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争议

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5 更新时间:2024/1/18 16:15:57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于明末天七年(1627年)的陕北起义,至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完全失败。又称明末农民战争、明末民变、晚明民变等。

明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明廷面对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和内地的灾荒,为了节省开支,精简机构,明廷被迫对驿站进行改革,而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只有铤而走险。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这里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所以率先引起农民起义。

这一起义对史学家们研究明末历史有着巨大的帮助,但随之而来史学家们发现这一起义存在着一些有疑义的事情,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名称称呼

由于领导农民战争的一些主要领导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所以更有人指出,所谓“明末农民战争”的“农民”二字更需要商榷。

李自成活动范围

部分学者指出:李自成自崇祯七年六月从兴安车箱峡突围之后,即在陕西活动,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均未出关,不在河南和安徽。因而,以李自成在会上排解马守应与张献忠之争、提出分兵定向战略为重要内容的河南荥阳大会,应属子虚乌有;李自成也根本没有参加和领导攻凤阳、焚皇陵、围滁州的几次战役。李自成很早即是一支独立部队首领,并不是高迎祥的部将,即令曾为高的部将,为时恐怕也是很短的。说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统率其众,遂自称闯,全不可信。

均田免粮

研究明末农民战争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是否实行过“均田”政策。近年来史学界正不断进行研究和讨论。有关李自成军实行均田的史料记载最明确的是《罪惟录》,其中说李自成在崇祯十七年实行过“贵贱均田之制”,这说明了“均田”是一种制度;根据《出劫纪略》中关于李自成“割富济贫”这条史料,又论证了农民军确实实行过均田制。但农民夺得土地以后如何实施“均田”制度的,确无记载。

屠蜀真凶

在明末农民战争中,四川可谓是遭到兵祸最厉害的省份,多方势力都在这里绞杀,将天府之国变为人间地狱,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关于屠蜀的凶手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当时的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所为,一种和入关之后的满清军队在四川的连年屠杀有关。还有人认为是南明军和地方地主武装所谓。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词汇简介小康即“中产”,或中等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指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达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人;由于

  • PCR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PCR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

  • 噩梦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噩梦是指做内容恐怖的梦,并引起焦虑恐惧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噩梦在儿童中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最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生率约1%左右。主要原因心理因素 睡前过度紧张、过度兴奋、例如孩子初次离开父母在陌生环境中睡眠、各种内心冲突和焦虑情绪均可诱发本症,睡前听讲恐怖故事、看恐怖影

  • 老做噩梦怎么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做梦。做噩梦与吉凶福祸没有直接联系,不要为此担忧。关于梦境的内容,一般认为主要是:其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的人喜欢看一些惊险、恐怖的影视录像或小说,这些刺激形成了记忆表象,一旦进入梦境就容易做与此有关的梦。其二,由于人的睡觉姿势不好,如趴着睡觉或手放在胸部压迫了心

  • 万历三大征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

  • 明成祖北伐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徐达率军攻入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逃往漠北继续元帝国的统治,历称“北元”。永乐初年,因合罕弟弟的妻子完者秃豁阿妣吉的绝世美貌《蒙古源流》记载:“合罕害弟夺弟媳妇;合罕动身去放鹰之后,忽兀海太尉来讨丞相之号;妣吉派朵黑申·失喇请太尉;妣吉用银制的大杯中搀满有黄油的豁烈酒

  • 莫高窟第220窟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莫高窟第220窟是初唐的代表性洞窟,是敦煌少数有明确建窟年代的洞窟,为敦煌望族翟氏所建,故又称为「翟家窟」。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洞窟历史此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部。创建于初唐(中唐、晚唐、五代、宋、清重修)。主室为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是唐代的代表窟之一。宋或西夏时,此窟壁画全被覆盖,绘以满

  • 《归义军衙府酒破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归义军衙府酒破历》简称《酒帐》,也被叫做《归义军衙府酒账单》。《酒帐》并没有标注年份,但可以知道其为归义军政府的公费支出。同时《酒账》还介绍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包括民俗、计数单位等。《归义军衙府酒破历》虽只是记录账单的流水账,却为我们了解历史详情提供了确切的资料。该文物的部分保存于敦煌研究院,为

  • 敦煌遗书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敦煌遗书,又称敦煌文献、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指敦煌所出2至14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总数约6万卷,其中佛经约占90%,目前分散在全世界,如大英博物馆、巴黎国立图书馆、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等。1910年入藏京师图书馆时,只余8000余

  • 田窦之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元光四年(前131年)的春天,田蚡向汉武帝说灌夫家住颍川,十分横行,百姓都受其苦。请求汉武帝查办。汉武帝说:“这是丞相的职责,何必请示。”灌夫也抓住了田蚡的秘事,用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接受了淮南王的金钱并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宾客们从中调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同年夏天,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