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晁盖打曾头市之前,宋江是什么样的态度?

晁盖打曾头市之前,宋江是什么样的态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07 更新时间:2024/1/2 16:28:17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晁盖跟宋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晁盖在曾头市中箭身亡一节是《水浒传》中历来争议最多的,宋江在这一节表现有些反常,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作者施耐庵通过这种深文曲笔,写出了宋江在晁盖中箭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读来让人感慨万千。但是宋江的态度没有直接体现出来,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读者细细品读。

古时候,行军打仗前如果发生了不祥的征兆,是非常忌讳的。晁盖攻打曾头市行兵之前就发生了一件不祥的事情,风把旗杆给吹折了。风吹折旗杆按说是极其不利了,但是居然只有吴用一个人站出来劝晁盖不要出征了。往日里,晁盖只要说自己要下山打仗,宋江必然是第一个站出来说,“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替哥哥走一遭”,这一回,宋江居然一句话也没有说。宋江难道不知道风吹折旗杆是不吉祥的征兆吗,那么他为什么居然不说话,宋江不说话是大有深意的,大有任凭晁盖自生自灭的意思。此时的吴用其实已经将自己的目光焦点看在了宋江身上,但晁盖这边,毕竟是多年的老相识,老朋友,看见晁盖临行前旗杆折断,吴用还是忍不住提了一个建议,至于晁盖不听,那就没办法了。

此时的宋江,已经把晁盖架空多时了,但是梁山的表面上的主人依旧还是晁盖。可是晁盖的实际权力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就连晁盖自己中箭之后,也才有自己早期的几个弟兄,阮氏三雄、刘唐白胜死命来救,其余的人对营救晁盖很不积极。甚至他们都在商量,是不是等宋江的撤军命令下达之后再撤退,对晁盖的生命安全没有太放在心上。

送走晁盖之后,宋江回到山寨,秘密把戴宗叫过来,让他去打探晁盖的消息。让戴宗秘密探消息,其实这件事看读者怎么理解,从哪一个方面理解。派出戴宗去探消息没什么问题,可是宋江为什么偏偏要等回到山寨才安排这件事呢?要等左右没人了才秘密安排这件事。并且戴宗探消息究竟探出什么了没有,他把探到的消息报告给谁了,他究竟想要探什么消息?是探晁盖的消息,还是探曾头市的消息,不清楚,书中也没有写到。

戴宗是探消息的高手,人虽然不够精细,但是速度飞快,路上不耽搁事。戴宗的速度恐怕要先于晁盖等人到达曾头市,他在曾头市戴宗究竟干什么了。细心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后文宋江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也派了戴宗去探消息,但是戴宗第二次回来依旧几乎什么也没探到,甚至怎么进曾头市都不知道。按说戴宗已经两次去探曾头市消息了,居然还是探得这么个情况。不知道是戴宗探消息水平低呢,还是第一次探消息没认真把心思放在曾头市上。人家时迁探消息,连曾头市每一个小细节都清清楚楚,甚至都有作战建议,戴宗的水平离时迁差这么远吗?很明显戴宗第一次探消息的重点没有放在曾头市。

看着晁盖在梁山泊尴尬的地位,连读者都为他不平,晁盖自己也感觉到了,所以在立遗嘱的时候,首先对宋江说不要怪我。然后立下遗言限制宋江,可惜宋江的影响力在梁山已经根深蒂固,晁盖已经无法撼动了,也无法阻止他成为梁山一把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门阀制度为什么只在东晋兴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门阀制度,晋朝,历史解密

    东晋门阀制度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兴起源自曹丕设置的九品中正制,在九品中正制下,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制于世家大族,形成了与世家大族共治天下的局面。今天要讲的,便是门阀制度的兴起与由来。早在东周时期,周朝崩溃之后,其分封制也随之崩溃,但是宗法制却保留了下来,并且形成了中国基本的政治结构

  • 项羽乌江自刎真的是因为懦弱吗?是什么让他不愿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项羽,历史解密

