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59年03月16日:亚历山大·波波夫出生

1859年03月16日:亚历山大·波波夫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4/1/22 16:48:34

亚历山大·斯捷诺维奇·波波夫(АлександрСтепановичПопов1859年3月16日–1906年1月13日)俄国物理学家电工学家,无线电通信发明家,军事无线电通信的奠基人,名誉电学工程师(1900),俄国技术协会名誉会员(1901)。是研究电磁波的先驱。

1877年,18岁的波波夫考入彼得堡大学数学物理系,后又转学到森林学院。在那里,他研究出了用电线遥控炸药爆炸。研究成功以后,同学们都叫他“炸药专家”。

波波夫29岁那年,赫兹发现电磁波的消息传到俄国,他被强烈地吸引住了。他兴奋地说:“用我一生的精力去装设电灯,对广阔的俄罗斯来说,只不过照亮了很小的一角;要是我能指挥电磁波,就可以飞越整个世界!”第二年,波波夫就成功地重复了赫兹的实验。

在一次公开的讲演中,他提出了可以用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设想。1894年,波波夫制成了一台无线电接收机,他第一次在接收机上使用了天线。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根天线。

1892年毕业后留校在实验室工作,1893年到俄国海军喀琅施塔得鱼雷学校任教。波波夫于1894年发明了第一架无线电接收器,一个金属检波器,他善于使教学活动与科研工作相结合。起初从事直流电机的研究,后研究电磁现象,并设计了赫兹子辐射电磁波指示器,同助手们首次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信。经过实验,终于在1895年初创制了“电波测记仪”——无线电接收机。

1895年4月25日(5月7日),在彼得堡俄国物理化学会的物理分会上,波波夫宣读了论《金属屑同电振荡的关系》,并且表演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探测出发射机在约60米距离内发送的无线电信号。表演结束后,波波夫充满信心地说:“最后,我敢于表示这样一个希望,我的仪器在进一步改良以后,就能够凭借迅速的电振荡进行长距离通信”。几十年以后,这一天被定为“无线电发明日”。

波波夫的论文和表演被有关刊物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关注。7月将这个装置安装在圣彼得堡林学院的气象站中,几个月后发表了一篇论文说明这种装置可以接收人工震荡源的信号。后来,波波夫用电报机代替电铃,当做接受机的终端,这种装置就成了一台无线电发报机。

1896年3月24日在彼得堡物理学年会时,正式进行了用无线电传递莫尔斯电报码的表演,在场的观众有一千多人。表演的时候,接收机装设在物理学会会议大厅里,发射机放在附近森林学院的化学馆里。雷布金拍发信号,波波夫接收信号,通信距离是250米。物理学会分会会长佩特罗司赫夫基教授把接收到的电报字母逐一写在黑板上,最后得到的报文是:“海因里希·赫兹”。它表示波波夫对这位电磁波的发明者的崇敬。

这份电报虽然很短,只有几个字,它却是世界上第一份有明确内容的无线电报。这比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于1896年6月取得专利的装置要早。1897年春在喀琅施塔得港试验时,无线电通信距离达到600米,1897年夏在舰艇上试验时,已增至5公里。除从事无线电方面的研究外,他还于19世纪末成功地进行了伦琴射线的研究。

1898年他和俄国海军一起进行了10千米距离的海岸和军舰之间的通信实验,1899年实现了50千米通信。但由于马可尼先取得了专利,国际上一般认为是伽利尔摩·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通信,可是俄罗斯人一致尊波波夫为无线电发明人。

纪念

他的成就在俄国国内外赢得了高度评价,他发明的接收机于1900年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获得大金质奖章。1945年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高度赞誉其功绩,规定5月7日为无线电节,并设置了波波夫金质奖章,由苏联科学院授在无线电方面有卓越成就和发明的创造者。喀琅施塔得通信学校、高级海军无线电电子学校、敖德萨通信电工技术学院、中央通信博物馆、无线电工程学会、电子学学会和通信科学技术学会以及他在列宁格勒住过的一条街道,均以其名宇命名。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64年06月15日:77国集团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七十七国集团(Group of 77,G77),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1963年在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了一个《联合宣言》,当时称为“75国集团”。后来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

  • 1991年06月15日:皮纳图博火山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皮纳图博火山(Pinatubo)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经120.35°,北纬15.13°,海拔1486米。1991年6月15日的爆炸式大喷发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喷出了大量火山灰和火山碎屑流。火山喷发使山峰的高度大约降低了300米,并向平流层中喷射了两千万吨二氧化硫,进入平流层的二氧化硫

  • 1994年0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纽约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决定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发展历史家庭

  • 1941年03月16日: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1941年3月16日-2018年11月),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意大利导演、编剧、制作人。演艺经历1962年,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死神》,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64年,执导以意大利的帕尔马为背景的剧情片《革命前夕》。

  • 1695年04月13日:让·德·拉·封丹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让·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年7月8日-1695年4月13日)是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寓言诗人。他的作品经后人整理为《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主要著作有《寓言诗》

  • 2000年05月15日:碘缺乏病防治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5月5日)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卫

  • 2006年03月16日:谭江柏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谭江柏(1911年11月27日—2006年3月16日),生于广州,外号“谭铜头”,是中华民国在1930年代的国家代表队成员,曾于1936年代表中国队前往当时纳粹德国的首都柏林参加奥运足球赛。之后在香港曾效力东方甲组足球队,为香港著名歌星谭咏麟的父亲。获2003年第26届香港最佳足球明星选举的“球坛荣

  • 2001年0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上海合作组织(英语: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俄语:Шанхайскаяорганизация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简称上合组织(SCO、ШОС),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

  • 1743年04月13日:托马斯·杰斐逊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托马斯·杰斐逊(英语: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与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并称为美利坚开国三杰。除了政治事业外,杰斐逊同时也是农业学、园艺

  • 1901年04月13日:雅克·拉康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公元1901年4月13日—公元1981年9月9日),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出生和逝世于法国巴黎。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