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盛唐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揭秘王维的开挂人生

盛唐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揭秘王维的开挂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1 更新时间:2023/12/30 5:53:07

在盛唐时期,诞生了李白杜甫王昌龄等著名诗人,每一位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就不一一举例了。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人也是盛唐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就是“诗佛”——王维。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王维的一生相比于其他诗人简直是太过一帆风顺了,仿佛开了挂一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王维幸运的人生。

701年,王维出生于运城永济市。家境殷实,因此王维得以全面发展,诗、文、画、音乐样样精通,自幼便是别人眼中的天才。十五岁便因音乐素养高而闻名天下。731年,王维参加科举考试并一举夺魁。仅仅三十岁便考中进士,而且还是状元,在这一点上,只有贺知章能与之媲美。当然,由于唐代科举考试的规则,试卷不糊名,王维的这个状元身份也为人诟病。

据史书记载,王维通过音乐认识了歧王,歧王视他为密友,并特地安排了一个场面:歧王邀请玉真公主来自己府里吃饭,听音乐。同时安排样貌帅气的王维扮做伶人,为玉真公主演奏琵琶曲《郁轮袍》,王维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这首琵琶曲上,王维此时有太多故事想通过琵琶曲向玉真公主倾诉了。玉真公主慢慢地被王维的琵琶曲所吸引,那高傲的眼神逐渐转移到了王维的脸上。在这种背景下,有了岐王和玉真公主这样强大的后台,想不中状元都难啊!

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从此,王维一路升迁,直到“安史之乱”的爆发,王维被捕,叛军令王维出任丞相之职,后“安史之乱”被平定,本来投降叛军的王维应被判杀头之罪,但是王维弟弟于平叛有功,自愿用自己功劳换得王维生还,又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不久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

761年,王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标签: 王维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定军山一战中夏侯渊战死,对曹魏的影响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夏侯渊,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定军山一战中黄忠斩了夏侯渊,彻底震撼了曹军。甚至,就连曹操亲征,都没能稳住军心。最后,曹操只能将汉中白白送给了刘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夏侯渊在曹军中,素有“白地将军”之称。所谓“白地”,就是一片空地,什么都没有,暗谕夏侯渊根本就不懂军事。但是,实事求是的说,这还真冤枉了

  • 新旧党争是怎么回事?对北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新旧党争,王安石,历史解密

    宋神宗熙宁二年,围绕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爆发了一场党争,后世称之为“新旧党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起初由于许多大臣反对新发而不愿意合作,迫使王安石只能用新人来推动变法,此后便分为两派,凡是反对新法的就称为旧党,赞成新法的就是新党。旧党成员多是当时有声望的士大夫,如司马光

  • 杨秀清本是太平天国最为核心的人物,为何会慢慢走向毁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秀清,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主要领袖之一,他本是太平天国最为核心的人物,为何后来一步步走向毁灭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前期,完全可以用声势浩大来形容,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内部在早期时,始终都能保持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但是,当太平天国的内讧发生之后,太平天国则自

  • 刘备不看好马谡,为何诸葛亮仍然要重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是一个很会看人,同时也很会用人的君王。他一生发掘了关羽、张飞等冲锋陷阵的武将,也聚集了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一流的谋士。即便是在永安城的最后时刻,刘备也对前来接受遗诏的诸葛亮说关于看人用人的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备说,马谡这个人不堪大任,让诸葛亮千万谨记。诸葛亮连连称是,赶忙

  • 康熙的第三子胤祉不关心朝政,雍正为何还囚禁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胤祉,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三阿哥胤祉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所谓的“不关心”政治,更像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夺嫡策略。这一招,雍正也曾用过,就是为了迎合康熙的心意,将自己包装成淡泊名利之人。所以,胤祉骗得了别人,骗不过雍正。当太子与大阿哥失势后,胤祉就成为最年长的阿哥。在古代封建社会,比较注重礼法,在没有嫡子

  • 宋代是如何招募胥吏的?为何胥吏制度会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代胥吏制度,历史解密

    古代胥吏指的是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吏,属于政府的基层办事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朝时期的法律在古代历史上来说应该算是比较完善的了,特别是民法,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执政者重视民情民主,虽然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皇家权益,但从客观上来说,的确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法律

  • 朱棣迁都北京后,为什么依旧派人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朱棣,即明成祖、永乐帝,他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登基后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明的第二位皇帝是朱元璋钦定的,他就是皇孙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不过建文帝在上任后,由于对藩王不信任,开始削藩。这下捅了马蜂窝,尤其是燕王朱棣对此不太认

  • 有哪三人刺杀过秦始皇?只有一人顺利逃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在位期间,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还制订了严刑酷法,使得人民群众愤怒反抗。历史上有不少人进行了刺杀秦始皇这一项高危活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毫无疑问,刺杀秦始皇是一项高危的活动,但是依然有勇

  • 唐朝经济实力到底有多强 安史之乱都没有动摇到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黄巢起义,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中国唐朝的经济在世界上是最鼎盛的,差不多能占到世界经济的一半。唐朝时期开始经济主要集中在北方,但是后来经历的安史之乱,北方被破坏殆尽,所以经济从北方开始向南方转移,虽然安史之乱对当时的唐朝影响很大,但是并没有动摇到唐朝的经济根基,后来到了唐末的黄巢起义,严重影响了唐朝经济的发展,致使国力

  • 宋国的总人口都不足五千 究竟是怎么崛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国,春秋,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却鲜有人知晓这个“五霸之一”其实名存实亡。其它四国军事实力均远超于宋国。宋国的总人口都不足五千,甚至连今天一个小县城的人数都赶不上,又何以去培养强大的军事实力呢?其次历史上对宋襄公的评价争议不断,有人说他的仁义不过是在惺惺作态,甚至连开国领袖毛主席也评价其为“蠢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