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皇宫“肉多狼少” 皇帝是怎么做到雨露均沾的

古代皇宫“肉多狼少” 皇帝是怎么做到雨露均沾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30 更新时间:2023/12/30 21:19:05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皇帝是怎么做到雨露均沾的?皇帝那么忙,皇帝的身体受得了吗?

公子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侯门就是如此,宫门就更悲催了。历朝历代中,每年都有无数民间美女被选召入宫,这些女人将在红色的宫墙中度过此生。大多数皇帝喜欢的都是年轻貌美的美女,而那些人老珠黄的宫女又该去何从,她们也会得到皇帝的垂青吗?

世人都认为古代皇帝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其实,“三千”并不是个实数,有些朝代的宫嫔数量远超三千,有些朝代则不及这个数字。具体后宫中该有多少宫女,还要看该朝代的宫廷制度。

根据《礼记》中记载的“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知,根据周礼来看,每个皇帝的帝妻总共有121个,除此之外还有没名号的宫女。

不论是帝妻还是宫女,只要帝王有生理需要,她们必须随时无条件满足。

然而,毕竟后宫中的情况是“肉多狼少”,皇帝一个人是无法“享用”如此数量的众多宫妃。所以说,每个朝代的后宫中都有不少“板凳选手”,她们一生都未曾得到皇帝的垂青,甚至都没过过性生活。

宋人周密所撰的《齐东野语》有这样的说法:

“凡夫人进御之义,从后而下十五日遍……其九嫔已下,皆九人而御,八十一人为九夕。世妇二十七人为三夕,九嫔九人为一夕,夫人三人为一夕,凡十四夕。后当一夕,为十五夕。明十五日则后御,十六日则后复御……凡九嫔以下,女御以上,未满五十者,悉皆进御,五十则止。后及夫人不入此例,五十犹御。故《内则》云:妾年未满五十者,必与五日之御。则知五十之妾,不得进御矣。”

虽说除先帝后妃及公主宗女之外,后宫里的所有女人都是皇帝一人的禁脔,但皇帝却没必要满足每个女人的性需求。按照《齐东野语》的说法,每个帝王只需与121位有名号的夫人定期做房事即可。饶是如此,这也是普通男人无法完成的任务。

81名女御,每月帝王需与女御度过十八天,每日需临幸其中的九名;27名世妇,每月帝王需与世妇度过六天,每日需临幸其中的九人;9名女嫔,每月帝王需与女嫔度过两天;3名三夫人,每月帝王需与夫人度过两天;皇后地位最尊贵,每个月可独享皇帝两日。

平心而论,这样的房事频率对于一个正常男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哪怕是身强体壮的男人,这样的生活恐怕也很难过上几年。也难怪古代帝王的平均寿命较短,根据中医理论如此频繁的房事难免会让皇帝的某些功能提早退休,影响身体健康。

按照《齐东野语》中的理论,除了皇后和三名夫人之外,宫女五十岁以后便不得与皇帝同房了。这一制度似乎会给人一种“红颜未老恩先断”的感觉。其实,倒不是因为皇帝薄情寡恩,这种规定实属古代特殊的社会情况催生的。

我们了解,大多数女人在五十岁左右会步入更年期,到了这个年纪的女人不再排卵,也失去了生育能力。每个皇帝的性生活都是建立在生儿育女的基础上的,若女人不能生儿育女,皇帝完全没必要在她的身上浪费精力。毕竟,需要皇帝去“操劳”的女人太多,皇帝已太过辛苦。

笔者认为,《齐东野语》中的这套理论也只适用于个别朝代,起码这套规则在唐代是不适用的。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时期的宫嫔数量足有四万多人,如果隆基遵守这套规则每天轮流临幸一百多名有名号的帝妻,那么,其他宫女岂不是得不到皇帝的“照料”了吗?

由此可见,古代帝王打算和某个宫女行房事时,或许不会遵守周礼的要求。换一种思维来想,皇帝拥有绝对的自主交配权,古代皇帝想要临幸哪个女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就像隋炀帝说的那句“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一样,遵守礼法的皇帝属实像凤麟角一样少。

当然,某些朝代还有特定的“进御制度”,如:招幸和行幸等。打个比方来说,司马炎坐着羊车“随机”临幸嫔妃的做法,就是一种“行幸”。于是,有些个宫人便把竹枝插在门上,把盐水洒在地上,羊因为喜欢盐水的味道,停下吃食,羊车就停在了她的宫门口。

