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为什么流行火葬

唐朝为什么流行火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22 更新时间:2024/3/10 17:41:46

巍巍大唐,万邦臣服,唐朝是我国又一个大一统的朝,政治、经济、化的繁荣昌盛推动着大唐的飞速发展,火葬也在唐朝开始了自己的新生。

唐朝的开放国风备受世人称赞,长安城作为当时东方世界的第一大城,每天迎来送往无数人,经济的繁荣推动着唐朝的进步,唐代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无数寒门学子进入朝堂,再加上已有的儒家势力,儒家势力之浩大可以影响全国,即便是英明神武的太宗世民,也不见得争得过这群儒家之人。

儒家的强大,注定了火葬这种形式的被压制,因此火葬在唐朝前期依旧保持着式微的态势,统治阶级更是制定了严格的律法,严禁民间实行火葬,不过火葬也在积蓄力量,登上历史的大舞台。火葬一边经历着儒家思想的针对,一方面又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流行,唐朝中期火葬才逐渐流行于民间。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促进了火葬的流行?别着急,且往下看。

1、佛教的兴盛

虽说道教是唐朝的国教,但是由于佛教的不断发展,以及武则天推崇佛教,佛教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佛教重视灵魂层次的超脱,以及对于肉身的鄙视,将肉身视为佛家涅槃的累赘,所以众多佛教徒临终前,都会选择以火葬的形式结束自己的一生。此外大德高僧在火葬后产生的舍利子,更是被誉为佛家“珍宝”,不过以现代医学来看,这种舍利子可能是高僧内的结石。

此外佛教徒还将焚身火葬看作是斩断业障的最后方法,唯有火葬后,肉身的完全消解,灵魂才能摆脱诸世轮回,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充满着宗教信仰色彩的原因,使得火葬在唐朝佛教徒之间广为流传,民间百姓也深受影响,逐渐开始接受这种丧葬形式。

2、厚葬的巨额花费

唐朝人们在治丧期间的花费巨大,令人难以想象,大唐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丧葬业自然也是如此。时人追求厚葬风气,借以彰显自家的财富,民间也多有效仿,以至于演变成了地方风俗,有的家庭为了能够让先人安然入土,倾尽家财,更有甚者因无力承担高昂的厚葬费用而家道中落。

“厚葬”之风深入每一个唐朝人的心中。但是对于那些无力举办亲人葬礼的贫寒百姓,他们只能采取经济实用的火葬,因为每一个家庭都能承担的起火葬的廉价费用。

3、唐人的灵魂观念以及避祸思想

唐人认为那些不是寿终正寝的人,死后可能变为邪祟害人,因此必须要将其尸骨焚尽,令其无法祸乱人间。还有就是人们对于战争时,由于士兵的懦弱导致的自我死亡,是十分鄙夷的,他们会对死去的士兵实行火葬,将其骨灰撒于祖坟之外,告诫后世之人,作战时要勇敢,不然连祖坟都无法进入。当然这种所谓的灵魂观念十分荒谬,但无奈于唐朝人们的科学知识不多。

火葬在唐代逐渐流行主要得益于上述三点,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客死他乡、尸骨无法保存,只能以火葬的方式将骨灰带回家乡,避免在野外成为孤魂野鬼。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日内瓦会议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1954年2月18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达成协议,建议在日内瓦召开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分为两部分,交叉

  • 日内瓦会议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日内瓦会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来说是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的。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通过这次会议,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

  • 崂山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崂山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概况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

  • 戚家军的鸳鸯阵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一五六一年,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在台州之战中一个月连战九场,而战果却是戚家军阵亡九人为代价,累计斩首、生擒倭寇近五千四百多人,在当时那个时代,曾经出现过十几个倭寇追着几千明军追杀的场面,而这一次,倭寇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反而在戚家军的打击之下,全军覆灭。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后来的福建之战中,在横

  • 有哪些出名的冰瀑景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冰瀑(icefall)是因天气寒冷,水流到低于零摄氏度的地表后与岩石冻结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其名景点有黄河壶口瀑布、天生桥瀑布等。气温骤降时,夏日里泉水叮咚的山谷中,却点缀着一条条银装素裹的冰柱,往日流水潺潺的河溪凝结成洁白的“玉带”在山间舞动,更有宽阔的巨型冰瀑高悬在崖壁之上,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

  • 虹吸效应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虹吸效应,又称虹吸现象,物理上原本是指由于液态分子间存在引力与位能差能,液体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虽然水两边大气压强相同,但由于水位差,水压大的一边由于重力下流,水压小的一边由于大气压上流,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加水压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

  • 狼筅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狼筅(音xiǎn),古代兵器之一。又名长枪,亦称做狼牙筅,狼筅原是明朝矿工起义军发明,后为戚继光抵抗倭寇时所操练“鸳鸯阵”的武器配置之一。其械形体重滞,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附枝最长60厘米,最短25厘米。杆长5米。头与杆均为铁制成,重约3500克(纪校新书称牙筅重7斤

  • 荆轲刺秦王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

  •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刮骨疗伤”一词我们最早接触的时候是在初中阶段,那本厚厚的历史书里面简要的给我们讲述了华佗走马行医的一生,里面曾简单给我们提起过华佗如何给关羽“刮骨疗伤”。那么这件事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还是这只是小说情节需要来进一步夸大华佗的医术高超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还原事情的真相。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关羽为

  • 《青囊书》有没有失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华佗之死,很多人都会想到是被曹操杀害了,不过这一切也都只是演义小说而已,真正的华佗之死,其实并不是曹操造成的,可以说是是他自己造成的。而相传华佗生前写了一部书名为《青囊经》,是一本医术,但是最终却被华佗烧掉了,这是真的吗?为什么有人认为,其实青囊经并没有失传?如果真的没有失传的话,那书现在究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