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美尔神话与《圣经》有什么关系

苏美尔神话与《圣经》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092 更新时间:2023/12/23 1:09:37

苏美尔神话体系持续深入地影响了古希腊罗马神话,驰名全球的神话经典,都能在古代的苏美尔找到他们的影子。《圣经》被认为是上帝所作,而苏美尔神话《圣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是巧合吗。

世界最早的明是两河文化,而两河文化的诞生,又是苏美尔人开始的,苏美尔神话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苏美尔神话的地位可见一斑,后来的很多文化,或者说神话体系,都受到了苏美尔神话的影响。而《圣经》又被认为是上帝所作,并且苏美尔神话和《圣经》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究竟两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要把圣经按新旧约拆分开来,以色列人的文明起源说白了就八个字,“两河起源,埃及背景”,以色列人(闪族的东支)起源于两河流域,旧约大部分是一部两河流域文明史。新约讲耶稣传道,那时两河文明消亡就不说了。当然,旧约中那些以色列人被欺负遭流亡的事件,如亚述攻占,巴比伦之囚等也排除在外,不算影响。

旧约直接写明伊甸园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等四河环绕之地。就在两河流域南部。

旧约中的洪水故事和两河文明的关系是在楔形文字泥板文书《吉尔伽美什史诗》发现后才被人所知。史诗中记载了乌鲁克吉尔伽美什历尽千辛万苦找到“最有智慧的人”,就是历经大洪水幸存下来的诺亚的原型,这个智者他讲述了大洪水与方舟的故事。旧约中直接借鉴,改了下人名。

旧约中写明亚伯拉罕原来住在乌尔,就是两河流域南部的重要城市,后来受神感召离开,跨过幼发拉底河向流着奶与蜜之地前去。

旧约中箴言与智慧书大部分都有两河流域版本,以色列人从中借鉴不少,或者说是共享了前期文明。

关于女人是男人肋骨的梗,这其实是词源与语言传播上的错误,“肋骨”这个词的苏美尔语发音,本来是形容女性的褒义词,但是被别的文明借去的时候,只借了发音,没明白意思,恰好与别的文明语言中肋骨的发音一致,就当作肋骨的意思了。可以说是个错,但是中世纪对这点又有发挥,就索性变成女人是男人肋骨变的,好像女人地位低一样。

一神教。圣经中不可直呼主之名,而有时又叫耶和华,耶和华是中世纪时期传教士对圣经中原本的亚威神加的注解,后来变成直接称呼了。古代两河流域卡德语中对主人的称呼为巴力,也影响了以色列人关于主的称谓。

两河文明对旧约的影响还有很多,翻开旧约几乎字里行间都有两河的影子对应,因为他们在起源上共享同一段古代史。

1956年,苏美尔学者S。N。克莱默宣称,他通过比较《圣经》里的天堂故事和苏美尔人的天堂神话,认为《圣经》中的天堂故事源于苏美尔神话。这一惊人的结论引起了世人的轰动。根据苏美尔学家的研究,这些神话流传甚广,对希伯来人、希腊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圣经》中的传说和希腊神话有很多取材于两河流域流传的神话。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苏美尔人的天堂神话、大洪水的神话、巴比伦人的创世神话等。总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深深地影响着犹太、希腊和罗马文明。

克莱默为自己得出的结论列举了 3个较有说服力的理由:一是两个故事中天堂的位置可能相同;二是两个故事的情节非相似;三是夏娃取自亚当肋骨之说源于苏美尔神话,这也是克莱默觉得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在苏美尔神话中,水神和智慧之神身体最薄弱的部位就是肋骨,而且肋骨的单词在苏美尔语中还有“创造生命”“给生命”的意思。

克莱默的三大理由的确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圣经》中的天堂故事和苏美尔神话究竟是不是同源,还要经过进一步的考究。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主教叙任权之争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主教叙任权之争(Investiture Controversy)中世纪西欧各级封建领主皆为其上级宗主的附庸。受封者须向宗主行效忠礼,并接受其所行叙任礼。德意志各地主教则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附庸,并由皇帝叙任。主教的教区即其封地,在区内享有的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皆为皇帝所授。皇帝和世俗政权借此对教会实行

