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述律平在辽国呼风唤雨,晚年却遭孙子幽禁

述律平在辽国呼风唤雨,晚年却遭孙子幽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88 更新时间:2024/2/12 21:29:34

述律平虽说是一介女流,但她巾帼不让须眉,既勇武有谋略,又很有权变之能。她不光帮助丈夫开疆拓土,建立了辽国,还助儿子成功称帝,可以说是辽国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人,然而她在晚年的时候,却被孙子幽禁,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助夫建国。

述律平嫁给耶律阿保机的时候,阿保机还什么也不是。不过,在述律平的帮助下,阿保机很快就成为迭剌部首领。

阿保机和述律平都是野心勃勃的人,两人为了得到更大的势力范围,南征北战,四处掳掠。阿保机因此强势崛起,在老可汗去世后,被推举为新任可汗。

按说,可汗三年一选,是比较公平的一种选举制度。

但述律平和阿保机这对夫妻,都是得到权力就不肯轻易放手的人。所以,当阿保机成为可汗后,除了扩张势力,还有意招纳汉人为谋士,以期能把选举制改成世袭制。

为了达到目的,阿保机一边开疆拓土,一边通过种种手段,连任了三届可汗。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遭到了众首领的不满。就连他的亲兄弟们,也忍不住起来反对他。处于劣势的阿保机,只得交出了可汗之位。

眼看权力失去,阿保机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整日长吁短叹,不知用什么良策才能重夺汗位。

述律平见此,向阿保机献了一计良策。

不久,阿保机找了个由头举办盛宴,契丹各部首领都得到了他的盛情邀请。

由于阿保机一直表现出对汗位没有想法的样子,大家和他渐渐又冰释前嫌,恢复了往日的交情。所以,接到邀请,大家也没有任何猜忌,带着牛羊来赴宴。

宴会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众人喝得好不快活。

就在大家喝得酩酊大醉之际,述律平带着伏兵冲到宴会上,毫不费力便斩杀了这些首领。

随后,阿保机和述律平迅速带领军队攻打契丹各部,最终用武力夺回了可汗之位。

统一契丹各部后,阿保机建立辽国,登基称帝。述律平也如愿成为辽国的开国皇后,他们最终实现了世袭制的愿望。

二、帮儿称帝。

述律平生有3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

阿保机受汉朝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在耶律倍18岁时,把他立为太子。

然而,由于耶律倍推崇儒家文化,让一向崇尚武力征服天下的述律平对他很不满意。当阿保机病逝后,述律平决定扶立她更偏爱的耶律德光为帝。

为了达到目的,临朝称制的述律平决定借阿保机葬礼巩固权力,并清除异己。

于是,述律平将曾与阿保机出生入死的大臣们召集起来,问他们是否想念先帝?

众臣不敢说不想,于是纷纷哭说想念。

述律平听后,冷冷地说道,既然如此想念,那就都去陪伴先帝吧。

说完,便让隐在大殿左右的卫兵诛杀了这些大臣。

此后,凡是让述律平不满意的大臣,便被她打发去“陪伴先帝”。

一时朝臣人人自危,无人敢拂逆述律平的意愿。就在她沾沾自喜时,却遭到汉臣赵思温的质疑。

赵思温曾在征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是阿保机很器重的大臣。述律平认为他会威胁到自己的政权,所以也命他去与先帝做伴。

赵思温能言善辩,声称述律平是先帝至亲至爱,理当先去陪先帝。

赵思温的话有条有理,当着众臣的面,述律平竟无言以对。不过,很快述律平便抽出金刀,眼不眨地砍断了右手的手腕。然后让侍从把那只断手送到阿保机的墓中殉葬。

述律平此举,震慑了朝中所有大臣,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对她的命令说一个不字。述律平见时机成熟,再次把大臣召集起来,声称耶律倍和耶律德光都是很适合继承帝位的人,她不知该选谁为继承人,所以她要把这个决定权交给大臣们。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臣们谁能不知道怎么办呢?

耶律倍为了避免惹述律平不快,最先站出来,表示愿意让出帝位。众大臣于是纷纷夸赞耶律德光。在众人的拥立下,耶律德光继承了帝位。

三、惨遭幽禁。

受述律平和耶律德光猜忌和排挤的耶律倍,不得不逃往后唐。

为了能平安脱逃,耶律倍并没有带走长子耶律阮

耶律倍走后,耶律德光由于很喜欢耶律阮,便把他留在了身边,当儿子一样看待,并让他随自己征战四方。

后来,耶律倍客死他乡。

耶律德光也在南征班师回朝的途中,暴病而死。

军中的将士们,想到当初耶律阿保机去世时述律平的所作所为,不禁胆战心惊。再加上述律平一直有意让最宠爱的幼子耶律李胡继承帝位,而耶律李胡性情暴虐,在朝中很不得人心,继位之后势必又会引发一场杀戮。所以大家决定推举随军出征的耶律阮继承帝位,并在耶律德光的灵柩前燔柴告天,举行了登基仪式。

