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王诸樊之子:夫概的生平简介

吴王诸樊之子:夫概的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1 更新时间:2023/12/18 9:02:09

夫概,姬姓,吴王诸樊之子,吴王阖闾之弟。公元前506年,楚国令尹囊瓦率军围攻已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蔡在危急中向吴求救。吴国遂打起兴师救蔡的旗号,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境。

吴军先锋夫概对吴王阖闾说:"囊瓦这个人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愿为他卖命。我们主动出击,楚军必然溃逃,我军主力随后追击,必获全胜。"阖闾不允。夫概回营后,对部将说:"既然事有可为,为臣子的就应见机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现在我要发动进攻,拼死也要打败楚军,攻入郢都。"于是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

囊瓦所属残军战败后,由苏延率领向部城方向溃退。孙武指挥吴军实施了战略追击,到清水(即水)追上了楚军。阖闾正要下令攻击,夫概又以孙子兵法所言的"半渡而去之"来阻止了阖闾。阖闾接受了夫概的建议,待楚军半渡清发水时,才发起攻击,因而大败楚军。

11月17日,阖闾、孙武、伍子胥率领吴军攻入郢都。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结束,吴王终于实现了破楚入郢的夙愿。

十一年六月,秦国由于害怕吴国强大对其不利,又因楚臣申包胥于秦庭不思饮食,哭泣七日,求秦国出兵救楚,秦出兵后,与楚军会合于稷(在今河南桐柏东),而后在沂大败夫概,夫概畏罪不敢见阖闾,于是乃亡归,自立为王(《史记》的记载是秦楚败吴王于稷,夫概见吴王兵伤败,于是归而自立)。阖闾闻之,引兵去楚,归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封之堂溪(在今河南西平县),号为堂溪氏。

夫概子孙在吴国者改姓夫余氏,为姬姓的一分支姓氏。夫余氏的部分成员辗转迁徙,到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开拓基业,人丁极为兴旺。以后发展成夫余国、高句丽、百济王室。

在春秋时,吴王阖闾使弟夫概筑城为王邑。因城狭而长,故名长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公元908年,吴越王改长城县为长兴县,浙江省长兴县名由此始。

标签: 夫概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盛唐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揭秘王维的开挂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维,唐朝,历史解密

    在盛唐时期,诞生了李白、杜甫、王昌龄等著名诗人,每一位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就不一一举例了。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人也是盛唐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就是“诗佛”——王维。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王维的一生相比于其他诗人简直是太过一帆风顺了,仿佛开了挂一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王维幸运的人生。701

  • 定军山一战中夏侯渊战死,对曹魏的影响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夏侯渊,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定军山一战中黄忠斩了夏侯渊,彻底震撼了曹军。甚至,就连曹操亲征,都没能稳住军心。最后,曹操只能将汉中白白送给了刘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夏侯渊在曹军中,素有“白地将军”之称。所谓“白地”,就是一片空地,什么都没有,暗谕夏侯渊根本就不懂军事。但是,实事求是的说,这还真冤枉了

  • 新旧党争是怎么回事?对北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新旧党争,王安石,历史解密

    宋神宗熙宁二年,围绕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爆发了一场党争,后世称之为“新旧党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起初由于许多大臣反对新发而不愿意合作,迫使王安石只能用新人来推动变法,此后便分为两派,凡是反对新法的就称为旧党,赞成新法的就是新党。旧党成员多是当时有声望的士大夫,如司马光

  • 杨秀清本是太平天国最为核心的人物,为何会慢慢走向毁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秀清,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主要领袖之一,他本是太平天国最为核心的人物,为何后来一步步走向毁灭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前期,完全可以用声势浩大来形容,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内部在早期时,始终都能保持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但是,当太平天国的内讧发生之后,太平天国则自

  • 刘备不看好马谡,为何诸葛亮仍然要重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是一个很会看人,同时也很会用人的君王。他一生发掘了关羽、张飞等冲锋陷阵的武将,也聚集了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一流的谋士。即便是在永安城的最后时刻,刘备也对前来接受遗诏的诸葛亮说关于看人用人的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备说,马谡这个人不堪大任,让诸葛亮千万谨记。诸葛亮连连称是,赶忙

  • 康熙的第三子胤祉不关心朝政,雍正为何还囚禁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胤祉,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三阿哥胤祉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所谓的“不关心”政治,更像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夺嫡策略。这一招,雍正也曾用过,就是为了迎合康熙的心意,将自己包装成淡泊名利之人。所以,胤祉骗得了别人,骗不过雍正。当太子与大阿哥失势后,胤祉就成为最年长的阿哥。在古代封建社会,比较注重礼法,在没有嫡子

  • 宋代是如何招募胥吏的?为何胥吏制度会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代胥吏制度,历史解密

    古代胥吏指的是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吏,属于政府的基层办事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朝时期的法律在古代历史上来说应该算是比较完善的了,特别是民法,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执政者重视民情民主,虽然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皇家权益,但从客观上来说,的确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法律

  • 朱棣迁都北京后,为什么依旧派人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朱棣,即明成祖、永乐帝,他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登基后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明的第二位皇帝是朱元璋钦定的,他就是皇孙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不过建文帝在上任后,由于对藩王不信任,开始削藩。这下捅了马蜂窝,尤其是燕王朱棣对此不太认

  • 有哪三人刺杀过秦始皇?只有一人顺利逃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在位期间,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还制订了严刑酷法,使得人民群众愤怒反抗。历史上有不少人进行了刺杀秦始皇这一项高危活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毫无疑问,刺杀秦始皇是一项高危的活动,但是依然有勇

  • 唐朝经济实力到底有多强 安史之乱都没有动摇到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黄巢起义,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中国唐朝的经济在世界上是最鼎盛的,差不多能占到世界经济的一半。唐朝时期开始经济主要集中在北方,但是后来经历的安史之乱,北方被破坏殆尽,所以经济从北方开始向南方转移,虽然安史之乱对当时的唐朝影响很大,但是并没有动摇到唐朝的经济根基,后来到了唐末的黄巢起义,严重影响了唐朝经济的发展,致使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