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与慈安关系到底如何 真的是水火不容的吗

慈禧与慈安关系到底如何 真的是水火不容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3/12/21 23:44:25

满清多悬案,不知是祖传就有皇帝死得叵测的优良传统还是风水气运问题,自皇太极无端盛京暴毙始满清皇室悬案的多米诺骨牌便从顺治雍正嘉庆、一直推倒到了咸丰

皇帝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后宫宫闱,类似于同治年慈安之死这种事实在是满清奇事之冰山一角。

话题转正,今天我们说到慈禧与慈安,当然,诸如两人关系与慈安之死类似于《清朝野史大观》、《清稗类钞》、《清宫琐闻》等野史记载的已经够多了,但均是唯恐天下不乱主观臆测之作,只消茶余饭后的谈资娱乐即可,不可作正史观之,而满清之悬事,无正史记载,今只可凭时人三言两语客观记载与我们主观科学理性分析得之。

(慈禧、慈安)

那么,慈禧与慈安关系到底如何?

众所周知,慈安出生高贵,按照满清朝臣之女十四岁可选秀入宫的规矩,慈安于十五岁还在道光年间便入选为咸丰侧妃,虽然其小慈禧两岁,但自咸丰登基后,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便一跃母仪天下,封为后宫皇后,足见其姿容之艳丽,心性之机敏。

而后是慈禧粉墨登场,她的出生历史多含糊其辞,想来必是不如慈安,但按入宫选秀规矩必也是四品以上官宦之家出身。慈禧比慈安晚了几年十七岁入宫,此时咸丰宠慈安良久,慈禧一直于宫闱之中封为兰贵人,不温不火。但慈禧有慈安所不具有的心机与魄力,抓住了时机便为咸丰生下皇嗣,而咸丰无后,母凭子贵,咸丰封其为贵妃。显而易见,慈禧于咸丰年并不受宠,他在兰贵人的位置上屈居多年而不晋封,而自生下同治帝咸丰也才象征性封其为贵妃。可见,无论是从身份还是地位上,其与慈禧都远非一个数量级。

今又有慈安心性柔弱、思虑愚昧唯诺于慈禧一说,怕是得对提此说之人智商进行重估。

慈安出身自然比慈禧好,宫闱纷争之事受家教耳濡目染自不会差,而其竟在短短六月间一跃而为皇后,说她心性柔弱、思虑愚昧,怕是连慈禧都不信。慈禧固然能忍,待机蛰伏,一如蝮蛇阴鸷,一旦时机到来便跃身而出,抓住时机诞下皇嗣成其出路。如慈禧这般人物又如何,长达十数年仅贵人而已,而慈安只用了六个月,便母仪天下执掌后宫三十六院。

(咸丰)

而据史料记载,咸丰虽重色,慈安慈禧却均生得艳丽无二而两人地位判若云泥,慈安凭借的不是无双的心计与智虑又是什么?

因此,慈安、慈禧水火不容一说概不存在。

何谓水火不容?乃敌对双方旗鼓相当,针锋相对。我们且不论是咸丰年,即便是同治年,慈禧为同治母又如何?按满清规矩,慈安仍为正统皇太后,而慈禧仅母凭子贵为侧妃后名为太后而已。后又有咸丰曾以祖上努尔哈赤曾命后人不得纳叶赫那拉氏为后之制,密留防慈禧母凭子贵,紊乱宫廷可罪之密旨于慈安,虽不敢断其真假,但足见慈安地位、身份高于慈禧乃民之所向。

慈安贵为皇后多年,其外戚宠荣多年,其实力必定显赫至极,又怎是屈居兰贵人多年且出身不甚明了慈禧所能比拟?故而,不论是从个人智计、心性、能力,亦或地位、身份乃至家族势力而言,慈安都远非慈禧所能比拟。既非旗鼓相当,更无法针锋相对,又何来水火不容一说?

其次,我们参照清史零散记载,慈安或在同治年与慈禧杀顾命八大臣两后垂帘听政时将朝政琐事交与慈禧处理,但或仅慈安心性善良,不喜朝政权谋之事而已。但有朝廷举足轻重之事需要决策,慈禧还是要问策于慈安。两人一直相安无事,最起码表面和睦。

以至于后慈安暴毙而死,多猜乃慈禧投毒杀之。于此我们再作分析。

据史记载,两人垂帘听政后,慈安对朝政之事,事无巨细,多委慈禧掌管,对慈禧自己虽为正后却更以姐姐事之,姐妹两于后宫相互扶持,一起撑着后清这艘破船,平日里又无半点矛盾仇怨,乃至半点纷争都没有。他们之间唯一存在纷争的地方无非朝政,而此事后期慈安全赖慈禧做主,信任之至。

慈安如此至情至性,要说她们两人在相濡以沫的那么多年里没有姐妹感情,鬼都不信。慈安对慈禧,既信任,又没有威胁,而且慈安在,自己还可以有知冷知热、嘘寒问暖之人,实在没有杀慈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理由?对于慈禧来说,名分都是虚的,她握在手里的权力才是真真切切的,有什么必要?她不会不了解慈安的机智,当时满清不少中兴大臣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莫不是慈安举荐重用,万一自己谋事不周岂不是给自己挖坑?