    项羽乌江自刎真的是因为懦弱吗?是什么让他不愿东山再起?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乱世造英雄,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说到项羽,大家都会想到他的英雄事迹,同时也会想到一句话: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发生在项羽身上的历史故事数不胜数,一曲《霸王别姬》不知道湿润了千百年来多少人的眼睛,面对四面楚歌,

  • 都说虎毒不食子,然而他却因食子肉终成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史上的周文王那是赫赫有名,他出身名门,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好读书,小小年纪便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长大以后更是以社稷民生为己任,性情和顺、待人诚恳,很受当时百姓的爱戴。之前小编已经写过这姬昌和鬼候、鄂候被同时封为商朝叁公,但是鬼候和鄂候都因鬼候献女一事,被商纣王残忍杀害,并且将他们的肉做成肉饼分发给

  • 为什么齐国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崛起的 一跃成为诸侯中的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武王,齐国,历史解密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对宗室子弟和开国功臣们进行大肆分封,据史书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也就是说,周武王分封出七十一个国家出来。齐国当时分得的是边远地区营丘,土地也很贫瘠,人口很少。为何却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一跃成为诸侯中的老大呢?齐国的开国国君,大家都是的,是著名的姜太公吕尚。(武王分封)当时,

  • 晋厉公有何历史功绩?关于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厉公,春秋,历史解密

    “灵公既弑,其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作。”这是太史公司马迁对晋厉公这位春秋晋国国君的评价。司马贞对晋厉公也有评价“灵既丧德,厉亦无防。四卿侵侮。晋祚遽亡。”春秋时期下的晋国是一方霸主,长达百年处于周王朝领导下的领先的诸侯强国的地位,而晋厉公正是这样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晋国在晋文公时期开始

  • 一代天骄拓跋珪最后竟死在自己儿子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拓跋珪,北魏,历史解密

    拓跋珪十五岁复国,在打败后燕,夺取河北时,他也只有二十七岁,是五胡南北朝时期不可多得的少年英主。拓跋珪得志之后,安安稳稳的享受着天子的无上尊荣,不过在家天下时代,拓跋珪除了自己享受,还要考虑下一代人接班的问题。虽然他年纪轻轻,但万事总要有个预备,谁知道自己能活到哪一天?拓跋珪一共生了十个儿子,有两个

  • 鲁智深最好的朋友是谁?为何说是史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鲁智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很多看过《水浒传》电视剧的人想当然认为鲁智深最好的朋友是林冲,认为鲁智深和林冲是生死之交。其实,仔细分析原著,在林冲的内心中一直是不太能瞧得起鲁智深的,鲁智深后来对林冲也没有了之前的热情,上梁山后,对林冲的态度也比较冷淡,直接称呼林冲为教头,

  • 烛之武退秦师,靠的不是巧舌如簧,而是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烛之武退秦师,历史解密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联合秦穆公攻打郑国,理由嘛,是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是楚国的小弟。其实想象一下,晋文公当年流亡在外的时候,是何等的狼狈,何等的不堪,人家看不起他甚至取笑他不是很正常吗。秦穆公也很无奈,按辈分上来说,晋文公还得叫他一声老丈人,毕竟晋文公的夫人,就是大老婆,那可是秦穆公的女儿,没

  • "十六国"之一:前赵的历史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前赵,十六国,历史解密

    前赵(304-329),亦称汉赵,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十六国"之一,是西晋晚期由匈奴人建立的政权。公元319年赵国分裂为二赵:关中的刘氏"赵帝"和关东的石氏"赵王"两个独立政权。史家为加以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国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国,即将稍前的(屠各)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国称为后赵。304

  • 赵匡胤怎么死的?烛光斧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北宋,赵匡胤,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不过在他成为皇帝之后没过多久。他就离奇的死亡。所以后世很多人都非常疑惑。到底谁才能够干掉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皇帝呢?而他的死亡也成为了大宋的冤案。而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桩冤案。其实赵匡胤之死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当中讲述的是赵匡胤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婆。有一次他在征战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