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一般都会选择将陵墓修在风水宝地里 为何刘秀会选在黄河滩上呢

皇帝一般都会选择将陵墓修在风水宝地里 为何刘秀会选在黄河滩上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88 更新时间:2024/1/14 8:08:55

刘秀为何将陵墓选在黄河滩上,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刘秀,有人把他称为“位面之子”,也就是天选之子的意思,大概意思就是他能成为皇帝很大程度上得天道相助,是运气特别好的皇帝。

(刘秀像)

当然了,刘秀运气好,其实也是他努力的结果。他虽说是正儿八经的大汉皇族后裔,但到他那一代时,家庭早已破落。

不过,刘秀不甘沉沦,努力学习,在长安研学期间,立下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人生大志。

后来,刘秀更是白手起家,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最终建立了东汉政权。

刘秀统一天下后,对军队和吏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百姓休养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几次释放奴隶,减少赋税等。在他的治理下,很快便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刘秀生前由于善待开国功臣,推行仁政,深得朝臣和百姓赞誉,是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皇帝,受到了后世不少赞扬。

可是,在他刘秀去世后,他陵寝所在地的选择,却让后人颇为费解。

要知道,在封建王朝,皇帝对自己的身后之事总是特别重视,他们往往登基之初就会四处选择吉地,并大兴土木修建帝陵。

一般而言,背山面河的阳面之地,往往是帝王们的首选。按风水学来讲,这种地方开阔通便,不仅彰显他们开阔的胸襟,驾驭万物的志向,并能福荫后人,永固江山。

比如,洛阳北部的北邙山便是历代皇帝首选的上好吉地,由于它山势开阔,又面对黄河,因此是历代中原建都的皇帝们首选陵寝之地。古代一直流行“生在苏杭,死葬北邙”,意即如此。

(北邙山)

然而刘秀的皇陵,却偏偏在北邙山对面的黄河滩上,也就是传说中的“枕河蹬山”。从风水学上来看,这似乎并非吉地,对后世江山也没有好处,那么一向“有权略”的刘秀,为何会葬在这里呢?

关于这个问题,野史上有个记载,说刘秀本来是想在北邙山上修建陵墓,但太子刘庄偏偏是个反骨,他说向东,刘庄一定向西,总之处处跟他不对付。

刘秀担心就算自己在北邙山建了陵墓,刘庄也会存心捣乱,把他葬在黄河滩上,所以犹豫不决,一直没有建造陵墓。

结果这一拖就到了62岁,刘秀得了一场大病,眼看就到了弥留之际,刘庄在病榻前问他,想葬在何处?刘秀本想说北邙山,但一想到刘庄从没有依过他一件事,便改口说自己命中缺水,死后就葬在黄河中便是,说完便驾崩了。

刘庄想到多年来,总是顶撞刘秀,心里愧疚不已,不免大哭起来,并对着刘秀的遗体发誓,这次一定听从他的嘱托。

随后刘庄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打造了图案精美的龙船,作为刘秀的灵柩。

待到下葬吉时,刘庄命人将灵柩抛入汹涌的黄河中。

谁知灵柩落入水中不久,汹涌的黄河水竟向北涌去,而灵柩落地之处的河床却显露了出来,紧接着又刮起一阵大风,瞬间灵柩所在的地方便高高隆起了一座陵丘,于是此处便成了刘秀的原陵所在地。

(刘庄像)

当然,这个野史不足为信。

据史书考证,刘秀在公元50年时,便开始在北邙山和黄河之间建造自己的陵墓了。

由于刘秀是个谦卑的人,他认为自己“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所以他在建造陵墓时,要求“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才令流水而已”,意思是陵寝占地不要超过二三顷,同时也不要把陵墓修得如山陵一般,只要排水畅通即可。

刘秀弥留之际,还特意交代说,随葬品只可用瓦器即可,切不要把金银铜锡等贵重器皿作为随葬品。

在刘秀的指示下,他的陵墓被修建得简朴庄严,再加上后人都知道他墓中不过是些不值钱的瓦器,因此当北邙山的帝王陵墓被疯狂盗挖时,刘秀的原陵却从没有盗墓贼光顾。

当然,除了墓室中没有什么值钱的陪葬品外,还一个原因,就是原陵处于黄河滩上,它的下面就是流沙结构,所以盗墓贼就算想下手,也不敢贸然行动。

所以,刘秀的陵墓最终“枕河蹬山”,都是他关心民间疾苦,提倡节俭的缘故。与他生前的作为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史料:《后汉书》《谜案重重的王陵》)

