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门阀制度为什么只在东晋兴盛?

揭秘:门阀制度为什么只在东晋兴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07 更新时间:2023/12/9 15:17:22

东晋门阀制度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兴起源自曹丕设置的九品中正制,在九品中正制下,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制于世家大族,形成了与世家大族共治天下的局面。今天要讲的,便是门阀制度的兴起与由来。早在东周时期,周朝崩溃之后,其分封制也随之崩溃,但是宗法制却保留了下来,并且形成了中国基本的政治结构,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虽然分封制已濒临崩溃,但是宗法制是没有国界的,它与当时的政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牢不可分的力量,而世家大族无论发展的势力有多大,但其依托的根本还是宗法制。

早在西汉初期,虽然六国崩溃,秦国被灭,但是凭依着宗法制兴起的世家大族的势力逐渐扩大,在当地拥有许多土地,宗族对土地与劳动者的占有,使得经济进一步发展,他们占有的土地越多,也就意味着小农经济破产得越多,这终将会危及到自己的统治,因此西汉打击豪强,东汉实行度田制。

总体来说,两汉时期世家大族总是在皇权的控制下的,皇帝对于世家大族是打压兼用,使他们在朝中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职务。世家大族对于皇权的统治也是支持拥立的,当然这只是在皇权强盛的时候,皇权式微,他们着力于匡扶社稷,然而一旦皇权完全衰弱,他们便欲取而代之,只是这种取而代之的愿望比较隐秘罢了。

东晋时期,门阀制度大盛,朝中中正官被世家大族所把控,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尤其以琅琊氏、颖川庚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五族为核心,权力在上层不断变动。世家大族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具备了与皇族平起平坐的权力,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之言。

而世家大族除了政治上获得优势之外,还有经济上的支撑,这也是门阀制度形成的最重要根基。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土地劳动力是保证他们富足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土地是经过长期经营而来,在永嘉之乱中,虽然有许多世家大族跟随南渡,但也有许多在当地根基深厚的大族不愿南下,侨姓士族南下,不免与当地士族发生冲突,在皇权的支持下,他们快速发展自己的势力,各家士族都求田问舍,经营自己的产业,他们占据山川以及耕地,同时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为自己服务。

此时从北方南渡的流民就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流民初下江南,根基未稳,同时又没有受到江左政权的太多泽被,因此不得不依附于世家大族,而这些流民因为胡人丧失家园,不得不南下迁徙,因此也常被编入军队,成为抗击北方的一股力量。

当然,世家大族与东晋朝廷之间依然存在着矛盾,双方的斗争从未停止,朝廷既依赖于世家大族,同时又想要完全凌驾于世家大族之上,这构成了政治上的矛盾,而从经济上来说,世家大族占山掠泽,以此为凭依发展自身,并且暗夺了许多人口为自己服务,他们吞并土地,使得自耕农日益减少,而东晋朝廷所仰赖的便是自耕农的赋税,这又构成了经济上的矛盾。东晋时期,玄学大盛,以空虚为心的玄学为众多世家大族上层人物所青睐,形成了一股放浪形骸的风气,这与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观念相矛盾,这是化上的矛盾。在这三重矛盾下,皇权与世家大族之间冲突不断,东晋朝廷借由提拔寒族,打压士族逐渐夺回了皇权,后来又因为军权掌握在寒族手中,最终形成了动乱,打破了东晋的平衡局面,从此进入南北朝时期。

标签: 门阀制度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乌江自刎真的是因为懦弱吗?是什么让他不愿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项羽,历史解密

    项羽乌江自刎真的是因为懦弱吗?是什么让他不愿东山再起?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乱世造英雄,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说到项羽,大家都会想到他的英雄事迹,同时也会想到一句话: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发生在项羽身上的历史故事数不胜数,一曲《霸王别姬》不知道湿润了千百年来多少人的眼睛,面对四面楚歌,

