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81年9月29日:比尔·香克利逝世

1981年9月29日:比尔·香克利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72 更新时间:2024/2/22 22:40:01

比尔·香克利{Bill Shankly(William Shankly)},1913年9月2日出生于苏格兰格伦巴克,苏格兰职业足球教练,苏格兰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中前卫。

比尔·香克利把长期挣扎在乙级联赛的利物浦变成了顶级联赛冠军,并带领利物浦称霸欧洲,1974年获不列颠帝国勋章。

1981年9月29日,香克利因为心脏病去世,他的好友、前曼联传奇主帅巴斯比爵士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悲痛的在电话中长时间说不出话。

其实,要理解这位前利物浦主帅为什么如此受利物浦球迷尊敬的原因并不困难。

当他在1959年12月接受利物浦时,球队正在乙级联赛中苦苦挣扎。香克利来到以后,很快就将这支队伍打造成英格兰足坛一支赫赫有名的铁军。在这位苏格兰教头的率领下,利物浦于1962年获得了乙级联赛冠军,升上甲级以后,连夺1964年、1966年1973年的联赛冠军,以及1965年和1974年的足总杯冠军。

他的继任者鲍勃·佩斯利在此基础上,率队创造了9个赛季赢得6次联赛冠军和3次冠军杯冠军的空前记录。香克利的成功是建立在艰苦工作的基础上的,而他最令人称道的一点,正是他不凡的人格魅力和管理方面的才能。

朗·叶茨是1961年到1971年间利物浦的队长,他表示,自己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见识到了香克利作为“心理大师”的非凡能力。

“在梅尔伍德第一次训练结束以后,我去洗了个澡,当我从浴室出来时,外面有将近20名记者站在那里。”叶茨说。

“香克利站在他们前面,指着我说‘看看他的块头,他简直是个巨人。’我完全摸不着头脑,心想‘他在说些什么?’”“但那就是香克利。他经会告诉别人我有7尺高。我会告诉他‘老板,我只有6尺3寸’,而他则会回答说‘那对我来说已经非常接近7尺了。’”

“他会让你感觉到自己是个巨人,是一个伟大的球员,然后你就会在场上表现得像他说的那样。”

叶茨说:“我们是一支很强大的球队,经常会在比赛的最后5分钟打进很多进球。队中的所有人都明白自己的任务。”

但是香克利的一些做法扩大了利物浦球迷和其他俱乐部球迷甚至是非球迷之间的隔阂。

约翰·基茨所写的关于比尔·香克利生平的话剧将在周六上演。他表示:“我仍然认为鲍勃·佩斯利是英格兰足球史上最伟大的教练,但是比尔·香克利已经超越了足球。”

香克利意识到球迷是球队胜利的根源,因此他提出了教练、球员和球迷“三位一体”的理论。

基茨和香克利第一次谋面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他在一家全国性的报纸担任记者。基茨说:“香克利意识到球迷是足球运动中最重要的元素。”

“记得有一次,是在1976年吧,随他去比利时观看联盟杯决赛第二回合的比赛。那时距离他卸任利物浦主帅职位大概有几年时间。”

“一名球迷走过来说他没有球票,香克利闻听之后,马上过去买了一票送给这位球迷。”

这种情形与现在的职业联赛似乎有着天壤之别。现在的教练和球员都是百万富翁,而他们和球迷的距离也越来越疏远。

叶茨表示,香克利允许球迷进入梅尔伍德观看训练,而在那里,球迷也可以和教练随意分享自己的轶事。

香克利深知,足球的力量能够激励整个城市。在退休之后他表示:“我因对足球之爱才从事足球事业,而我的目标则是:让利物浦的人们重新感到快乐。”

凭借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辉煌战绩,利物浦俱乐部毫无疑问已经赋这座城市更多的骄傲和自豪。

当香克利辞职的消息在1974年传来时,伤心的球迷打爆了俱乐部的电话,一名本地的工人甚至威胁说,除非他们的英雄回归,否则他将一直罢工。香克利的睿智和幽默也感染了整个国家的球迷,现在有许多专为纪念他的名言而建立的网站。

在埃弗顿传奇人物迪克西·迪恩的葬礼上,香克利说:“我知道这是一个伤心的场合,但是我想迪克西肯定会感到惊讶和幸福的。因为即使是葬礼,他也可以聚集到比看埃弗顿比赛还要多的人。”

香克利于1974年7月辞去利物浦主教练职务,以拿出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的妻女。而叶茨认为,比尔从此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比尔了。

叶茨说:“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从不认为比尔会放弃这个工作,我认为是俱乐部老板让他辞职的。”

“他此后还会经常会路过梅尔伍德去观看球员的训练,从他的眼神你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渴望参与进来。足球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而突然间,它就离他而去了。”

在离开心爱的利物浦仅仅7年之后,香克利就不幸因为心脏病发作辞世,享年68岁。

但是,作为一名对利物浦俱乐部乃至整个英伦足球都深具影响的伟人,他将永远活在球迷的心中。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07年9月29日:吴大猷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吴大猷(1907年9月29日—2000年3月4日),笔名洪道、学立,广东高要人,出生于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民国十八年(192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美国作光谱学、原子和原

  • 1902年9月28日:爱弥尔·左拉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爱弥尔·爱德华·夏尔·安东尼·左拉(法语:ÉmileÉdouard Charles Antoine Zola,法语发音:[e.mil zɔ.la];1840年4月12日-1902年9月28日),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和理论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与领袖。1840年,左拉诞生于法国巴黎,主要创作作品为《

  • 1941年9月30日:莫斯科保卫战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莫斯科保卫战(俄语:БитваподМосквой,德语:Schlacht um Moskau,1941年9月30日-1942年1月7日)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1941年9月-1942年1月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

  • 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慕尼黑协定(捷克语:Mnichovskádohoda;英语:Munich Agreement;德语:Münchner Abkommen;法语:Accords de Munich)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

  • 2020年9月7日:高文彬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高文彬(1922年-2020年9月7日),上海人,是原“东京审判”检察官秘书兼翻译、上海海事大学退休教授。1941年,高文彬进入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1945年,高文彬从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毕业,进入上海市黄浦区政府任户政股主任,后来又到上海地方法院刑事法庭当书记员。经老师举荐,高文彬成为了中国代

  • 2014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是指纪念本国英雄的法定纪念日。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

  • 施华洛世奇水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施华洛世奇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光学器材及精确切割仿水晶制造商,为时尚服饰、首饰、灯饰、建筑及室内设计提供仿水晶元素。施华洛世奇有两个主要业务,分别负责制造及销售仿水晶元素,以及设计制造成品。施华洛世奇仿水晶已成为国际设计作品必备的元素。自1965年起,施华洛世奇公司便为高级首饰业提供精确切割的天然及人造

  •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

  • 1958年9月30日:汤飞凡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曾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21年汤飞凡从湘雅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被推荐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1929年回国,先后担作上海中央大学副教授、上海医学院教;19

  • 1938年9月30日:唐绍仪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字少川,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人,清末民初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校长,还是复旦大学的创办人。唐绍仪自幼到上海读书。同治十三年(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