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前,沮授为何反对袁绍与曹操进行快速决战?

官渡之战前,沮授为何反对袁绍与曹操进行快速决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19 更新时间:2023/12/27 11:08:56

官渡之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建安四年(199年)至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曹操爆发了“官渡之战”。有意思的是,袁绍的重要谋士沮授在战前主张缓进并坚决反对实力明显占优的袁绍与曹操进行快速决战。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正如沮授所说:““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袁绍最大的优势是兵多粮足,曹操最大的优势是兵精将勇,兵多粮足自然有利于消耗战。

优秀的军事家都会尽可能避免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快攻急战却是袁绍用自己的劣势去对抗曹操的优势,自然遭到了沮授的反对。而颜良文丑的战死也证明袁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如曹军。

其次,袁绍的大本营是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向曹操所在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快速进攻就意味着要拉长并让补给线穿过黄河。这导致袁绍不得不在黄河以南建立后勤中转站,也就是乌巢。

最后,袁绍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四世三公”的士族领袖身份,以此招揽了大批士族士人为其效力。但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士族数量太多导致袁绍集团派系林立、内斗严重,而袁绍又无力解决。

在无法真正解决内斗的情况下,最好办法就是将内斗对战争的干扰降到最低。如果袁绍不是急于与曹操决战而是待在大本营与曹操打消耗战,那像许攸叛逃之类的内斗结果不会对整个战局产生影响。

综合来讲,沮授主张缓进并坚决反对袁绍与曹操进行快速决战的建议是在最大程度上回避了袁绍集团战斗力较差、补给线过长、内部斗争严重这三大缺陷。可惜的是,袁绍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

标签: 曹操官渡之战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被误解的“暴君”,被骂了千年,隋炀帝还能洗白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关于隋炀帝的种种暴行,有些可以洗白,还其公道,但有些事情无论怎么洗都洗不白的。先说可以洗白的。隋炀帝弑父、淫母这两件事基本可以确定比较扯淡了,这两件事一般都连在一起说,先淫庶母,事发再弑父。不少野史传说,绘声绘色地把那个善于蛰伏、长于自制、强毅隐忍、雄图大志的杨广描写成了一个急吼吼的多年没有亲近过女

  • 明朝和蒙古打了一辈子都没有解决 为什么皇太极三年就解决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蒙古,皇太极,历史解密

    在1368年的时候,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之后,他就赶紧派兵继续北伐战争,最后他成功的占据了北京,元朝就这样灭亡了,但是当时元朝还是有很多的残余势力,并没有被完全的消除干净,所以在之后明朝的200多年期间,蒙古人都一直在骚扰明朝。或者我们可以说的更明白一些,到了后期,明朝的实力已经非常衰弱了,这

  • 唐玄宗如此喜欢杨贵妃,为何却不让她当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可见,唐玄宗真的是对她很用心,历史上有几个人能得到这样的待遇。但我们不免有个疑惑,既然唐玄宗这么爱杨贵妃,为什么仅仅让她止步于贵妃之位,而没有把她封为皇后呢?其实原因只有3个,下面我们就来依次说说。第一,于理不合。这我们就得从杨玉环的身份演变说起了,咸宜公主当时在洛阳举行了一场婚礼,邀请来了许多贵族

  • 伐吴之战,刘备先胜后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公元221年,蜀汉之主刘备倾全国之力,水陆并进攻打东吴。汉军号称七十万之众,一路斩将夺城,高歌东进。吴主孙权得报后,慌忙派陆逊领兵抗敌。陆逊统率的吴军有5万人,而蜀汉方面却有冯习率领的4万前锋,江北黄权的5千人马,以及蛮兵沙摩柯的数千人,保守估计人数也在5万人上下,兵力方面和吴军势均力敌。可惜,蜀汉

  • 战国时期赵国实力如何?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国,春秋,历史解密

    赵国灭代国,却林胡、楼烦,而有北方五郡,再图中山,始成战国一霸。此后本应支援韩魏,遏制西秦东进,徐图收复河东,维持表里河山,才能与秦一较高下。本来赵国应该于亡中山国后再灭燕。但赵国崛起太迟,失去了先机。公元前307年才正式进行军事改革,也就是胡服骑射。公元前305年初见成效,开始大举用兵。公元前29

  • 古埃及的统治者为什么叫做法老 该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法老,埃及,历史解密

    “法老”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此词出于埃及语Per-’o的希伯来文音译,其意是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约前2181),法老仅指王宫,并没有国王的意思。在使用“法老”一词之前,古埃及的统治者一般使用“国王”、“殿下”、“君主”等称谓。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约前1554—约前1304)国王图特摩

  • 清朝皇后住在家里时,为何父亲母亲都要向她下跪行礼?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那么,如果皇后居住在家中,会有什么样的礼仪呢?我们以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为例,讲一讲皇后居住在家中的礼仪问题。阿鲁特氏出生于1854年,蒙古正蓝旗人,她是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外孙女、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崇绮的女儿。总而言之,出身名门,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

  • 关羽败走麦城的麦城究竟在哪里 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麦城,历史解密

    麦城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关羽遭到吴国的袭击,失荆州,因为腹背受敌,进退不能,最后溃逃麦城,被斩杀于临沮,这一典故也一直被如今人们作为前车之鉴,比喻陷入绝境,那么这个麦城究竟是在哪里?在今天的那个地方?《当阳县志》记

  • 李世民送给唐僧的通关文牒上写了什么,为什么路过的地方的国王都对其恭恭敬敬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唐僧,历史解密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唐僧因超度泾河龙王有功,又被观音菩萨指定去西天取得大乘佛经,所以与李世民结为兄弟。还被观音大士赐予两件法宝,一件锦镧袈裟和九环锡杖,不过感觉这两样法宝没什么鸟用,一路上眼红的人倒是不少,还引出了黑熊精那一难,真是多灾多难啊。当然,除了观音大士给的两件宝物之外,李世民作为堂堂的一

  • 古代除了娶亲之外 还有什么人才能坐进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官员,八抬大轿,历史解密

    八抬大轿,指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旧时的成婚考究明媒正娶,由夫家用轿迎娶是其主要内容。现在多用来指请的情绪诚实,典礼盛大;摆架子,多含挖苦意味。那么古代的八抬大轿只有新人能坐吗?除此之外,还有人什么能坐呢?什么等级的官员能坐八抬大轿呢?古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或类型,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