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赵国实力如何?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

战国时期赵国实力如何?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3/12/17 1:12:40

赵国灭代国,却林胡、楼烦,而有北方五郡,再图中山,始成战国一霸。此后本应支援韩魏,遏制西秦东进,徐图收复河东,维持表里河山,才能与秦一较高下。

本来赵国应该于亡中山国后再灭燕。但赵国崛起太迟,失去了先机。公元前307年才正式进行军事改革,也就是胡服骑射。公元前305年初见成效,开始大举用兵。公元前296年才灭中山国。邹忌变法后,齐国渐强,伺机重创魏国,有崛起之势。此时齐强燕弱,且燕国是齐国的目标,赵国若是攻燕,齐国会干预;即使赵国侥幸能灭燕,齐国也会失去一大制约,毕竟齐国与燕国仇恨更大。公元前284年,因齐国一意孤行独吞宋国,五国联合伐齐,致使齐国元气大伤。赵国才以田单为将试探性攻击燕国。战国策有记载:燕饥赵伐燕和赵且伐燕,说明赵国还曾两次图谋不轨。当然赵国主要还是削弱复国后的齐国,惧怕齐国死灰复燃,可惜齐国毕竟大国,一时半会也灭亡不了,这也说明赵国的战略依然不清晰,即使赵国有实力再灭齐国,秦国也不会放任赵国坐大。长平之战之后,赵国更加迫切灭燕,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然燕国也不冤,毕竟背后捅刀子在先。但是秦国不会坐视燕国灭亡,一旦赵军主力东进,秦国一定趁虚而入。即使燕国再无信义,这个时候在与燕国计较只会让暴秦得势。

赵国灭中山后,战略上一直以遏制强齐为主,这个短期战略也不能说错,但为此放任秦国东进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更何况遏制齐国这么多年,赵国的领土扩张非常有限,即使瓜分宋国,赵国也没得到多少,反而是强秦日进斗金。长平之战前赵国想灭燕,齐国自然会有想法,且强齐与赵国交界,犹如卧榻之侧,于是赵国与齐国交战频繁,但谁也奈何不了谁。赵国其实可以与魏国或者楚国结盟牵制齐国,以楚怀那个脑子,瓦解齐楚联盟不是难事。且燕国作为边陲,北方压力不大;赵国只有灭燕,与秦周旋时才能解除后顾之忧,这点长平之战后燕国落尽下石很明显。关键赵国崛起过迟,强齐破败后,秦国已据有河东,赵国已难以安心图燕。尤其是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还丢了上党郡。即使是齐国衰弱,也不会坐视赵国灭燕。

中原是个死局,赵国崛起之时秦国已然强盛,所以提前与秦角力,收复魏国丢失的河东郡,统一三晋才是王道。否则三晋大门洞开,太行八陉为敌我共有,秦国太容易从白陉与滏口陉打侧翼,以致赵国处处漏风。如此,赵国不仅无法安心扩张,也无法发展生产。后来北周与北齐也长久相持于三晋,三晋既破,北齐已亡。

赵武灵王在继续人问题上又进退失据,以致沙丘之乱。赵惠文王14岁不得已亲政,国内未平,为了安抚燕国还割了两城。赵国内乱不止、局势不稳。秦国趁机重创韩魏。魏失河东,秦人入了山西,接着韩丢三川郡(此地犬牙交错,后来秦才叫三川郡,但大部属于韩国),然后韩魏共失河内地。国土沦丧,主力尽没,从此韩魏不再能抵抗秦军锋芒。表里河山不完整,秦军随时能侧击赵国突袭邯郸,以致赵国无法安心扩张东线。 当然赵国因为在公元前317年和公元前313年两次大战中败于秦,所以心有余悸,不敢与秦硬碰也是一个原因。但是有韩魏在,也是三晋抗秦,一旦韩魏惨败,到时候只有赵国独木难支,形势会更加严峻,后来的形势发展证实了这点。

伊阙之战后秦军持续重创韩魏,魏国在河东郡只有安邑一个据点了。赵国依然不置可否,本来五国合纵攻秦。秦国为避锋芒,退出河内地,甚至都没逼迫秦军撤出河东。五国已经不欢而散。齐国更是反手伐宋,直接威胁赵国魏国楚国侧背。魏国也是昏招频出,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鉴于宋国富裕,放弃了安邑郡城,还许赵国河阳约以伐齐。赵国拿人手短,与齐国翻脸。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说,齐国即使伐宋,魏国更紧张,也会牵制。反而是赵国,整个北方五郡安危完全系于河东郡。齐国固然愚蠢,但赵国本就不与宋国相连,得了河阳也是块飞地,根本难以守御。

其实长平之战,赵国是不得不战。上党如果丢了,秦军既能打太原,也能对邯郸分进合击。只要佯攻邯郸,邯郸就不敢救援太原。沿汾河谷地与太行陉向北可分进合击太原,且太原也无险可守。太原既失,北方五郡也不久矣。虽然从北向南用兵,北方五郡有外三关,易守难攻,但是从南向北攻略,却轻而易举。威胁太原,秦国甚至还有第三条路,黄河东岸的离石和蔺两城也在秦国手里,正好这两城与太原处于同一纬度线。所以上党若丢,赵国基本亡矣。赵国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不得已与秦国决战。