述律平听说后,非常恼怒,派耶律李胡率军攻打耶律阮。

谁知耶律李胡是个废柴,竟然被耶律阮打得大败而归。

述律平暴怒,不顾年迈,亲自率军征讨伐耶律阮。

眼看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朝中大臣和宗室贵族纷纷劝说述律平。述律平为形势所迫,只得承认了耶律阮的合法性。

然而,述律平并没有放弃让幼子称帝的愿望。她暗中和耶律李胡积极筹谋,准备发动政变夺权。

不过,由于有人告密,耶律阮很快就粉碎了述律平的阴谋。为了巩固权力,耶律阮只得把述律平和耶律李胡幽禁起来。

就这样,杀伐一生的述律平,晚年的时候,终于遭到了儿子的幽禁。

标签: 述律平辽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代女子风貌是怎样的?当时真的以胖为美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是个多元化的朝代,是封建王朝的鼎盛阶段,唐朝文化不仅影响了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还兼收并包了不少当时的外来文化。那么,唐朝时期审美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作为亚洲最强大繁荣的国家,唐朝可以称得上是万国来朝,在长安城的街头,不仅可以看到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之美,也可以

  • 古龙小说《绝代双骄》中江玉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江玉郎,历史解密

    江玉郎,古龙小说《绝代双骄》中的人物,是一个不祥恶鬼,本性疯狂,灭绝人性。江玉郎是江别鹤之子,名字取自江别鹤当年被出卖的主人“玉郎”江枫。江玉郎眉清目秀,面色苍白,身材清瘦。初次出场时被萧咪咪抓在地下宫殿中做“妃子”。与江小鱼一起逃出后,与小鱼儿处处作对,和父亲一起策划各种阴谋,谋取利益,并且害死了

  • 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 十八路人马中谁的官职更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十八路诸侯,董卓,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因为张让等“十常侍”欺君罔上、专恣擅权,肆意干涉朝政,出身外戚的大将军何进为了保护自己利益,便暗中谋划了针对宦官的清洗行动。不料,因为计划的败露,宦官们先下手为强,将何进诛杀。紧接着,何进的党羽冲进宫中,将宦官们几乎屠戮一空。这场互斗,宦官和外戚两败俱伤。此后,姗姗来迟的西凉军阀董卓成为最

  • 在三国时期,孙权任命的大都督一职为什么属于高危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吴,大都督,历史解密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它们的开创者则是曹操、刘备以及孙权。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三国时期,孙权任命的大都督一职为什么属于高危职业?孙权任命的第一任大都督是周瑜。在江东就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可谓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一位帅才。早在东汉兴平

  • 东汉时期外戚专权为什么会这么严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外戚,秦朝,历史解密

    可能是光武帝的运气太好了,个人也是太完美了,一时之间把整个位面的气运都给消耗殆尽,才导致后来的子孙不受天道庇佑,东汉王朝乱象丛生。这当然是玩笑话,但从汉和帝开始,也就是东汉第四帝开始,外戚专权和宦官乱政接替上演,皇权被严重架空,在历朝历代中也颇为罕见。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皇帝短命。东汉14帝,除了

  • 三国能有实力斩华雄的除了关羽还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华雄是董卓手下的一员猛将。汜水关前,华雄击败江东猛虎孙坚,杀死孙坚手下大将祖茂,又杀死骁将俞涉和上将潘凤,吓得十八路诸侯不敢出战。此时,“马弓手”关羽出马,在出征前,曹操为其倒了一杯热酒,为关羽践行。关羽却说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他说完之后,出帐提刀上马,前去大战华雄,感兴趣的读者可

  • 揭秘:周朝和商朝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首先,商朝与周朝,与其是朝代的交替,不如说是文明的冲突。我们这片土地对历史的传承,合法性的延续非常重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天命轮替,文明万世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对商的描述与其说是对历史的褒贬,不如说是对历史的重构,今天的中国历史更多的是周文明的延续,须知,即使是文明早熟的中国,商周时期也有很强的部落时

  • 华歆:刘备的师叔,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三国,历史解密

    管宁割席,这是一个成语典故。意思是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出自《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

  • 雍正继位,手握重权的八爷党为什么没有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夺嫡大战中,雍正皇帝笑到了最后。而当时还是四阿哥的雍正并不是诸位皇子中最受康熙器重的,也不是势力最强的,所以他能继位这一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抛开雍正继位的合法性不谈,总之雍正就这样当上了皇帝。那么当时几乎掌握着朝廷大半权利的八爷一党,加上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的支持,为何会如此心甘情

  • 玄武门之变前的李世民有多可怕 难怪李建成会对他手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玄武门之变,唐朝,历史解密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随后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不久又继承皇位,改年号为贞观。那么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的权势到底如何呢?李渊当年在太原准备起兵的时候,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亲儿子分别聚集力量,将来协同作战。此时成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