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治封禅泰山,武则天为何大力支持?

李治封禅泰山,武则天为何大力支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07 更新时间:2023/12/6 2:58:54

李治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位封禅泰山的皇帝,在他之前封禅泰山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的赢政,还有驱逐匈奴的汉武帝刘彻,以及中兴汉室的汉光武帝刘秀。李治与他们相比,似乎显得不够分量。而且他的父亲李世民了贞观之治,开创了大唐盛世,虽然也有大臣们建议封禅泰山,李世民都拒绝了。那么李治为什么没有拒绝封禅泰山呢?

封禅泰山确实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只有那些建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们,才有自信去封禅泰山,而且还不能自己主动去,必得大臣们力劝才去。李治之所以最后答应去封禅泰山,一方面,他心里还是有底气的,毕竟当时国家长治久安,人们安居乐业,经济非常繁荣,而且在他的统治下,收服了高丽,这是在他父亲的时候都没有完成的大业。另外一方面,也是下面人力劝的结果。

李治手下的大臣们对封禅泰山一事是非常积极的,除了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之外,一般封禅泰山这样的大事,对每个人都会有点好处,皇帝会大赦天下,文武官员会涨工资,受提拔。所以群臣们总是找机会就劝说李治,吹棒李治,时间一久,李治也就动了心思。

而最关键的还是武则天吹的枕头风。武则天何以最支持李治封禅泰山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武则天是一个非常喜欢排场的人,最能抓住一些抛头露面的机会而大显身手,封禅泰山这样百年不遇的大事,她肯定非常积极。第二,历史上,封禅这样的活动一直是男人们唱主角,女人们只是旁观者,而武则天则不然,任何活动她都想参与其中,唱主角,何况封禅泰山这样的盛况,所以武则天早就谋算好了,自己一定要争取参与献祭的活动。第三,当年太宗李世民在世的时候,武则天还是一个才人,身份地位比较低下,那时候,她就知道封禅泰山这样的活动,当李世民被大臣们上书请求封禅泰山的时候,武则天就已经满怀幻想,想亲自体验一把这样的盛况,可惜当时她人微言轻,不能去劝说太宗答应封禅。

而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对于唐高宗李治,她完全有能力去说服,所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她立即大力劝说高宗李治答应群臣的请求,并很快安排好封禅的时间,积极推进封禅的进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标签: 李治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人的辫子多久洗一次?怎么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好像只有女人是长头发,但是在清朝,男人也都是要留着辫子的,不留辫子的反而会被认为是乱党,但是小编一直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他们的辫子这么长,多长时间洗一次头呀当时清朝人的长辫使得西洋人非常好奇,当时的英国传教士就在书中记录了关于清朝长辫的事情。在晚清的时候,西洋文化就渗透到了我国,所以很多思想

  • 大龄女青年进宫后被宠上了天,她去世后皇帝也不想活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英雄难过美人关”好像是1个众人皆知的客观事实。在历史上的很多大事件通常也都和英雄人物漂亮美女的坎坷感情故事密切相关,例如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但是,和平常人对比,做为封建王朝最大君主的皇上在情感层面就看起来甚为冷酷了,因而民俗也总有了“无情最是帝王家”的叫法。当然,皇帝也是人,同样

  • 【二十四孝故事】尝粪忧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尝粪忧心,历史解密

    诗曰:到县未旬日,春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庾黔娄,字子贞,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他的母亲早逝,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始终坚持刻苦求学,终于考取了功名,被任命为孱陵县令。庾黔娄前往孱陵县就职,而他的父亲则坚持留在老家。赴任不满十天,他忽然感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

  • 晁盖打曾头市之前,宋江是什么样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晁盖跟宋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晁盖在曾头市中箭身亡一节是《水浒传》中历来争议最多的,宋江在这一节表现有些反常,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作者施耐庵通过这种深文曲笔,写出了宋江在晁盖中箭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读来让人感慨万千。但是宋江的态度没有直接体现出来,而是隐藏在字里

  • 揭秘:门阀制度为什么只在东晋兴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门阀制度,晋朝,历史解密

    东晋门阀制度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兴起源自曹丕设置的九品中正制,在九品中正制下,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制于世家大族,形成了与世家大族共治天下的局面。今天要讲的,便是门阀制度的兴起与由来。早在东周时期,周朝崩溃之后,其分封制也随之崩溃,但是宗法制却保留了下来,并且形成了中国基本的政治结构

  • 项羽乌江自刎真的是因为懦弱吗?是什么让他不愿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项羽,历史解密

    项羽乌江自刎真的是因为懦弱吗?是什么让他不愿东山再起?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乱世造英雄,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说到项羽,大家都会想到他的英雄事迹,同时也会想到一句话: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发生在项羽身上的历史故事数不胜数,一曲《霸王别姬》不知道湿润了千百年来多少人的眼睛,面对四面楚歌,

  • 都说虎毒不食子,然而他却因食子肉终成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史上的周文王那是赫赫有名,他出身名门,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好读书,小小年纪便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长大以后更是以社稷民生为己任,性情和顺、待人诚恳,很受当时百姓的爱戴。之前小编已经写过这姬昌和鬼候、鄂候被同时封为商朝叁公,但是鬼候和鄂候都因鬼候献女一事,被商纣王残忍杀害,并且将他们的肉做成肉饼分发给

  • 为什么齐国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崛起的 一跃成为诸侯中的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武王,齐国,历史解密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对宗室子弟和开国功臣们进行大肆分封,据史书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也就是说,周武王分封出七十一个国家出来。齐国当时分得的是边远地区营丘,土地也很贫瘠,人口很少。为何却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一跃成为诸侯中的老大呢?齐国的开国国君,大家都是的,是著名的姜太公吕尚。(武王分封)当时,

  • 晋厉公有何历史功绩?关于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厉公,春秋,历史解密

    “灵公既弑,其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作。”这是太史公司马迁对晋厉公这位春秋晋国国君的评价。司马贞对晋厉公也有评价“灵既丧德,厉亦无防。四卿侵侮。晋祚遽亡。”春秋时期下的晋国是一方霸主,长达百年处于周王朝领导下的领先的诸侯强国的地位,而晋厉公正是这样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晋国在晋文公时期开始

  • 一代天骄拓跋珪最后竟死在自己儿子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拓跋珪,北魏,历史解密

    拓跋珪十五岁复国,在打败后燕,夺取河北时,他也只有二十七岁,是五胡南北朝时期不可多得的少年英主。拓跋珪得志之后,安安稳稳的享受着天子的无上尊荣,不过在家天下时代,拓跋珪除了自己享受,还要考虑下一代人接班的问题。虽然他年纪轻轻,但万事总要有个预备,谁知道自己能活到哪一天?拓跋珪一共生了十个儿子,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