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70年01月05日:马克斯·玻恩逝世

1970年01月05日:马克斯·玻恩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52 更新时间:2024/1/19 15:25:52

1970年1月5日,玻恩在哥廷根逝世。马克斯·玻恩(Max Born,1882年12月11日—1970年1月5日),男,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因对量子力学的基础性研究尤其是对波函数的统计学诠释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马克斯·玻恩1901年起在布雷斯劳、海德堡、苏黎世哥廷根等各所大学学习,先是法律和伦理学,后是数学、物理和天学。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1912年与西尔多·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关于空间点阵的动》的著名论文,从此开始了他以后几十年创立点阵理论的事业。1921年成为哥廷根大学物理系主任。1936年任爱丁堡大学教授,1937年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玻恩还是《哥廷根宣言》的签署人。

创立矩阵力学

1920年以后,玻恩对原子结构和它的理论进行了长期而系统的研究。那时,卢瑟福-玻尔的原子模型和有关电子能级的假设遇到了许多困难。因此,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4年提出了物质波假设,认为电子等微观粒子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1887—1961)创立了波动力学。同时,玻恩和海森伯、约尔丹等人用矩阵这一数学工具,研究原子系统的规律,创立了矩阵力学,这个理论解决了旧量子论不能解决的有关原子理论的问题。后来证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同一理论的不同形式,统称为量子力学。因此,玻恩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

解释对波函数

为了描述原子系统的运动规律,薛定谔提出了波函数所遵循的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但是,波函数和各种物理现象的观察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没有解决。玻恩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作出了统计解释,即波函数的二次方代表粒子出现的几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从统计解释可以知道,在量度某一个物理量的时候,虽然已知几个体系处在相同的状态,但是测量结果不都是一样的,而是有一个用波函数描述的统计分布。因为这一成就,玻恩荣获了195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开创晶格动力学

在他的早期生涯中,玻恩的兴趣集中在点阵力学上,这是关于固体中原子怎样结合在一起如振动的理论。在冯·劳厄最终证明了晶体的格点结构之前,玻恩和冯·卡门(Von Karman)就在1912年发表了关于晶体振动谱的论文。玻恩以后又多次回到晶体理论的研究上,1925年玻恩写了一本关于晶体理论的书,开创了一门新学科——晶格动力学。1954年他和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黄昆合著的《晶格动力学》一书,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有关理论的经典著作。

其他成就

1953年退休以后,玻恩劲头十足地研究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1959年,与沃耳夫合著了《光学原理》,至2001年已出至第七版,成为光的电磁理论方面的一部公认经典著作。玻恩还研究了流体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等理论。

玻恩和富兰克(1882—1964)一起把哥廷根建成很有名望的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当时,只有玻尔建立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中心可以和它匹敌。

玻恩讲课很生动,浅入深出,教学很有成绩。他培养出的学生,后来有不少人成为有名的物理学家,如泡利、海森堡和我国的黄昆等。

社会评价

在量子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玻恩属于量子的革命派,他是旧量子理论的摧毁者,他认为旧量子论本身内在矛盾是根本性的,为公理化的方法所不容,构造特性架设的办法只是权宜之计,新量子论必须另起炉灶,用公理化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玻恩先后培养了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森堡(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因为提出不相容原理获194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玻恩似乎没有他的学生幸运,他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受到了包括爱因斯坦、普朗克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的反对,直到1954年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97年01月15日:徐志摩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

  • 1908年01月15日:爱德华·泰勒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1908年1月15日,泰勒生于奥匈帝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原匈牙利名为Teller Ede,1908年1月15日-2003年9月9日),男,是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匈牙利,曾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等高校。1952年,他与欧内斯特·

  • 1943年01月15日:五角大楼竣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943年1月15日,五角大楼建造完成。五角大楼(英语:The Pentagon;又称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的办公大楼,位于华盛顿西南方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因建筑物为五角形而得名,是世界最大单体行政建筑。五角大楼(The Pentagon)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南部波多马克河畔的阿灵顿区,是美国最

  • 1950年01月15日:亨利·哈利·阿诺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1950年1月15日,阿诺德在加利福尼亚的索诺马去世。亨利·哈利·阿诺德(Henry Harley Arnold,1886年7月25日—1950年1月15日),美国名将、十大五星上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主管航空兵事务的陆军副参谋长、陆军航空队司令等职,空军五星上将,绰号“

  • 2010年01月15日:《非诚勿扰》开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2010年1月15日,《非诚勿扰》节目开播。节目组邀请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并邀请心理专家乐嘉、黄菡做他的搭档。在节目中,三人对嘉宾的言行和性格进行点评。节目模式每期节目都会有24位女嘉宾依次出场,男嘉宾根据喜好将女嘉宾分为“观察区”和“心动区”。“心动区”的女生通过亮灭灯,表达对男嘉宾的喜好;观察区

  • 1701年01月14日:德川光圀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元禄13年12月6日(1701年1月14日),德川光圀逝世于西山庄,德川光圀(とくがわみつくに罗马字:Tokugawa Mitsukuni、1628年7月11日-1701年1月14日),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名、学者、历史学家,水户藩第2代藩主,初代将军德川家康之孙,水户藩主德川赖房之子。著书有《大日本史

  • 1753年01月14日:乔治·贝克莱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753年1月14日,乔治·贝克莱在1752年移居牛津附近的商学院,次年1月14日逝世。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出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十八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近代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并对后世

  • 1891年01月14日:伊利亚·爱伦堡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1891年1月14日,爱伦堡出生在沙俄治下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犹太人小康家庭。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全名伊里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苏联犹太人作家。1954年发表中篇小说《解冻》,开创了解冻文学的潮流。1960年—1964年发表《人·岁月·生活》,是最早公开批评斯大林的作品,被誉为苏

  • 1905年01月14日:福田赳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1905年1月14日,福田赳夫出生于群马县群马町(旧称金古町)一个地方豪门之家。福田赳夫(ふくだたけお、1905年1月14日-1995年7月5日)是日本政治家。第67届日本首相。群马县高崎市出生。东京帝国大学毕业。1976年出任日本首相,2年后在竞选中败于大平正芳而下台。当选总裁一九七六年(昭和五十

  • 1925年01月14日:三岛由纪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1925年(大正14年)1月14日,三岛由纪夫出生于东京市四谷区永住町2番地(今东京都新宿区四谷4丁目)。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原名平冈公威,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是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