律》等法典,秉承着“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的原则,突显出盔甲比进攻性武器更为可观的价值。盔甲这么重要,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皮甲皮甲因造价低廉、质地坚韧、易于加工、原材料获取便利等优点,它的使用跨度从殷商到清

  • 脍炙原本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蚂蚁庄园脍炙原本指的是什么?人们常用“脍炙人口”比喻诗文广受好评,其中“脍炙”原本指的是?选项:A:两种肉B:赞美的语言正确答案:两种肉答案解析: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烤肉。脍和炙都是指人们爱吃的食物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出处:出自五代·王

  • 白色大熊猫有什么特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白色大熊猫,在陕西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共有五次发现白色大熊猫。据陕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陕西大事辑要(1948-1990)》725页载,最早在秦岭南坡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白色大熊猫的时间是1990年11月15日。那只大熊猫体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从耳朵、肩胛到整个胸脯,均为白色,堪称“宝中之宝”。

  • 白色大熊猫为什么是白色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白色大熊猫,确为世界罕见。它们的发现,打破了熊猫研究史上“单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间)的说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这样,已知的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黑白色、棕白色、白色。据专家分析,根据照片上这些外部特征,可以判断该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白化”现象虽然罕见,但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发现历程最早在秦

  •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名字由来哥伦比亚号的命名由来,是纪念凡尔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的大炮“哥伦比亚炮”。失事影响哥伦比亚号的失事使得航天飞机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物资这一主要作用也暂时被搁置,太空和军

  • 白化动物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白化动物是体色异常呈白色的个体,对于自然界中的物种来说,同一个物种的成员彼此的形态结构都十分相似。但在高等动物中,偶尔出现有异于同种动物的个体,特别在毛色等体色上与同种动物的其他所有个体有着明显的差别。白化动物在其体内结构与各种脏器上与同种的其他个体并无差异,也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据说湖北神农架一带

  • 1394年2月1日:一休宗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一休宗纯(1394年2月1日-1481年)1394年正月初一生。是日本室町时代禅宗临济宗的著名奇僧,也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从小就很聪明。“一休”是他的号,“宗纯”是讳,通常被称作一休。乳名千菊丸,后来又名周建,别号狂云子、瞎驴、梦闺等。他于1481年12月12日(文明十三年11月21日)病故

  • 2012年2月1日:维斯瓦娃·辛波丝卡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年7月2日一2012年2月1日),波兰女作家,同时也是位杰出的翻译家,将许多优秀的法国诗歌翻译成波兰语,并于199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诗作被称为“具有不同寻常和坚韧不拔的纯洁性和力量”。有《一见钟情》,《呼唤雪人》等著作。她是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