  • 主教叙任权之争的意义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关于主教叙任权的程序上的争论,斗争的结果是一次妥协。国王放弃他们能够作为上帝的代表直接授予神职的神学主张,但是实际上他们继续任命主教。然而对他们来说,要把品行丑恶、不胜任的候选人强加于教会也已是很困难的了。即使他们强迫选举者选举这样一个人,但上诉到教皇那里常常可以阻止他取得主教职位。当然任命主教的标

  • 德国农民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德国农民战争是一场1524年爆发的、一开始局部的农民起义,后来扩展到德语南部地区(德国南部、奥地利和瑞士)的大部分地区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通过提出《十二条款》起义农民首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525年起义在施瓦本、弗兰肯、阿尔萨斯和图林根被镇压。1526年起义在萨克森和蒂罗尔被扑灭。在这次农民起义爆

  • 德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在1524年的德国农民战争爆发前就已经由于农民的状况不断恶化而爆发了许多地区性的起义。大多数这些暴动的原因除总的情况外一般还有地区性的原因。其中比较大的起义有:从1291年开始老瑞士同盟反抗哈布斯堡王朝1493年在阿尔萨斯爆发农民起义1502年在施派尔爆发农民起义市民也发动起义。1448年在柏林爆发

  • 巧克力里真的有虫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巧克力是以可可浆和可可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甜食,具有一股浓郁的香气。网上有说法每块巧克力里有8条虫子腿,这不禁让人惊讶。巧克力(chocolate也译朱古力),原产中南美洲,其鼻祖是“xocolatl”,意为“苦水”。其主要原料可可豆产于赤道南北纬18度以内的狭长地带。作饮料时,常称为“热巧克力”

  • 卡诺莎之辱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卡诺莎之辱一般指卡诺莎之行。亨利四世想要他的土地,推行自己的意大利政策,于是作为回应有了著名的“卡诺莎之行”。亨利匍匐在教皇面前,展开双臂,使全身呈十字形,向教皇泪流满面地忏悔自己的罪过,然后呈上自己服从教皇权力的保证书和宣布撤销关于废黜教皇法令的命令书。教皇并不满意,他严厉地训斥亨利四世,历数他的

  • 卡诺莎之辱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卡诺莎之辱将此时欧洲社会政治与宗教力量的不平衡,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况,直到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确立“王权至尊”才出现转机,但它对人民的影响却是无法回避的。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中世纪的欧洲都比较神秘和传奇,那时候的欧洲文化思潮比较繁华,工业技术也比较发达,那时候的欧洲政权的发展史

  • 女子防身术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女孩子用于抗暴御侮的搏击术,就叫“女子防身术”。女子防身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用。无招无式无规则,无时间无特定环境,一切以杀敌、伤敌或逃跑为最终目的。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手段,对敌人实现最大程度的伤害,没有任何武术框架,没有任何搏斗约束,为达目的自由发挥,随意使用身体的各个器官,随意使用各种道具等等都可

  •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War of the Polish Succession,1733年-1738年),是欧洲诸强国以帮助波兰确立国王为名号,而满足自身利益的战争。其肇始于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驾崩后,波兰王位空悬所致的王位争夺战。而最终演变成为统治法国、西班牙及两西西里王国的波旁王朝与统治神圣罗马帝国

  • 封土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封土,既俗称的坟头。《礼记·檀弓》上说:“土之高者曰坟,葬而无坟谓之墓。”在墓穴的上面培土垒坟、种树,大约是从周代的春秋前后开始的,据《史记》《汉书》《水经注》等文献记载,东周以前的墓葬是没有封土的。古人自从迷信灵魂以后,凡事都要先向祖先祈祷,在庙堂祷告总不如直接到墓前祷告好,为了更方便的辨认出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