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成立

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成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16 更新时间:2023/12/19 7:38:57

华兴会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团体。于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会长为黄兴,副会长为教仁、刘揆一、秦毓鎏等人。

成立背景是在光绪二十九年5月即1903年5月,军国民教育会的“运动员”黄兴从日本回国,进行革命活动。1903年11月4日黄兴以庆祝自己30岁生日为名,邀集刘揆一、宋教仁、章士钊等,在长沙西区保甲局巷彭渊恂家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组织反清革命团体,取名华兴会。会员达数百人,多属知识分子。宗旨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方略为湖南发难,各省响应,“直捣幽燕”。

组织简介

1903年11月4日,是革命党人黄兴30岁生日,在寿宴上,商定建立反清革命组织华兴会,推黄兴为会长。拟定华兴会在长沙联升街设立机关,为了避免官方的注意,这个机关对外是“兴办实业”的“华兴公司”,华兴会的骨干都是公司的股东,入会者均称“入股”,股票即为会员证。会员通讯也都用商号作为化名。华兴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又与会党首领马福益建立同仇会作为联络会党的组织,准备11月在长沙起义。华兴会的首次武装起义就此流产。次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会员相继加入,华兴会遂停止活动。

组织纲领

华兴会没有留下政治纲领性件,但从事后各种记载中表明,其主张主要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国民革命”。黄兴在与周震鳞等印发《血泪书》中号召“凡属炎黄种子,急宜奋起图存,誓驱鞑虏出关;否则瓜分之日立至”。而就华兴会主要领导人宋教仁、陈天华、杨笃生、章士钊等人当时思想言论来看,也都显露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倾

主要活动

1904年初,黄兴亲赴湘潭,会见洪江会首领马福益,商洽起义计划。相约当年11月16日慈禧太后七十岁生日“万寿”前,于长沙皇殿埋置炸药,炸毙来行礼的湘省大吏,乘机起事。随即派宋教仁、胡瑛赴鄂,设华兴会支部于武昌;派陈天华、姚宏业赴赣,游说防营统领廖名缙届时响应;派周维桢赴四川联络会党。同时,杨笃生、章士钊在上海设爱国协会,作华兴会外围;两湖留日学生刘道一田桐等组织新华会,拟相机回国参与华兴会起义。湖北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成立后,黄兴亲往联系,商定湘省发难,湖北响应。稍后,又设同仇会,专门负责结纳会党;更在长沙小吴门正街设东文讲习所,借教授日语、算学为名,作为培训会员和秘密联系据点。各方联络工作,日益频繁。

九月初,华兴会起义计划泄露,湖南官厅即着手戒备。至中旬,长沙城厢内外差弁密布,搜查起义据点,缉捕首事诸人。黄兴化装逃离长沙,抵上海,旋赴日本。宋教仁、陈天华、刘揆一等也相继东渡。马福益逃他省以图再起,次年在萍乡被捕,解长沙遇害。

1905年夏,孙中山到日本,会见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商洽联合组织全国性的革命团体。在中国同盟会筹备期间和成立以后,华兴会员绝大多数先后加盟入会;不少人成为中国同盟会的领导骨干。

历史作用

华兴会的成立和起事,推动了两湖革命运动的勃起,并对中国同盟会的组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了一大批进度青年,是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后世影响

黄兴所领导的华兴会存在的时间虽不长,但其影响却十分深远。华兴会是中国内地建立的第一个地域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她推动了内地其他革命团体的建立,为全国统一的民主革命政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682年2月15日:顾炎武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本名顾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为国子监生,加入复社。清兵入关后,先后依托于弘光政权、佥都御史

  • 环天顶弧的形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环天顶弧(英语:circumzenithal arc或circumzenith arc,缩写:CZA)或称布拉维弧(Bravais'arc),是一种在外观上类似彩虹的光学现象;但它的形成是太阳光从水平方向通过冰晶(一般位于卷云内)后折射而形成,而非雨滴。概要环天顶弧形成于和太阳同一侧的天空,并且以不

  • 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李鸿章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

  • 冰蝴蝶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冰蝴蝶是一种自然景观,出现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间。现象描述在温度、湿度、风力、风向合适时,在山间的枯草或是灌木丛上会结出如同“蝴蝶”一样的纤薄冰片,很像蝴蝶在其中翩翩起舞,因此被称为“冰蝴蝶”。近,各地频现的“冰蝴蝶”让热爱大自然的人非常欣喜,冰清玉洁十分美丽,尤其是它们的随机性,吊足了人们的好

  • 宋朝皇帝为何子嗣不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宋朝是继唐朝之后的又一个盛世王朝,他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行军之中被拥戴为皇帝,而这个阴差阳错的过程本来就让赵匡胤十分突然,所以宋朝的建立一直是一种以文为重,武功次之的状态。特别是到太祖太宗皇帝接连逝去以后的宋朝皇帝更是如此,一个个不仅短命,更是连子孙数量也是远逊于千代,那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究竟为何,今

  • 鞭炮的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鞭炮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

  • 古代士兵的铠甲是什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典籍中,常用“带甲十万”形容国家的强盛。《唐律疏议》、《宋刑统》《大元通制》、《大明律》等法典,秉承着“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的原则,突显出盔甲比进攻性武器更为可观的价值。盔甲这么重要,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皮甲皮甲因造价低廉、质地坚韧、易于加工、原材料获取便利等优点,它的使用跨度从殷商到清

  • 脍炙原本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蚂蚁庄园脍炙原本指的是什么?人们常用“脍炙人口”比喻诗文广受好评,其中“脍炙”原本指的是?选项:A:两种肉B:赞美的语言正确答案:两种肉答案解析: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烤肉。脍和炙都是指人们爱吃的食物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出处:出自五代·王

  • 白色大熊猫有什么特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白色大熊猫,在陕西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共有五次发现白色大熊猫。据陕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陕西大事辑要(1948-1990)》725页载,最早在秦岭南坡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白色大熊猫的时间是1990年11月15日。那只大熊猫体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从耳朵、肩胛到整个胸脯,均为白色,堪称“宝中之宝”。

  • 白色大熊猫为什么是白色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白色大熊猫,确为世界罕见。它们的发现,打破了熊猫研究史上“单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间)的说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这样,已知的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黑白色、棕白色、白色。据专家分析,根据照片上这些外部特征,可以判断该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白化”现象虽然罕见,但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发现历程最早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