赵国最大问题:一则沙丘之乱,时机不对;二则伊阙之战时,放任强秦重创韩魏;三则渑池之会后,观望秦国击破楚国。

赵国选择与齐国短暂联盟才是好选择。齐是四战之地,没有拓展空间,一出击就被围殴,不容易坐大,不构成威胁。反之赵攻齐,即使胜了得尺寸之地,也是扩大被围殴的接触面;而且齐为大国,赵国要灭齐国也会急切难下,各国必然也不会让赵国独吞。况且可以默许齐国攻宋,换取齐国允许赵国灭燕。一旦齐国灭宋,引起围殴,又能在灭燕后以大义伐齐。齐国想灭宋也不是秘密,从公元前295年到公元前286年统共打了三次。

赵国与楚国应该长期联合。二者国土相去甚远,没有领土纠葛,没有不可调和的利害冲突;即使秦国攻赵,楚国也能从武关道出击关中,反之,楚国有难,赵国突袭河东,秦国会顾此失彼。从西线说,楚国能减缓秦国东进速度。从东线来说,楚国还能牵制齐国,以方便赵国图燕。

标签: 赵国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埃及的统治者为什么叫做法老 该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法老,埃及,历史解密

    “法老”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此词出于埃及语Per-’o的希伯来文音译,其意是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约前2181),法老仅指王宫,并没有国王的意思。在使用“法老”一词之前,古埃及的统治者一般使用“国王”、“殿下”、“君主”等称谓。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约前1554—约前1304)国王图特摩

  • 清朝皇后住在家里时,为何父亲母亲都要向她下跪行礼?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那么,如果皇后居住在家中,会有什么样的礼仪呢?我们以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为例,讲一讲皇后居住在家中的礼仪问题。阿鲁特氏出生于1854年,蒙古正蓝旗人,她是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外孙女、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崇绮的女儿。总而言之,出身名门,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

  • 关羽败走麦城的麦城究竟在哪里 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麦城,历史解密

    麦城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关羽遭到吴国的袭击,失荆州,因为腹背受敌,进退不能,最后溃逃麦城,被斩杀于临沮,这一典故也一直被如今人们作为前车之鉴,比喻陷入绝境,那么这个麦城究竟是在哪里?在今天的那个地方?《当阳县志》记

  • 李世民送给唐僧的通关文牒上写了什么,为什么路过的地方的国王都对其恭恭敬敬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唐僧,历史解密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唐僧因超度泾河龙王有功,又被观音菩萨指定去西天取得大乘佛经,所以与李世民结为兄弟。还被观音大士赐予两件法宝,一件锦镧袈裟和九环锡杖,不过感觉这两样法宝没什么鸟用,一路上眼红的人倒是不少,还引出了黑熊精那一难,真是多灾多难啊。当然,除了观音大士给的两件宝物之外,李世民作为堂堂的一

  • 古代除了娶亲之外 还有什么人才能坐进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官员,八抬大轿,历史解密

    八抬大轿,指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旧时的成婚考究明媒正娶,由夫家用轿迎娶是其主要内容。现在多用来指请的情绪诚实,典礼盛大;摆架子,多含挖苦意味。那么古代的八抬大轿只有新人能坐吗?除此之外,还有人什么能坐呢?什么等级的官员能坐八抬大轿呢?古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或类型,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

  • 黄巾军:东汉末年大规模的抗暴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巾军,东汉,历史解密

    黄巾军,是中国东汉末年钜鹿人张角所领导的大规模抗暴军队,于甲子年184年产生暴动,此黄巾之乱规模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乱之一,由于暴民头裹黄巾,故作黄巾军,引发的暴乱不到一年就被东汉王朝所平定,历史上都把黄巾之乱作为三国时代的开端。黄巾军就是一只将黄布裹在头上的军队,百姓称他们为神兵天将。到处流传着苍

  • 皇宫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宫女真的可以和侍卫谈恋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宫女,侍卫,历史解密

    在《延禧攻略》中,海兰察和明玉之间的感情让不少的人都觉得虐心,但是这在真实的古代社会也是有的,宫女和侍卫之间是禁止有关联的,即使相爱,也不会在一起。生在古代的女子,尤其是进入皇宫成为宫女而又未能受皇帝老儿宠幸的女子,一生何其凄苦?在难耐的孤寂之中,有时候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居然要找不男不女的太监帮忙,

  • 宋朝抵挡蒙古军队40多年,为什么突然就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在南宋出了昏招,跟随蒙古军队一起灭金,在1234年金朝彻底灭亡,紧接着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灭宋,但是打了40多年,蒙古军队丝毫不能撼动南宋。但是1279年,南宋为何突然灭亡呢?这主要是一个汉奸的叛变。这个汉奸就是刘整,标准的汉人,出生在当时金国的河南,后来金国灭亡,刘整就投降了南宋,成为一名南宋的

  • 满清入关后,为什么大量招人开垦长白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白山黑水的长白山地区,历史上是满族的故乡和发祥地,被视作大清帝国的“龙兴之地”。清朝定都北京后,大量的关外军民“从龙入关”,掀起了一轮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据不完全统计,在顺治元年,就大约有近90万人进入了关内,造成了东北“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全无可恃”的境况。为了巩固满清

  • 妃子梦到隋炀帝皇帝被烧死,皇帝说“梦是反的”,结果真的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炀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秦朝和隋朝大概是最相似的两个朝代,都是经过数百年地方割据后的大一统王朝;也都是短命王朝,仅经过二世就亡国,还都留下了功在千秋的大工程,秦朝有长城、都江堰,隋朝有京杭大运河、科举制等等。隋炀帝与秦始皇一样,备受争议,当初都认为他们是暴君,然后越来越多的资料可以证明,他们并非简单的暴君,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