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六国"之一:前赵的历史发展

"十六国"之一:前赵的历史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50 更新时间:2023/12/6 11:20:16

前赵(304-329),亦称汉赵,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十六国"之一,是西晋晚期由匈奴人建立的政权。

公元319年赵国分裂为二赵:关中的刘氏"赵帝"和关东的石氏"赵王"两个独立政权。史家为加以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国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国,即将稍前的(屠各)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国称为后赵。

304年十一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北 )即汉王位,改元元熙,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汉国(匈奴汉国)。 308年十月,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309年迁都平阳。310年病卒。长子刘和即位,后庶弟刘聪弑篡。316年晋愍帝降汉,西晋亡。

318年七月,刘聪(汉昭武帝)死,其太子刘粲继立,八月靳准发动平阳政变杀粲。镇守长安的汉中山王刘曜发兵攻靳准。十月刘曜军行至赤壁(今山西河津市西北的赤石川),即位称帝,改元光初,次年改国号为赵(前赵)。

之后石勒反刘而自称赵王(后赵),前赵丧失东土,赵帝刘曜独存西境。此后刘曜、石勒常相攻伐。由于刘曜在关中地区对各民族采取高压政策,加上治国无方,一味征战,国势日颓,石勒则控制了河北广大地区。 公元328年,二赵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饮酒过量,兵败被擒,前赵主力被消灭。

329年,后赵军乘胜西进,前赵太子刘熙弃长安而奔于上邽[guī](今甘肃天水)。九月,后赵石虎攻克上邽,杀刘熙及其文武百官,前赵亡。前赵5主15年,后赵2主11年。一说汉赵传3世5主,凡二十六年。

永兴元年(汉元熙元年,304)十一月(也有系于"十月"的),刘渊从离石 迁于左国城(也在离石县),来归附的胡、晋人很多。为争得胡人政权的合理性,刘渊以"兄亡弟绍"复汉为名义,筑坛于南郊即汉王位,大赦境内,改晋永兴元年为元熙元年,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政权。同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立其妻呼延氏为王后。置百官,以刘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刘宏为太尉,其余拜授各有差。

304年十二月,晋并州刺史司马腾遣兵攻汉,双方大战于大陵(今山西省文水北),刘渊大胜,并遣刘曜等攻取上党、太原、西河各郡县。当时在青、徐二州的王弥,魏郡的汲桑、石勒,上郡四部鲜卑陆逐延,氐族酋长单征等人均拥刘渊为共主。刘渊命王弥、石勒等人攻取河北各郡县,并一度攻入西晋的重镇许昌,其兵锋进抵至西晋的首都洛阳城下。

永嘉二年(汉永凤元年,308)十月甲戌,刘渊在左国城正式称帝,国号仍为汉,大赦境内,改年号为永凤。以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封梁王,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封陈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封雁州郡公(?),宗室以亲疏为等,悉封郡县王,异姓以勋谋为差,皆封郡县公侯。

309年正月,太史令鲜于修之对汉主刘渊说:"不出三年,一定能攻克洛阳,蒲子地形崎岖,难以在这儿长久安居,平阳的天象正好昌盛,请把都城迁到那里。"刘渊采纳其建议,迁都平阳。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河瑞。

四月,晋左积弩将军朱诞投奔了汉国,详尽陈述洛阳守备薄弱的现状,并劝刘渊趁机发兵攻打。于是,命朱诞为前锋都督,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统军攻克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北),接着刘景又与晋将王堪战于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又将其击败,而后下令将三万多男女投入黄河淹死。刘渊得之此事后愤怒地说:"景何面复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细民何罪!"降刘景为平虏将军。

又派遣四子刘聪进攻包围洛阳。同年夏季,刘渊以王弥担任侍中、都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青州牧,与楚王刘聪合兵进攻壶关,以石勒担任前锋都督。刘琨派遣护军黄肃、韩述救援壶关,刘聪在西涧打败韩述,石勒在封田打败黄肃,将两人都杀了。晋太傅司马越派遣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超带兵抵御刘聪等人。王旷军渡过黄河后,想长驱向前,施融反对说:"对方凭据险要、抄小路出击,我军虽有数万,仍是孤军受敌。应暂且以河水当作屏障等待形势的转变,再谋划攻击对方。"王旷听了发怒地说:"君欲沮众邪!"施融退帐外,说:"对方善于用兵,王旷却不懂战场情势,我等今日死定了!"王旷等人翻越太行山与刘聪遭遇,激战于长平地带,王旷所部大败,施融、曹超都战死。刘聪趁势攻陷屯留、长子,斩敌一万九千。上党太守庞淳献壶关而降。晋并州刺史刘琨以都尉张倚遥领上党太守,屯据襄垣。

刘曜生有九子,均被封王:刘熙封皇太子,刘袭封长乐王,刘阐封太原王;刘冲封淮南王,刘敞封齐王,刘高封鲁王,刘徽封楚王,刘俭封临海王,刘胤封世子、永安王,后改封南阳王。

