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3年02月0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1943年02月0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53 更新时间:2023/12/23 16:22:10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俄语: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битва,德语:Schlacht von Stalingrad;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而进行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湾。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苏联粮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产区。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重要资源。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纳粹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但斯大林格勒战役并没有让德军完全失去主动权(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库尔斯克战役才让德军完全失去主动权)。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以上,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会战评价

这场战争是残酷的,几乎是一场用鲜血堆积出来的胜利。虽然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果是好的,但它的过程鲜血淋漓得可怕。任一场战争,都不是几个大帅运筹帷幄的事,它一定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筑造的。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先后拿下了几个版图较小的国家,然而面对地府广阔的苏联,德军的进攻就显现出了吃力。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可以类比于日本对南京的攻打,它们对人民的屠杀都到了泯灭人性的地步。

斯大林格勒沦陷,然而这并不是战役的终结,而是另一场悲壮反击的开始。面对重重丧失的防御地,苏联集团军仍然没有放弃最后一丝抵抗的机会,他们在市区依然一栋楼一条街地反抗争夺着,这便是有名的巷战。市区被战火烧出了一片片废墟,苏军就是在这一片片废墟中躲避敌军的炮火,奋勇杀敌。在指挥官崔可夫的强力抵抗下,最终还是赢得了这场对斯大林和希特勒都相当重要的战争。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果取得胜利的虽是苏联红军,苏联的损失却仍要高于德军。失去了主动权的德国军,在后来的战役中一步步走向毁灭,为了守护家园的苏联人民也被永远载入了史册。这座城市仍被称为英雄城。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其军事上的主要原因是:战略企图与实力相脱节,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兵力部署分散,形不成进攻重点;后勤供应困难等。

会战影响

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格勒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苏联及其武装力量的国际威望,消灭了德军主力,大大减弱了法西斯的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不过它的心理意义远比军事意义大。

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以来德军第一次以一个集团军的形式受到歼灭,在这之前都只是有组织的退却,也打乱了德军在南部的部署,攻打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也因此差点受到歼灭,但这次战役并不是最后的转折,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次战役5个月后,当苏军像洪水般对德军发起大反攻的时候,一个人物的出现扭转了整个战局,德国三大装甲之父之一----曼斯坦因,以他传奇般的军事天赋,回敬给了苏联人一个属于他们的斯大林格勒,非具有戏剧性的,苏联反攻的前锋部队,又是一个第六集团军遭到完全彻底的歼灭,这年结束的时候,德军与苏军所把守的阵地和这年初的时候竟是惊人的一致,这是一段属于德国老兵们的记忆,很遗憾,因为政治的原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响不为许多人所知。

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在苏联上演一场为时7个多月的战争,这场大规模血腥味浓郁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次大规模的战役使前苏联和世界人民都对法西斯暴行痛恨之至。

会战意义

于二战来说,这样的战役是必定会被铭记的,因为德国自此开始失去战争主动权,而斯大林格勒战役带给人们的远不止这些。

苏军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大增。这场战争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控局面,所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真的是非常重大。纳粹德国东部战线上的主动权自此也永远的失去了。而兵力上的损耗也使得其开始方寸大乱,顾此失彼的战争形势迫使德军开始从苏联撤出。失去的国土苏联终于开始一步一步的收复,所以说最终能够收复国土是与这场战争密不可分的。而全世界人民也正是透过这场战争看到了希特勒们并不是无坚不摧的,让人民开始更加坚定反法西斯的道路。

所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就是打破局面,为取得胜利争得了最宝贵的机会。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全世界各国人民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可以说这场战争不仅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也给了纳粹德国当头一棒,让嚣的法西斯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让世界人民都不再觉得纳粹德国可怕。

纳粹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在此次战役后说道:“我们在斯大林格勒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兵力,这等于打断了我们在东线的脊梁骨。”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56年02月02日:土拨鼠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土拨鼠节(Groundhog Day),即公历2月2日,是北美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2月2日,美国和加拿大许多城市和村庄都会庆祝。自从1887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土拨鼠一直担负着预报时令的任务。根据传说,如果土拨鼠能看到它自己的影子,那么北美的冬天还有6个星期才会结束。如果它看不到影子,春天不久就会来

  • 1971年02月02日:《湿地公约》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为保护全球湿地以及湿地资源,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共同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湿地公约》确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是在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湖沼学或水文学方面具有独特的国际意义的湿地。《湿地公约》已经

  • 1997年02月02日:世界湿地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节日简介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这

  • 1394年02月01日:一休宗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一休宗纯(1394年2月1日-1481年)1394年正月初一生。是日本室町时代禅宗临济宗的著名奇僧,也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从小就很聪明。“一休”是他的号,“宗纯”是讳,通常被称作一休。乳名千菊丸,后来又名周建,别号狂云子、瞎驴、梦闺等。他于1481年12月12日(文明十三年11月21日)病故

  • 1851年02月01日:玛丽·雪莱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年8月30日—1851年2月1日),英国著名小说家、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的继室,因其1818年创作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人物生平玛丽·雪莱原名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葛德文,生于

  • 1931年02月01日:叶利钦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Бори́сНикола́евичЕ́льцин,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人,1931年2月1日出生于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1951年考入乌拉尔

  • 1958年02月01日: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组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是1958年2月1日由埃及与叙利亚合组的泛阿拉伯国家。原来的计划还包括伊拉克在内,但因为局势不稳定而未加入。1958年3月8日,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后来的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以合众的形式加入,整个联盟因此更名为“阿拉伯合众国”(United Arab States)。

  • 2003年02月0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名字由来哥伦比亚号的命名由来,是纪念凡尔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的大炮“哥伦比亚炮”。失事影响哥伦比亚号的失事使得航天飞机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物资这一主要作用也暂时被搁置,太空和军

  • 2012年02月01日:维斯瓦娃·辛波丝卡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年7月2日一2012年2月1日),波兰女作家,同时也是位杰出的翻译家,将许多优秀的法国诗歌翻译成波兰语,并于199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诗作被称为“具有不同寻常和坚韧不拔的纯洁性和力量”。有《一见钟情》,《呼唤雪人》等著作。她是第三

  • 1823年02月15日:李鸿章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李鸿章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