  • 都说虎毒不食子,然而他却因食子肉终成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史上的周文王那是赫赫有名,他出身名门,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好读书,小小年纪便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长大以后更是以社稷民生为己任,性情和顺、待人诚恳,很受当时百姓的爱戴。之前小编已经写过这姬昌和鬼候、鄂候被同时封为商朝叁公,但是鬼候和鄂候都因鬼候献女一事,被商纣王残忍杀害,并且将他们的肉做成肉饼分发给

  • 为什么齐国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崛起的 一跃成为诸侯中的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武王,齐国,历史解密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对宗室子弟和开国功臣们进行大肆分封,据史书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也就是说,周武王分封出七十一个国家出来。齐国当时分得的是边远地区营丘,土地也很贫瘠,人口很少。为何却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一跃成为诸侯中的老大呢?齐国的开国国君,大家都是的,是著名的姜太公吕尚。(武王分封)当时,

  • 晋厉公有何历史功绩?关于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厉公,春秋,历史解密

    “灵公既弑,其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作。”这是太史公司马迁对晋厉公这位春秋晋国国君的评价。司马贞对晋厉公也有评价“灵既丧德,厉亦无防。四卿侵侮。晋祚遽亡。”春秋时期下的晋国是一方霸主,长达百年处于周王朝领导下的领先的诸侯强国的地位,而晋厉公正是这样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晋国在晋文公时期开始

  • 一代天骄拓跋珪最后竟死在自己儿子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拓跋珪,北魏,历史解密

    拓跋珪十五岁复国,在打败后燕,夺取河北时,他也只有二十七岁,是五胡南北朝时期不可多得的少年英主。拓跋珪得志之后,安安稳稳的享受着天子的无上尊荣,不过在家天下时代,拓跋珪除了自己享受,还要考虑下一代人接班的问题。虽然他年纪轻轻,但万事总要有个预备,谁知道自己能活到哪一天?拓跋珪一共生了十个儿子,有两个

  • 鲁智深最好的朋友是谁?为何说是史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鲁智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很多看过《水浒传》电视剧的人想当然认为鲁智深最好的朋友是林冲,认为鲁智深和林冲是生死之交。其实,仔细分析原著,在林冲的内心中一直是不太能瞧得起鲁智深的,鲁智深后来对林冲也没有了之前的热情,上梁山后,对林冲的态度也比较冷淡,直接称呼林冲为教头,

  • 烛之武退秦师,靠的不是巧舌如簧,而是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烛之武退秦师,历史解密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联合秦穆公攻打郑国,理由嘛,是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是楚国的小弟。其实想象一下,晋文公当年流亡在外的时候,是何等的狼狈,何等的不堪,人家看不起他甚至取笑他不是很正常吗。秦穆公也很无奈,按辈分上来说,晋文公还得叫他一声老丈人,毕竟晋文公的夫人,就是大老婆,那可是秦穆公的女儿,没

  • "十六国"之一:前赵的历史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前赵,十六国,历史解密

    前赵(304-329),亦称汉赵,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十六国"之一,是西晋晚期由匈奴人建立的政权。公元319年赵国分裂为二赵:关中的刘氏"赵帝"和关东的石氏"赵王"两个独立政权。史家为加以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国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国,即将稍前的(屠各)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国称为后赵。304

  • 赵匡胤怎么死的?烛光斧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北宋,赵匡胤,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不过在他成为皇帝之后没过多久。他就离奇的死亡。所以后世很多人都非常疑惑。到底谁才能够干掉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皇帝呢?而他的死亡也成为了大宋的冤案。而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桩冤案。其实赵匡胤之死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当中讲述的是赵匡胤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婆。有一次他在征战胜利

  • 李渊想立宇文昭仪为皇后,她为什么拒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宇文昭仪,唐朝,历史解密

    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唐朝第一位正式的皇后,就是李世民的老婆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在此之前,虽然李世民的母亲和奶奶、曾祖母都有皇后的名分,但是都是追封的。李渊是大唐开国皇帝,他只追封了李世民的生母窦氏为太穆皇后。李渊称帝之后只有一个追封的亡妻皇后,没有立正式的皇后,这不是由于李渊痴情怀念亡妻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