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最没存在感的王朝,出过明君吗?

历史上最没存在感的王朝,出过明君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61 更新时间:2023/12/9 12:44:18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非常多的王朝,自秦始皇建立起大一统王朝后,后世王朝皆沿袭秦制(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等)。历史上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有辉煌和没落的时候,威武的大汉王朝,万国来朝时期的盛唐,最终都走向了灭亡。尽管如此,这也是封建王朝发展的必然趋势,唯有“适者”才能生存下去。每个王朝都有过辉煌,也曾出现过不少明君,可有那么一个王朝,从建国起就未曾有过辉煌,王朝共历15位君王,却只有“半个明君”,它被史学家称为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大一统王朝。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建立大都是有才能的明君开创,几乎每个大一统王朝都必然会有明君的出现,一个王朝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明君领导。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知道压榨百姓的王朝终归会走向灭亡。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无不靠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也是古代统治者治国的重要“工具”,如果仅凭借权术、玩弄政治夺得天下,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此王朝便是晋朝,三国合而归司马,司马家族建立起晋朝,并且统一了天下。照理说,晋朝结束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国家迎来统一,对于百姓来说是好事,可事实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司马懿建立晋朝后不久便发生了多起战乱,中原陷入比三国更混乱更黑暗的时代。

三国鼎立时期,原以为天下最终会是三家中的一家,可没想到最终曹魏被司马家族篡权,并且蜀汉和东吴早已衰颓,司马家族最终靠权术夺得天下。司马家依靠的是士族官僚的力量掌握大权,曹氏家族辛辛苦苦几代人打下的基业,最终被司马家族架空权力,丢了国家。

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前期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等,整个社会呈现繁荣的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公元279年,晋发动灭吴之战,实现了全国统一,司马炎也变得骄傲自满起来。“晋灭吴之战”后,司马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并且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

晋朝的开国皇帝都骄奢淫逸,更不用说下面的大臣如何,整个晋朝的风气已经不能用奢靡来形容,官吏极其奢靡,百姓穷困潦倒。从司马炎晚年时期的作为来看,他只能算得上“半个明君”。如果仅是如此还能够挽救,司马炎腐败了不代表他的后代也会如此,可在选继承人上,司马炎却选了一个痴呆不能任事的司马衷(何不食肉糜?),加上皇后贾南风祸乱朝纲,最终引发八王之乱,司马衷也沦为傀儡。

由于司马衷软弱无能,先是爆发八王之乱,紧接着便是五胡乱华。西晋统一天下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仅十一年。五胡乱华给汉民族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西晋统治者难辞其咎。公元316年,西晋便灭亡。晋朝虽是大一统王朝,但真正掌控天下的时间也仅有十多年而已,在整个历史上的存在感极低,五胡乱华使北方地区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原本以为司马家族会以此为戒,西晋灭亡后,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东晋的开国皇帝也是个懦弱之人,朝廷大权仍被世族掌握,这也算是对司马家族的一个“报应”,凭借世族力量夺权,最终也毁在世族上。东晋统治者仍然过着极其奢靡的生活,他们认为南方还是比较安全,即使发动了几次北伐,但大多都是消极态度。

晋朝由于得位不正,又没有出明君,实属太无能,导致好好的一个大一统王朝没有任何存在感。历史上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都没有出现过像晋朝皇帝这样的,连开国皇帝都是懦弱无能,极度腐败,这样的王朝怎么可能走得远。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要比晋朝的开国皇帝强太多。

五胡乱华给汉人和汉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晋朝统治者不但没有反思,反而沉迷于享乐,实在是让人不齿。一个大一统王朝,竟然会如此软弱,历代史学界对于晋朝的评价也是极低,让人不齿。

标签: 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骨醉”之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武则天为何会发明这种刑法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那么当上皇后以后,武则天是否就能够高枕无忧了呢?不是,她必须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的稳定。话说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囚禁不久,唐高宗李治有一天就突然想起了这两个自己的妃子来了,于是就到了她们关押的地方前去探望。他来到两人关押地方,看到两人所处的糟糕的环境,不禁就触动了他那敏感、多情的一面,他流着泪问道

