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7年9月18日: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

1947年9月18日: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72 更新时间:2023/12/12 15:28:25

美国中央情报局(英语: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兰利。与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英国军情六处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

其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恐怖组织、个人、政治、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它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报告到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

它也负责维持大量军事设备,这些设备在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做准备,例如苏联、危地马拉本斯、智利的阿连德等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反对者。

美国中央情报局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情报处、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技术人员多具有较高学历、或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该机构的组织、人员、经费和活动严格保密,即使国会也不能过问。

成立

为了改善混乱的情报局面,1942年初,罗斯福一度想解散情报协调局,将其各个机构分配到其他情报部门中去。多诺万为使这一想法不被实施,费尽心思,后来他找到盟友美国最高军事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后者坚信美国必须有一个机构专门从事对敌秘密工作,多诺万则使他们相信情报协调局就是最好的执行者。

1942年6月13日,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多诺万的联合建议下,罗斯福下令将情报协调局与军方情报力量结合,成立美国战略情报局,多诺万任局长。这是美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情报机构,也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解散了战略情报局。但是杜鲁门总统很快发现自己无法应付来自政府各部门的情报报告。于是,成立国家情报局及其行动机构,即中央情报组,以协调并核对这些报告。

1947年杜鲁门总统批准了《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美国中央情报局必须符合“没有警察、传票或执法力量或国内安全职责”的规定。这一结构导致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其他情报机构之间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之间的关系紧

1947年9月18日,世界上最公开的情报组织,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在这种微妙的政治环境中诞生了。

机构标志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徽造型独特、警醒、在蓝色镶金边的圆形底盘中心,是一面银色的盾牌。盾牌中心是一个有16个红色尖角的罗盘图形,盾牌上面是美国国鸟白头海雕的头像,外圈写着“美利坚合众国中央情报局”的字样。银盾象征美国中央情报局是保护美国安全的一道强有力的屏障。

罗盘图形的16个尖角象征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势力渗透到世界各地,各种情报资料从四处中心汇聚。白头海雕象征着力量、勇气、自由与不朽,同时也代表着机警、灵敏和冷酷,这正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风格。

组成

美国中央情报局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情报处、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技术人员多具有较高学历、或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该机构的组织、人员、经费和活动严格保密,即使国会也不能过问。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火烈鸟的特征与习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火烈鸟(学名:Phoenicopteridae):亦称红鹳。是鸟纲、红鹳科3属6种鸟类的通称。体高约80-160厘米,体重2.5-3.5千克。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颈长而曲;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白而带玫瑰色,飞羽黑

  • 折耳根的功效与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折耳根(名医别录)、鱼腥草(本草纲目)、狗贴耳(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折耳根(四川、云南、贵州)、猪鼻拱(四川)。腥臭草本植物,有异味。叶片心形,托叶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在枝顶端与叶互生,花小,两性,总苞片白色,花丝下部与子房

  • 印刷体是什么字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印刷体,指印刷时用的字体或类似印刷时用的字体。英文印刷体有Times New Roman等,中文印刷体有宋体等。印刷体横平竖直,字符框架搭得很规范。举宋体为例,它横细竖粗、结体端庄、疏密适当、字迹清晰。读者长时间阅读宋体,不容易疲劳,所以书籍报刊的正文一般都用宋体刊印。常用字体宋体字宋体字并非源于宋

  • 1961年9月18日:达格·哈马舍尔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达格·哈马舍尔德(Dag Hammarskjöld),全名达格·亚尔马·昂内·卡尔·哈马舍尔德,1905年7月29日出生于瑞典荣彻平。卒于1961年9月18日。瑞典政治家,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1953年4月7日,联合国大会根据安全理事会的推荐一致任命达格·哈马舍尔德为联合国秘书长。1957年,达格·

  • 1905年9月18日:葛丽泰·嘉宝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Greta Lovisa Gustafsson,1905年9月18日-1990年4月15日),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籍好莱坞影视演员。1926年,葛丽泰·嘉宝拍摄在好莱坞的第一部默片《激流》。1930年她出演了个人首部有声电影《安娜·克里斯蒂》,并获得第三届奥

  • 1988年9月18日:香港轻铁通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轻铁(Light Rail;通车时称轻便铁路,后来改称九广轻铁,最后改为现时名称)是香港的一条轻型铁路系统,行驶于新界西北部的屯门及元朗。轻铁由九广铁路公司拥有,于2007年12月2日两铁合并起,租予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营运。轻铁的代表颜色,两铁合并前为橙色,而合并后则因为和东涌线颜色相近而改为泥黄色;

  • 合肥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孙权在位时期,曾多次出兵北伐,发动两次合肥之战,意图由此进攻曹魏,双方各有胜负。孙权最终还是未达成预定目标。嘉禾六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曹魏,自立为燕王。赤乌二年(239年),孙权派羊衜等远征辽东,但公孙渊已于此前为司马懿攻

  • 夷陵之战的战争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

  • 赤壁之战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

  • 襄樊之战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援樊城,却遭遇了因为暴雨而导致的“汉水溢流,害民人”的天灾,以致于水淹七军。关羽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