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发病短短三天就死了,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雍正发病短短三天就死了,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28 更新时间:2023/12/5 18:41:32

雍正十三年农历八月二十二日深夜,圆明园九州清晏寝宫内,太监宫女一片慌乱,太医们望着床榻上的雍正自感无力回天。二十三日子时,皇子公大臣跪拜在御榻前,眼看着铁腕雍正命归西天,享年五十八岁。

雍正本是康熙第四子,康熙儿子众多只因其两废太子致使众皇子觊觎皇位,引爆了惨烈的九龙夺嫡,最终雍正于兄弟阋墙中胜出得登大宝,却也留下篡改康熙遗诏得位不正之嫌。

雍正继位后虽为辟流言固帝位弑兄杀弟,大兴文字狱尽显其冷酷无情,可其终是不惧阻力诛贪官革弊制锐意进取之君。雍正上承康熙下乾隆,大清国势在其铁腕统治下日渐兴旺时,他却猝然而逝。

虽然清廷宣布了雍正自八月二十一日开始自感不适,但尚能接见大臣办理公务,转天却突然病重猝死过程,但对其确切病因并未明示。

雍正由发病至死亡只有短短三天时间,清廷含糊其辞掩盖病因,总使人感觉其死因透着一股神秘气息。世人纷纷揣测其死因,亦留下不同版本雍正暴毙传说,那雍正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且听榴莲历史通一一为你分解。

一、丹药中毒致死说

曾有人说雍正晚年为求长生不老,崇尚道教喜食丹药终致中毒而亡。

其实雍正早在身处九子夺嫡漩涡时,就以沉溺道教迷恋炼丹之态混淆兄弟视线。也许当时只是迷惑政敌权宜之计,可到了雍正四年,他偶尔服食了道教丹药既济丹,自觉寻到焕发青春灵丹妙药,遂开始对丹药大为推崇。

我们用现代化学知识分析,可以知晓古代道教炼制丹药多含汞、铅、铜等多种重金属,而铅与汞对大脑神经有所刺激,就像晋代喜食的五石散,少量服用可能引起人的兴奋虚幻。也许这就是雍正初食丹药精神旺盛之因,可他却不知长期大量摄入重金属会损伤身体机能,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因而当雍正八年其大病难愈时,就寄希望于丹药,下令遍邀道教高士齐聚皇宫修丹治病。也许是心理因素,也许是道士们针灸按摩等其它辅助疗法起到疗效,雍正奇迹般痊愈却将一切功劳归于丹药。

自此雍正真正成了道教虔诚信徒,他不但在乾清宫、太和殿等设坛修道,甚至在圆明园专设炼丹处秀清村。这里每天烟雾缭绕炼丹不息,不但供雍正服用,还要满足其向大臣赏赐推介所需。

其实服食丹药在中国皇家历史并不鲜见,睿智如唐太宗亦痴迷丹药,也许这是雄主暮年惧怕死亡,惧怕霸业难续的常态心理。雍正亦不能脱俗早已笃信道教有起死回生之术,他为大清强盛勤政不怠,深怕死亡来临还未达成梦想,就希冀丹药能提升精力延长生命问天再借五百年。

雍正生命最后五年已与丹药须臾不离,甚至亲自参与炼丹,可他却不知丹药如毒药,不但食之上瘾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只有逐渐加大药量才能达到初始效果。雍正就如此一步步踏入服食丹药恶性循环中,就在其临终前十二天,圆明园还曾购入二百斤黑铅用于炼丹。我们可以想象雍正服药量之大,会有多少黑铅源源不断侵蚀雍正之体,日积月累终致死亡。

虽然清廷对雍正死因缄默不语,可是雍正逝后第二日乾隆登基连发两道谕旨露出端倪。乾隆不但将为雍正炼丹的道士们遣散出宫,并自话自说雍正只是喜听道教禅意,从未曾服食丹药,而且严禁宫女太监传播宫中事宜。

如果道士未闯下祸端,乾隆为何紧急将其遣散?本来雍正赏赐大臣丹药时,曾分享自己服药体验心得是史书记载确凿之事,为何乾隆要欲盖弥彰声称雍正未服过丹药?乾隆警告宫女太监又想掩盖什么?

榴莲历史通觉得乾隆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掩饰越佐证雍正之死应与丹药有关,间接证明史书有关雍正喜食丹药真实性。可见丹药中毒说可信度很高。

二、雍正病死说

曾有人说雍正因过劳或中风致死。榴莲历史通觉得此说有些道理,无论世人如何评价雍正,其夙夜勤政应毋庸置疑。雍正一心想打造清明盛世,可国家贪腐乱像令其痛心疾首,天灾人祸令其忧心如焚,他只得废寝忘食倾力管理朝政甚至每年只有生日那天稍微放松休息一下。

雍正继位时已经四十五岁,正是身体机能开始衰退时期,长期劳心劳力应早已透支身体留下隐疾,长此以往很易出现突发状况。更何况其父康熙晚年就出现中风之症致死,可见其家族应有易患中风基因。

榴莲历史通觉得五十八岁正是中风易发期,尤其是雍正还是超级工作狂,而且其发病至死时间短促,因而其因过劳突发中风之说有一定可信度。

三、吕四娘复仇说

民间曾流传着一个侠女快意恩仇诛雍正的故事。传说吕四娘本是明末清初大儒吕留良的孙女。吕留良素有反清执念,他在反清行动失败后削发为僧,并将其汉族才是国之正统,华夷之分重于君臣之伦的反清理念,诉诸文章四方传播影响深远。