  • 明朝的空印案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全国的人都瞒着朱元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空印案,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统一了天下之后,制定了各种完善的制度。其中一项就是每年每个地方都要派人到中央来回报自己地方上一年的财政收支,所有的账目必须和户部统计的一致之后才可以给予结算。按道理来说这没什么不好,工作是必须严谨一些。但是接下来的规定就奇葩了,若是账目对不上,官员就必须回到自己的地方上再次从新造册

  • 慈禧与慈安关系到底如何 真的是水火不容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慈安,历史解密

    满清多悬案,不知是祖传就有皇帝死得叵测的优良传统还是风水气运问题,自皇太极无端盛京暴毙始满清皇室悬案的多米诺骨牌便从顺治、雍正、嘉庆、一直推倒到了咸丰。皇帝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后宫宫闱,类似于同治年慈安之死这种事实在是满清奇事之冰山一角。话题转正,今天我们说到慈禧与慈安,当然,诸如两人关系与慈安之死类

  • 皇后是后宫的掌权者,其实也有忌讳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的皇后是后宫的掌权者,虽权力大,但实际上也有忌讳点的。历史的轮船总是没有停止过转动,一直以来在这艘史船上也存在过很多高贵的帝王和嫔妃,以及那些战功无数的将军和大臣,实际上认真比较下来的话,还要数大清时期的一系列事宜发展的时间距离现今较近一些。而且我们平日里在看史册里面所记载内容的时候,基本上也能

  • 历史上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洪都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洪都保卫战的成功是朱元璋打赢陈友谅的重用因素之一,号称率领六十万大军的陈友谅竟然拿不下一个只有两万人防守的洪都城,此战不仅有利 消耗了陈友谅的战力也严重打击了其士气,打了85天牺牲数万将士的性命之后竟然无功而返。作为元末枭雄人物的陈友谅经历过大大小小战争不小百场,

  • 为什么满族八大姓没有包括“爱新觉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满洲八大姓,清朝,历史解密

    满族的姓氏中融合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元素,其中不仅有汉族,还有朝鲜等族的民族文化,满族姓氏起源于氏族社会,以血缘为姓氏,比如说最早出现的“哈拉”,原本一个“哈拉”就是一个氏族,后来又逐渐变为了姓氏。然而满族八大姓氏之中并没有“哈拉”这个姓,就连满族时期的皇族姓氏“爱新觉罗”也不在其中。清太祖努尔哈赤不仅

  • 二战时芬兰哪来的那么多先进武器装备?都是谁给芬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芬兰,二战,历史解密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国。芬兰的面积只有3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仅500多万,还没我国山东烟台人口多。不过别看芬兰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实力可不弱,苏芬战争中曾重创强大的苏联,苏德战争中甚至还在北线协同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打的苏军节节败退。芬兰军队那么能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芬兰的武器

  • 西汉巫蛊之祸是怎么回事?皇后卫子夫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卫子夫,汉朝,历史解密

    征和二年,春。一行官差表情严肃,步伐整齐,急行在长安的大道上。就在不久前西汉中央下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他们此行是去抓捕当朝丞相公孙贺,以及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审讯的过程,史料未载,而至于结果,却是有目共睹的:公孙贺因以权谋私,不故黎民百姓生死罪名处以死刑。正如《汉书》所说:兴美田以利弟子宾客。又令

  • 吕不韦为秦国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为何最后会被嬴政贬斥否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卫国商人,后成为秦国丞相,对秦国统一六国的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然而曾经权倾天下的吕不韦,最后却在流放途中饮鸠自尽,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这样的关于吕不韦的记载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

  • 北宋真的有八十万禁军吗 如果有为何还被金人给轻易的灭国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禁军,历史解密

    相信喜欢看《水浒传》的朋友对林冲绝对不会陌生,林冲的外号叫豹子头,但也因为他早年当过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这个也成了他的外号之一。古代人写书喜欢夸张,所以这个八十万禁军很多人都说有水分,但这一点施耐庵还真没吹牛,因为北宋是的确有八十万禁军的。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北宋军队的划分,有禁军,厢兵,乡兵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