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枣宜会战历史背景

枣宜会战历史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21 更新时间:2024/2/15 21:52:08

武汉会战后,日军成功进占武汉,但此时日军已处于过度延伸状态,其多数备与A级后备师团,均已投入前线,犹未能摧毁我军主力,且虽然精华区业已损失大半,重庆当局仍不准备接受日本的谈条件,日本发现他们陷入了他们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战深渊。

日军此时的选择是停下来,一面巩固占领区,一面采取局部攻势,以施加压力于国民政府,冀望国民政府同意和谈。这种策略基本上只是重弹南京攻陷后的老调,可情况对日军却更恶劣,占领区大了至少一倍,日军既缺乏实力全面控制占领区,又缺乏足够的预备队。如果说在一九三七年底日军采用这种策略是明智的话,一年后再重此一想法就是愚蠢之至。

在决定了战略构想后,1938年底日军便开始进行兵力重整,即以大量新编成的独立旅团与B级后备师团开入中国,同原本投入战场的常备师团及A级后备(特设)师团进行换防。换防出来的部队,或开回国内解除动员,或转调关东军对抗俄国的威胁。至1940年初,日军在华(除东北)共部署达24个师团21个独立混成旅团与两个骑兵旅团,地面部队总数将近80万人。

这兵力数字非常庞大,驻军开销也令日本政府颇感压力,可是占领区太过广大,以致日军虽将驻军化整为零,驻防于大量的班、排级据点,以求控制占领区。甚至于一个师团只能保持一个大队的机动兵力,可对占领区的控制成效仍旧不怎么样。国、共双方的敌后游击军不但活得好好的,还有心情互相"磨擦"。

除了力求控制占领区以外,日军还希望以局部攻势消耗中方实力,由于中央嫡系精锐多部署于西南充当预备队,或是布置于武汉四周俟机反攻武汉。因此,日军决定将局部攻势的重心放在对我第五、第九战区的防区,以逐次打击中央嫡系单位为第一要务。于是,当各军都在忙着调防,且多以旅团取代师团的情况下,占领武汉的第11军仍控制了7个师团又3个旅团的庞大兵力,负起连续进行局部攻势的任务。

1939年一年中,第11军先攻夺南昌,再先后对湖北第五战区及湖南第九战区发动大规模攻势。我方分别称为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然而上述攻势除攻占南昌外,对我军的打击都不严重。

更恶劣的问题出现在日本本土的经济,1937年初,日本才刚通过了一个以美、俄为假想敌的海、陆军整建计划,总额达24亿日元,可才开始执行。中日战争爆发,战费消耗庞大,同时扩军仍得进行,因此,日本央行的黄金准备急速消耗,至1938年底,日本央行手上的黄金库存(价值仅十三亿五千万元)已消耗三分之二以上,即使如此,当年度为了进行武汉会战,日本陆军仍必须延缓整建计划的执行,才能挪出足够的预算应付战费。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枣宜会战日军部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在武汉会战后,日本陆军的整建计划又做了修改,从最初版本的战时40个师团到1938年初的55个师团,到1938年底,则是目标1942年之前完成战时65个师团与陆军航空队164个中队的整备工作。为了生产并储备足够的装备、弹药、整建计划所需的经费自是节节高升,仅1939年的扩军预算便需18亿日元,日本的财

  • 枣宜会战日军作战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第11军于1940年2月25日制定了《会战指导方策》。其作战目的是:“拟在雨季到来之前,在汉水两岸地区将敌第五战区的主力击败,通过作战的胜利,进一步削弱蒋军,并为推动对华政治、谋略的进展作出贡献。”其会战指导方针是:“在最短期间内作好准备,大概在5月上旬开始攻势。首先在白河以南捕捉汉水左岸之敌,接着

  • 枣宜会战战争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枣宜会战再一次显示了日军的战力远胜当时的国府军,按第11军的战报显示,该会战日军伤亡仅约7000人,与之相较,国府军承认的战损为:阵亡36983人,失踪23000人,负伤50509人,如换算伤亡比率,日军投入56个大队,伤亡约占有效作战兵力的12.5%。可国府军投入之兵力约54个师,概约38万人,伤

  • 唐朝藩镇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唐德宗即位时,绝大部分藩镇完全服从唐朝中央,不割据。唐德宗想彻底解除成德、魏博、淄青这几个藩镇的割据状态。建中二年(781年),成德李惟岳、魏博田悦、淄青李纳起兵反叛唐朝。唐将马燧、李抱真、李晟大破田悦,先在邯郸击破田悦叛军,田悦派兵援助大将杨朝光,马燧击败田悦派大将杨朝光,杀杨朝光,斩获叛军首级五

  • 枣宜会战第一阶段战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日军为隐蔽其战役企图、造成中国方面的错觉,于4月下旬在九江附近进行“扫荡”作战,并以海军向鄱阳湖、洞庭湖实施佯攻,以航空兵对湘、赣两省要点进行轰炸,作出要在第九战区有所动作的姿态,以转移中国方面的注意力。待其主力部队集结完毕后,按照预定计划,以捕捉并歼灭第五战区主力于唐河、白河以东迄枣阳一带为目标,

  • 枣宜会战第二阶段战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日军第11军在汉水(襄河)以东作战中损失惨重,作战时间20多天,超过预想时间一倍以上,官兵十分疲惫。停止追击后,迅速收缩部队,至枣阳附近进行休整,但并未立即撤回原防,而是就是否按原计划执行汉水以西的宜昌作战任务进行讨论。多数指挥官认为:如放弃原计划而反转,就意味着第一阶段作战遭到了挫折和失败,将会失

  • 枣宜会战中方作战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方面在1940年3月间就已获悉日军第11军有从信阳、武汉向鄂西北大举进攻的企图。4月10日,蒋介石致电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等,指出:“对敌进犯沙、宜,应迅即预行部署,准备先发制敌……第五战区应乘敌进犯沙、宜企图渐趋明显以前,行先发制敌攻击。以汤恩伯、王缵绪两部主力,分由大洪山两侧地区向京(山)

  • 脏辫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脏辫是一种发型,把自己的头发紧紧的缠在一起,不仅防止了虫子在头上的肆意生长而且在夏天的时候还要比一头乱蓬蓬的卷发要凉快不少。起源于古希腊。近现代作为一种文化在扩散开来。脏辫传播于雷鬼音乐文化。起源早期雏形Dreadlocks,是通过哑光或编织毛发形成的粗糙的头发。还可以通过称为“扭曲和变形”的技术形

  • 全日制为什么这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全日制是指学习时间上的一种分类,全日制教育是指学生在国家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日在学校学习,或者大部分时间从事学习的一种形式。分全日制小学、初中、高中三级学校教育。旧称谓认为全日制学习区别于业余、函授、成人等学习形式。在西方先进国家,全日制(Full time)与非全日制(Parttime)的界定是以

  • 非全日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非全日制是社会所需,潮流所至,大势所趋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措施。非全日是指利用空余时间,自由性学习的学习政策。教育部于2018年11月30日发布《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严禁发布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视性信息,严格审核用人单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