只是吕留良做梦亦未料到,其死后四十九年,会因其反清理念成为雍正朝首起文字狱首犯,不但惨遭开棺戮尸,而且株连全家满门抄斩,只独独孙女吕四娘漏网留下性命。

吕四娘誓为家族复仇,遍寻名师习得飞檐走壁之绝技,趁一月高风黑夜混进皇宫,手刃雍正并将其头颅砍下带走献祭祖父,随后吕四娘不知所踪。

由此雍正死无全尸,清廷只得造一金头代替入棺之说于民间不胫而走,这亦是雍正金头之谜由来。

榴莲历史通觉得,此说经不起推敲,吕留良文字狱大案确实发生,可是当时负责此案的是雍正朝能臣李卫,此人心思缜密,怎会出现按着户籍名册抓人漏掉吕四娘的天大纰漏呢?还有清宫戒备森严大内高手云集,既使吕四娘武功再高亦不能轻易近得雍正身前。

至于吕四娘在皇宫内如入无人之境手刃仇人并带走头颅,也许是世人为宣泄对雍正苛政不满的臆想,也许是反清志士为反清复明行动造势,只因符合世人反清情绪才会广为流传。因而有书君觉得吕四娘复仇说不足信。

四、宫女勒死说

清末民初又有人著书言道,雍正因暴虐被宫女勒死。

榴莲历史通觉得此说史书从无记载,更像移花接木将明嘉靖帝因虐待宫女,致使宫女们合谋差点将其勒死的史实,转移到雍正身上。应是作者不满清廷统治而天马行空编撰的故事,也是一种阿Q式的心理宣泄。因而有书君觉得此说不足信。

综上所述雍正丹药中毒致死说可信度最高。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雍正勤政过劳,致使身体状况堪忧,雍正只得通过服食丹药提高精力,过劳中风与丹药中毒两向夹击加速雍正之死。

至今雍正之死尚未有定论,也许只有等雍正泰陵打开的那天,时间才会给我们最准确解释。

标签: 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一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为什么事件会引发争议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一运动,朝鲜,历史解密

    历史影响三一运动是朝鲜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是朝鲜日治时期规模最大的独立运动。从参与阶层来看,三一运动由代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上层利益的宗教界人士所组成的“民族代表”和青年学生发起,并且在运动初期也是以学生起先锋和主体作用,随即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这一范围,扩展到包括商

  • 杨行密当皇帝也不容易,装瞎三年只为活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行密,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杨行密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我们的心里,可能一直就觉得说肯定当皇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的日子,怎么会呢?但是当然不是这个样子,很多时候皇上的生活也是特别的不容易,很多地方都要注意着,本来在在宫里的规矩

  • 赵飞燕为保持身材使用秘药,结果一生都无法生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飞燕,汉朝,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历史上出名的美女,大家公认以四大美女为首。然而除了她们,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绝世遗珠,也不知凡几。这些倾国倾城的美人们各有特点,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发展各领一时风骚。其中,以苗条瘦美而名留史册的虽然很多,但最出名的当属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她就是和四大美女齐名的汉代皇后赵飞燕。赵飞燕出生于贫贱之

  • 名将岳钟琪贵为两朝元老 他最后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岳钟琪,历史解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历史上不少名臣武将在战场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用生命和鲜血描绘出壮丽的人生画卷。但是,也有一些名将能臣或者因为作战失利,或者因与君王反目,或者因为战前签订“生死状”而被杀或者自杀。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李牧被赵王迁怒杀,周亚夫被汉景帝冤死,于谦被明英宗冤杀等等历史事件常

  • 发动神龙政变的五王,最后结局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汉朝,历史解密

    发生在公元705年的神龙政变是唐朝历史中的大事,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位大臣与众多王公文武一起发动军事政变,以武力迫使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唐,使中断了十六年的大唐社稷得以恢复。由于政变的意义重大,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桓彦范、敬晖五人被封中宗李显进封为王。所以,神龙政变也称为“五王政变”。虽然五王立下大

  • 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他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徐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徐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之一,也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是当时著名的将军与勇士。徐晃一生对曹氏集团忠心耿耿,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智勇双全,受到曹操的赏识。徐晃原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此后因护送汉献帝有功而被封为都亭侯。随着韩暹和董承之间的

  • 叔鲜:周文王姬昌之三子,武王灭商后地位最高的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叔鲜,西周,历史解密

    我们一谈到西周初年的名臣,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和太公望。这四位也被称作周初四圣,是西周初年最有名的大臣和诸侯。但是早在武王伐纣成功的时候,当时地位最高的诸侯却不是这四位,而是一个被称作叔鲜的人。【叔鲜的身份】如果谈及几人的地位高低,首先可以从他们的出身来看。商末周初,那是还一个看

  • 表现主义是怎样产生的?来源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表现主义,印象主义,历史解密

    表现主义这个词一般用来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术传统的绘画和制图风格,它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

  •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人物 曹贵人之女温宜公主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温宜公主,曹贵妃,历史解密

    温宜公主,女,《甄嬛传》中的人物,其生母为曹琴默,即曹贵人,原与华妃交好,为华妃对付其他妃嫔的军师,为华妃出谋划策。华妃失宠时将温宜公主作为筹码,甚至在她睡不着时给还是婴儿的温宜公主喝安眠药,使曹贵人有苦难言、心生叛意。周旋于华妃与甄嬛两党之间,两方都害怕得罪。后在甄嬛的指使下,她出面揭发华妃多样恶

  • 蜀国第一次北伐时马超还健在,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马超还在结局会怎么样呢?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在那个时候天下豪杰并起,最不起眼的刘备却获得了天下三分的疆域算是一个成功者了,可是他依旧想兴复汉室,由于夷陵之战的大败最终病死于白帝城,临终前将大事托付诸葛亮,诸葛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