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66年9月8日:国际扫盲日

1966年9月8日:国际扫盲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37 更新时间:2024/1/29 8:11:57

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是联合国教科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所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所设立的。日期为每年的9月8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并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到能够识字的目标。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社会发展的目标。

发展历史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四次大会决定,每年9月8日为国际扫盲日。其目的在于各成员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从此以后,各成员国每年这一天都组织各种活动。

许多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本国人民发出呼吁的函件和文告,建立国家范围的、区域的、地方性的扫盲组织,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扫盲的重要意义,评价扫盲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进一步开展扫盲的办法和措施。

中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扫盲工作。尤其在老、少、边地区,盛地、县政府部门每年都派专人进行扫盲工作。在山西、河北、内蒙、吉林和黑龙江省都出现了扫盲先进县,使数以万计的农民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学到科学种田的技术,走上了科技致富脱贫的道路。

设立宗旨

文盲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为了消灭文盲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66年就决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目的是动员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并希望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使各国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机会。

为促进全球范围内扫除文盲的工作,198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联合国还宣布,从2003年1月开始的十年为国际扫盲十年,努力实现2015年以前将全球成人文盲总数比2000年减少一半的目标。

产生影响

人类在扫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庆祝,全世界已有近四十亿的识字人口。但是,在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中实现全民扫盲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时时在变化。之所以会这样,其原因很可能是:过高的目标,不充足的和重复的工作,政策和资源的缺乏,以及持续对任务重要性和复杂性的低估。不管怎样,我们从这几十年获得的经验说明:达到普及识字的目标,不仅需要更多、更好的努力,还需要更新政治理念,并且针对地方、国家和国际等不同等级做不同的工作。

在A/RES/56/116号决议中,联合国大会决定将始于2003年1月1日的十年定为联合国扫盲十年。在A/RES/57/166号决议中,联合国大会欢迎了《联合国扫盲十年国际行动计划》并决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上担任对在扫盲十年框架下进行的各项活动的协调工作。

文盲

文盲是指不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成年人。按照我国的标准是指年满十五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

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的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用图表)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当今的时代,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一周不获取新知,可能就跟不上别人的节奏,甚至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种现象也常常被戏称为“新文盲”。如果不能持续地学习、进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一个受过教育、“知识丰富”的人也会沦为“文盲”,“扫盲”更是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93年9月8日:数学家陈建功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陈建功(1893年9月8日—1971年4月11日),字业成,浙江绍兴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杭州大学教授。1893年9月8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1913、1920年陈建功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1923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江工业专门学校、国立武昌大学数学系。19

  • 1504年9月8日:《大卫》首次展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大卫》是1501年—1504年间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此雕塑为大理石雕像,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该雕像展现了一个年轻有力的裸体男子形象,体态健美、神情坚定、肌肉饱满、有生命力,似乎能够感觉到人物身体血管的跳动,更突出了大卫作为一

  • 1886年9月9日:《伯尔尼公约》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是关于著作权保护的国际条约,1886年9月9日制定于瑞士伯尔尼。基本资料19世纪,西欧尤其是法国涌现出许多大文学家、大艺术家,他们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到世界各地,这些国家开始相应地也就重视版权的国际保护。1878年,由雨果主持在巴黎召开了

  • 伊苏斯战役的布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伊苏斯战役是公元前333年秋季,在亚历山大东征中,马其顿军队(3—4万人)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军队(12—13万人),在奇里乞亚(小亚细亚)古城附近的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北)进行的一次交战。布局西方史学家考证,皮纳罗河就是今天的帕亚斯河(Payas River)。这条河发源于阿曼山脉,全长大

  • 伊苏斯战役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总结伊苏斯战役,波斯王大流士的战役指挥几乎无可挑剔,战略布局和战术安排都可圈可点。和亚力山大一样,大流士将精英部队放在右路,期望波斯铁甲骑兵在这里突破,迂回到侧后攻击马其顿密集阵。如果不是亚力山大有针对性地部署反击力量,波斯铁骑将轻松完成战役目标。大流士在中路的战术意图非常清楚,就是诱使马其顿密集阵

  • 海达斯佩斯河会战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海达斯佩斯河会战(Battle of the Hydaspes)是亚历山大帝远征印度时爆发的一场大战,最终以马其顿战胜而结束。战争起因作为有史以来,靠自己策划和实施计划,且占领领土面积最大的军事奇才,亚历山大早已经成为了一段传奇。从欧洲到亚洲内陆,后世不知多少名王将相,都在建功立业时,以亚历山大为主

  • 1890年9月9日:哈兰·山德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哈兰·山德士(Colonel Harland Sanders,1890年9月9日-1980年)是肯德基品牌的创始人。发明了著名的“肯德基炸鸡”,开创了“肯德基快餐连锁”业务。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5000家的餐厅,以山德士形象设计的肯德基标志,已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

  • 高加米拉战役的布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高加米拉战役(The battle of Gaugamela),又译作高加麦拉战役、高加美拉战役,或称高加米拉会战,指的是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马其顿帝国与波斯帝国在巴比伦(今巴格达)以北的高加米拉地区进行的一场战役。公元前331年9月初,亚历山大在完全平定埃及以后,终于率领大军从叙利亚北部进入两

  • 1828年9月9日:列夫·托尔斯泰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创作特点作品主题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

  • 高加米拉战役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高加米拉战役(ThebattleofGaugamela),又译作高加麦拉战役、高加美拉战役、或称高加米拉会战,指的是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马其顿帝国与波斯帝国在巴比伦(今巴格达)以北的高加米拉地区进行的一场战役。在得到马其顿军队步步紧逼的消息后,等候多时的大流士也确定了自己的作战方案。他将用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