(慈禧)

而关于慈安的死因,学者徐彻引《翁同和日记》为据,经过他大量社会考证得慈安26岁曾患有肝厥疾病长达24天之多,达到不能说话的程度,在同治八年十二月四日又旧疾复发,一度假死过去。在她死前一天又有复发身体不适的迹象,只是不那么严重没有重视,等到第二天便死了。

徐彻为学比较扎实实事求是,他经常实地考察求证。我们统筹以上分析,显然,比上那些泛滥野史,他的话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慈安应该是死于心血管或者中风和脑溢血之类的疾病,毕竟她有旧疾,慈禧也没有害她的理由。至于历史上不论正史还是野史,均无慈安有女儿一说,概为误传,不可偏听偏信。

标签: 清朝慈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后是后宫的掌权者,其实也有忌讳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的皇后是后宫的掌权者,虽权力大,但实际上也有忌讳点的。历史的轮船总是没有停止过转动,一直以来在这艘史船上也存在过很多高贵的帝王和嫔妃,以及那些战功无数的将军和大臣,实际上认真比较下来的话,还要数大清时期的一系列事宜发展的时间距离现今较近一些。而且我们平日里在看史册里面所记载内容的时候,基本上也能

  • 历史上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洪都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洪都保卫战的成功是朱元璋打赢陈友谅的重用因素之一,号称率领六十万大军的陈友谅竟然拿不下一个只有两万人防守的洪都城,此战不仅有利 消耗了陈友谅的战力也严重打击了其士气,打了85天牺牲数万将士的性命之后竟然无功而返。作为元末枭雄人物的陈友谅经历过大大小小战争不小百场,

  • 为什么满族八大姓没有包括“爱新觉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满洲八大姓,清朝,历史解密

    满族的姓氏中融合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元素,其中不仅有汉族,还有朝鲜等族的民族文化,满族姓氏起源于氏族社会,以血缘为姓氏,比如说最早出现的“哈拉”,原本一个“哈拉”就是一个氏族,后来又逐渐变为了姓氏。然而满族八大姓氏之中并没有“哈拉”这个姓,就连满族时期的皇族姓氏“爱新觉罗”也不在其中。清太祖努尔哈赤不仅

  • 二战时芬兰哪来的那么多先进武器装备?都是谁给芬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芬兰,二战,历史解密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国。芬兰的面积只有3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仅500多万,还没我国山东烟台人口多。不过别看芬兰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实力可不弱,苏芬战争中曾重创强大的苏联,苏德战争中甚至还在北线协同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打的苏军节节败退。芬兰军队那么能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芬兰的武器

  • 西汉巫蛊之祸是怎么回事?皇后卫子夫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卫子夫,汉朝,历史解密

    征和二年,春。一行官差表情严肃,步伐整齐,急行在长安的大道上。就在不久前西汉中央下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他们此行是去抓捕当朝丞相公孙贺,以及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审讯的过程,史料未载,而至于结果,却是有目共睹的:公孙贺因以权谋私,不故黎民百姓生死罪名处以死刑。正如《汉书》所说:兴美田以利弟子宾客。又令

  • 吕不韦为秦国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为何最后会被嬴政贬斥否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卫国商人,后成为秦国丞相,对秦国统一六国的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然而曾经权倾天下的吕不韦,最后却在流放途中饮鸠自尽,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这样的关于吕不韦的记载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

  • 北宋真的有八十万禁军吗 如果有为何还被金人给轻易的灭国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禁军,历史解密

    相信喜欢看《水浒传》的朋友对林冲绝对不会陌生,林冲的外号叫豹子头,但也因为他早年当过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这个也成了他的外号之一。古代人写书喜欢夸张,所以这个八十万禁军很多人都说有水分,但这一点施耐庵还真没吹牛,因为北宋是的确有八十万禁军的。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北宋军队的划分,有禁军,厢兵,乡兵以

  • 二战中法国自称陆军第一强国,为什么那么快就投降德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二战,法国,历史解密

    二战中,同盟国家中除了苏联和美国,接下来最强大的国家应该就是法国和英国了,法国在二战前有世界第一陆军的称号,就可以看出这是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的一个国家,但是在1940年的作战中,法国和德国遭遇,很快就败下阵来,甚至当年参与抵抗的盟友英国都看的有些傻眼。可是真实的情况是,法国投降时候,在南部有上百万的军

  • 耶律德光的称帝闹剧,儿皇帝后晋是怎么崩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耶律德光,宋朝,历史解密

    石敬瑭通过认爹和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办法,借契丹兵灭掉了后唐。但是并不是成为儿皇帝就可以内外无忧。石敬瑭忙着叫爸爸的时候,原来吴国的权臣徐知诰干掉了吴国的国主,然后登基自己做了皇帝。为了宣示正统,他给自己改了个名叫李昪,定国号为唐——我本是唐朝宗室后裔,妥妥的正统身份,大家赶紧来归顺我吧!大家表示呵呵。

  • 她是继令妃后给乾隆生孩子最多的妃子,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佳氏,清朝,历史解密

    在许多宫廷剧中,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乾隆的纯妃。她是一个性情温和、外貌出众的江南女子。她第一次见到傅恒时就为他放弃了自己的财富,尽管她嫁给了弘历,她仍然没有忘记心中的傅恒。然而,当他知道傅恒心里没有自己的时候,她很难过,所以她心里没有傅恒,开始取悦皇帝。然而,她很容易被激怒,并开始攻击傅恒的妹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