标签: 刘秀东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隐居在哪座山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陶弘景,南北朝,历史解密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实际上也出奇人。在南北朝时期那段历史上的大乱世,就有这么一位奇人。他在山中过着闲云野鹤般悠闲的日子,虽不在庙堂,但凡大事,国君常常咨询于他。人虽在山中,却仍能影响一些重大决策,人称“山中宰相”。他就是经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在江苏的山上隐居了四十多年,活了八十多岁的陶弘景

  • 李杲的医学理论为什么如此重视脾胃?主要依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杲,医学家,历史解密

    李东垣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与《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强调胃气的作用。同时,他还将内科疾病系统地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这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内伤疾病,他认为以脾胃内伤最为常见,其原因有三:一为饮食不节;二为劳逸过

  • 述律平在辽国呼风唤雨,晚年却遭孙子幽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述律平,辽国,历史解密

    述律平虽说是一介女流,但她巾帼不让须眉,既勇武有谋略,又很有权变之能。她不光帮助丈夫开疆拓土,建立了辽国,还助儿子成功称帝,可以说是辽国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人,然而她在晚年的时候,却被孙子幽禁,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助夫建国。述律平嫁给耶律阿保机的时候,阿保机还什么也不是。不过,在述律平的帮助下,阿保机很

  • 唐代女子风貌是怎样的?当时真的以胖为美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是个多元化的朝代,是封建王朝的鼎盛阶段,唐朝文化不仅影响了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还兼收并包了不少当时的外来文化。那么,唐朝时期审美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作为亚洲最强大繁荣的国家,唐朝可以称得上是万国来朝,在长安城的街头,不仅可以看到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之美,也可以

  • 古龙小说《绝代双骄》中江玉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江玉郎,历史解密

    江玉郎,古龙小说《绝代双骄》中的人物,是一个不祥恶鬼,本性疯狂,灭绝人性。江玉郎是江别鹤之子,名字取自江别鹤当年被出卖的主人“玉郎”江枫。江玉郎眉清目秀,面色苍白,身材清瘦。初次出场时被萧咪咪抓在地下宫殿中做“妃子”。与江小鱼一起逃出后,与小鱼儿处处作对,和父亲一起策划各种阴谋,谋取利益,并且害死了

  • 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 十八路人马中谁的官职更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十八路诸侯,董卓,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因为张让等“十常侍”欺君罔上、专恣擅权,肆意干涉朝政,出身外戚的大将军何进为了保护自己利益,便暗中谋划了针对宦官的清洗行动。不料,因为计划的败露,宦官们先下手为强,将何进诛杀。紧接着,何进的党羽冲进宫中,将宦官们几乎屠戮一空。这场互斗,宦官和外戚两败俱伤。此后,姗姗来迟的西凉军阀董卓成为最

  • 在三国时期,孙权任命的大都督一职为什么属于高危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吴,大都督,历史解密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它们的开创者则是曹操、刘备以及孙权。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三国时期,孙权任命的大都督一职为什么属于高危职业?孙权任命的第一任大都督是周瑜。在江东就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可谓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一位帅才。早在东汉兴平

  • 东汉时期外戚专权为什么会这么严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外戚,秦朝,历史解密

    可能是光武帝的运气太好了,个人也是太完美了,一时之间把整个位面的气运都给消耗殆尽,才导致后来的子孙不受天道庇佑,东汉王朝乱象丛生。这当然是玩笑话,但从汉和帝开始,也就是东汉第四帝开始,外戚专权和宦官乱政接替上演,皇权被严重架空,在历朝历代中也颇为罕见。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皇帝短命。东汉14帝,除了

  • 三国能有实力斩华雄的除了关羽还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华雄是董卓手下的一员猛将。汜水关前,华雄击败江东猛虎孙坚,杀死孙坚手下大将祖茂,又杀死骁将俞涉和上将潘凤,吓得十八路诸侯不敢出战。此时,“马弓手”关羽出马,在出征前,曹操为其倒了一杯热酒,为关羽践行。关羽却说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他说完之后,出帐提刀上马,前去大战华雄,感兴趣的读者可

  • 揭秘:周朝和商朝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首先,商朝与周朝,与其是朝代的交替,不如说是文明的冲突。我们这片土地对历史的传承,合法性的延续非常重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天命轮替,文明万世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对商的描述与其说是对历史的褒贬,不如说是对历史的重构,今天的中国历史更多的是周文明的延续,须知,即使是文明早熟的中国,商周时期也有很强的部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