石勒让刘曜写信令其子刘熙投降。刘曜给刘熙的信中却令熙"与大臣匡维社稷,勿以吾易意也。"石勒遂杀刘曜。

咸和四年(赵光初十二年,329)正月,前赵太子熙获知了皇父刘曜被擒的军报,大为恐惧,与南阳王刘胤商议,准备向西据守秦州。尚书胡勋说:"如今虽丧失君王,国土仍然完整,将士也未叛离,暂且应当集中力量抵御敌军。力有不支时再逃也不晚。"刘胤发怒,认为这是扰乱军心,竟将他斩首,随即率文武百官

逃奔上邽(时属秦州天水郡,今甘肃天水)。各地方军事长官也都放弃原本镇守的城池跟从,关中顿时大乱。将军蒋英、辛恕拥有士众数十万人据守长安,派使者向后赵请降,后赵方面派石生率驻守洛阳军士奔赴长安。

后赵军从洛阳挥师入关,攻占了长安,到了八月,南阳王、大单于刘胤帅数万人马从上邽发兵长安。胤军驻扎于仲桥;后赵石生婴城自守,石虎帅二万骑前往救援。九月,后赵大军大破赵兵于义渠,胤逃回上邽。石虎军一举击溃上邽守卒,活捉前赵太子刘熙、南阳王刘胤等王侯将相、文武百官三千多人,全部杀害。又在洛阳坑害五千多五郡屠各人。匈奴刘氏经此劫难,损失惨重,宗族势力几不存。

标签: 前赵十六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怎么死的?烛光斧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北宋,赵匡胤,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不过在他成为皇帝之后没过多久。他就离奇的死亡。所以后世很多人都非常疑惑。到底谁才能够干掉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皇帝呢?而他的死亡也成为了大宋的冤案。而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桩冤案。其实赵匡胤之死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当中讲述的是赵匡胤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婆。有一次他在征战胜利

  • 李渊想立宇文昭仪为皇后,她为什么拒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宇文昭仪,唐朝,历史解密

    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唐朝第一位正式的皇后,就是李世民的老婆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在此之前,虽然李世民的母亲和奶奶、曾祖母都有皇后的名分,但是都是追封的。李渊是大唐开国皇帝,他只追封了李世民的生母窦氏为太穆皇后。李渊称帝之后只有一个追封的亡妻皇后,没有立正式的皇后,这不是由于李渊痴情怀念亡妻窦氏,

  • 揭秘:刘邦的“狐朋狗友”为什么都是治国大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古代帝王大多是传承皇室基业,即使是开国帝王也多是有名门世家支撑,鲜少有出身低微之人。但在中国史上,确实有两代赫赫有名的帝王来自乡野,一为朱元璋,二则是刘邦。他们能登上帝位,也多仰仗手下扶持。单就刘邦而言,他幼时结交的“狐朋狗友”几乎都有治国大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刘邦旧时好友,可能学疏才浅,但追随

  • 周王室用晋国来抵御犬戎,它趁机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国,春秋,历史解密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虽然在战国的时候,曾经强大的晋国早已经四分五裂,但是春秋时期的晋国是毋庸置疑的超级大国,它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就像现在的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一样。自从周王室衰败之后,各个诸侯国就相继崛起,在接下来的将近300年时间里晋国始终处于领先的地

  • 被称为祖徕先生:石介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石介,宋朝,历史解密

    石介,字守道,北宋初期教育家、学者、文学家,充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因他曾在家乡的祖徕山下从事著述讲学,故人们称他为祖徕先生。石介的父亲石丙曾做过太常博士。他自幼勤奋好学。长大后外出游学,在应天府学学习期间,生活非常艰苦,吃不上菜,有时连口粮也不宽裕,但他仍安之若素,是当时府学中最用功的学生。

  • 多尔衮占据京师后都干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尔衮,清朝,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下旬,闯军占领京师的消息传至盛京,多尔衮立刻召集满汉大臣商讨对策,以英亲王阿济格为首的八旗保守派和以范文程为代表的汉大臣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阿济格一派认为八旗军数次入关都未能攻克大明京师,而闯军却能在几日内将其占领,可见闯军战力之强悍,所以应该避其锋芒、按兵不动,坐观闯军和

  • 皇帝问穆斯林为何还不动手尽诛异教徒,他却说时机未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穆斯林,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元朝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权者为笼络人心,实行较为宽和和包容的宗教政策。因此,有元一代,在中原大地上,各种宗教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当然了,在忽必烈时代,有一个宗教是为当权者所嫉恨和打压的,它就是伊斯兰教。元初,有好多中亚、西亚的穆斯林来中国经商,他们在繁荣

  •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的子女下场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秦始皇,历史解密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的子女下场都是什么?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皇帝,他的功绩与战绩堪称传奇,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中国人口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就

  •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进士,状元,历史解密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

  • 蜀国宰相诸葛亮,真的算得上是个清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本来是一个躬耕南阳的隐士,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从此开始了报答知遇之恩生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隆中对》战略,并以此为蓝本,开始联合东吴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收割荆州,进入益州,夺权汉中,开创了霸业。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