看来,古代宫廷里不止是嫔妃忙,连皇帝都很忙。

那些进入深宫的女人或许并不幸福,她们将整个韶华都奉献给宫室,到了年老色衰时却不能继续生育,被皇帝抛弃孤独残生,对于女人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参考资料:

【《礼记》、《内则》、《齐东野语》】

标签: 古代皇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卫青三个姐姐有多厉害?卫子夫当上皇后,卫少儿生了霍去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卫少儿,汉朝,历史解密

    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大将,在汉对匈作战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不可遗忘的功绩。卫青原本只是奴仆之子,后来受到重用,一路飞升到大将军大司马的位置,乃至娶汉武帝长姐平阳公主为妻,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姐姐卫子夫。虽然说卫青的功绩,是他实打实拼出来的。但不可否认的说,如果不是有一个受宠的姐姐,汉武帝哪里会在乎一个小

  • 元朝入主中原后,为什么汉化不彻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如北魏、金、清都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走上了“汉化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倾向非常明显,甚至在改汉姓时追溯黄帝为自己的祖先,对汉文明的认同可见一斑。而忽必烈也在开国之初进行改制,但是元朝汉化的程度却远远不及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遭到了来自蒙古、色目旧部

  • 战国时期占领巴蜀之地的是哪个国家?为何不是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秦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并有着吞并其他国家的野心。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灭巴蜀之战,于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的战争。在春秋战国时期,巴国、蜀国位于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到了战国中期,巴

  • 董存瑞炸碉堡的原话内容是什么?让人热泪盈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董存瑞炸碉堡,近代,历史解密

    "为了新中国,冲啊!"这是董存瑞烈士在牺牲前喊得最后一句话,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并不是原话,而是被加工过的,可是原话同样让人热泪盈眶。关于董存瑞,我想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小时候都熟读过他的事迹,直到现在仍然让人热血沸腾,感动不已。下面带大家重新回忆那段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1948年5月初,隆化县城战役

  • 古代后宫之中只能有一个皇后呢 最多出现过23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皇后,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皇帝后宫中,女性虽然众多,但皇后只有一位。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正妻又称嫡妻,是第一次娶的妻子,又叫结发妻子、元配、原配、大老婆、正房。在礼仪上,皇后与皇帝平等。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负责管理后宫,理论上皇帝的所有嫔御、后宫的宫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属。《春秋》认为国家变

  • 长板桥之时,张飞为何能吓住曹操大军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张飞,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单挑能力强的武将颇多,张飞就是一个典型。张飞在小说中的形象可以说是一个万人敌,除了在虎牢关对阵吕布无法取胜,需要刘备关羽帮忙之外,其余单挑中要么打平要么打胜利,当然张飞打不过吕布是很正常的,毕竟曹操手下六将车轮战都无法将吕布斩于马下。张飞的战绩履历非常光彩,从出道以来斩杀和击败了不少大

  • 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是谁?奠定了文景之治的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临朝称制,汉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几乎都是男人的天下,男人安邦定国,齐家治国平天下,很多在他们背后的女人都会被忽略,但是总有一些女性,她们可以超脱于世俗的眼光,逆流而上,创造出一番丰功伟绩来。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汉代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也就是被后人称作“吕太后”的神奇女子。她与刘邦本是患难夫妻,一路上相互扶持,

  • 古代的“回避制度”是指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对于一个近七十岁的老人来说,眼花耳聋无法避免。但也许是他的操劳引发了上苍垂怜,肉体磨损并未放慢他的思路,在处理繁杂公务的时候他依然能得心应手。而相比于青年时期,岁月的洗礼让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后的心机。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个眼神和一句话就能了然事情原委。按照惯例

  • 后妃一般都是通过选秀,汉朝军队也是选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如今的社会算是一个娱乐性时代,有的人为了出名参加大大小小的选秀节目,然而要知道参加选秀容易,但是最终成功出道却很难。选秀这个词起源于古人对于后妃亦或者是军队的选拔,什么选秀竟然和军队选拔掺杂在一起,想必很多人都会有疑问,后妃通过选秀可以理解,但是军队通过选秀就有点不能理解了。要说军队可以通过选秀挑选

  • 刘备如果没有冲动起兵讨吴,蜀汉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关羽败走麦城后,不幸被孙权的伏兵抓到,最后被残忍杀害了。刘备也因为要给关羽报仇,所以才刚刚登基做皇帝,就宣布要讨伐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被陆逊打败,最后差点命丧夷陵。而这么一系列的悲剧让后世人唏嘘,许多人觉得,刘备太冲动了,关羽襄樊战役被杀后,倘若刘备没有选择为他报仇讨伐东吴,那么蜀汉就不至于败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