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伐吴之战,刘备先胜后败的原因是什么?

伐吴之战,刘备先胜后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4/1/21 17:00:36

公元221年,蜀汉之主刘备倾全国之力,水陆并进攻打东吴。汉军号称七十万之众,一路斩将夺城,高歌东进。吴主孙权得报后,慌忙派陆逊领兵抗敌。

陆逊统率的吴军有5万人,而蜀汉方面却有冯习率领的4万前锋,江北黄权的5千人马,以及蛮兵沙摩柯的数千人,保守估计人数也在5万人上下,兵力方面和吴军势均力敌。

可惜,蜀汉虽然兵力充足,又有刘备亲自挂帅,却依旧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了东吴。那么,蜀军为何会先胜后败呢?刘备失败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

01、百里连营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刘备之所以在夷陵之战中失败,是因为他百里连营,不通兵法。

《三国演义》中,这个观点首先由曹丕提出,曹丕认为“苞原隰险阻而结营,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拒敌乎”,一句话给刘备的失败定了调。

然而,这口锅曹丕背得冤啊,因为历史上刘备根本没有连营七百里那么夸张,所以曹丕绝不可能无中生有说出这样的话。

事实上,这句话可能是对《三国志·文帝纪》中曹丕说的“树栅连营七百余里”一句的误读,而曹丕说这句话的意思,仅仅是表达刘备在数百里的战线上,用树栅连营的方法分别扎下营寨。

《三国志》中,不仅曹丕方面有刘备营寨的记录,东吴方面也有。在《三国志·陆逊传》中提到:“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意思是刘备的营寨范围从巫峡到夷陵,营寨数目大概有几十屯。

打开地图不难发现,现在由巫山县到宜昌,距离约为100公里,大概相当于汉代300里,这段路上就算全堆满了营寨也不可能出现连营七百里的盛况。

更何况,刘备也只有几万人马而已,想要在纵横数百里的战线上排布,所采用的方式只能是散放而非连营。

因此,传说中的七百里连营绝非刘备失败的原因。那么,刘备失败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02、人才凋零

虽然刘备的东征大军看上去很强大,但其实却是一只“纸老虎”。因为刘备军中已然没有多少能力卓越的人才了。

当初追随刘备打天下的五虎上将中,关羽被东吴所害,张飞被部下所杀,黄忠去世,剩下的赵云马超,一个反对刘备伐吴,被留下来守江州,另一个要驻守北方防范西羌。

因此,刘备的兵力虽盛,名将却少。不仅五虎上将一个都没有参战,就连后来加入刘备阵营的魏延,也被刘备封为镇北将军留下来防范曹魏了。

武将方面凋零至此,那么刘备这次伐吴带来的文臣谋士方面又如何呢?

答案是文臣比武将更缺乏。蜀国第一谋士诸葛亮,要帮助刘备守住成都大本营,无法参加伐吴之战,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又早已战死,也未能参加这场战役。

除此之外,能够说服刘备的法正也去世了。最终跟随刘备伐吴的谋臣,仅有陈震,程畿,马良等区区几人而已。

文武方面都没有足够的人才,早年追随刘备的核心成员更是人迹踪绝,这样的兵团虽然总人数不比吴军少,但综合战力却远不如吴军,自然容易招致失败了。

03、利益博弈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刘备军团的真实战力不如吴军,那么一开始又为什么会一路克敌制胜呢?

这是因为,孙权在刘备玩命似的攻打自己的第一时刻,由于无法弄清刘备意图而不敢轻举妄动。

以三国形势而论,孙权的头号敌人,一直是曹魏。这一点,吴蜀两国都很清楚。

正因如此,孙权不愿将有限的力量拿来和刘备血拼。从博弈的角度看,孙权输了固然不行,赢了也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对抗曹魏。

国君的考虑必然是从对自身最有利的角度出发,而眼下对孙权最有利的局面,就是吴蜀两家言和,共同对抗曹魏。

孙权敏锐的发现,刘备这次伐吴,与其说是想报杀弟之仇,不如说是想夺回荆州。

关羽被害前,吴蜀两家隔江而治,共享荆州,其中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归蜀汉。那么,如果用荆州故土满足刘备的心愿而结束这场战争,对于孙权来说无疑是笔合算的买卖。

因此,当刘备一开始像个疯子一样进攻时,吴国并没怎么抵抗。等到刘备一路顺风顺水的到了夷陵后,才迎来了吴军真正的防守。

夷陵在江陵的大门口,而江陵又是南郡的首府。换句话说,此时刘备的疆土已经几乎恢复到关羽被害前,而这也是孙权能够容忍的底线。

如果不出意外,那么吴军守得紧,蜀军又无法长期在外作战,很可能就在此形成新的国界,然后吴蜀和平共处下去了。

可意外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夷陵之战前,陆逊给孙权上书说:“我一直担心刘备水陆并进,哪知道刘备却舍舟就步,看起来应该没什么变故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孙权立即意识到,刘备如果要找自己拼命,是不可能放弃水军的。那么,刘备现在只用陆军,这说明刘备无意东进了。

当初,孙权之所以放弃半个荆州,是不愿意两家火拼产生更大的损失,现在他发现刘备虽然做出要火拼的架势,却压根就是碰瓷,那他如何能甘愿轻易放弃已到手的领土呢。

于是就有了夷陵之战,吴军综合实力本就在蜀军之上,蜀军自然落败。刘备狼狈逃往白帝城中,荆州又重新回到吴国手上。

其实,蜀汉一直都远非吴国的敌手,这才逼得刘备只能用自己的演技去达到目的,可惜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刘备费心费力发动的伐吴之战,终化为白帝城中一道抹不去的忧伤。

标签: 刘备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赵国实力如何?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国,春秋,历史解密

    赵国灭代国,却林胡、楼烦,而有北方五郡,再图中山,始成战国一霸。此后本应支援韩魏,遏制西秦东进,徐图收复河东,维持表里河山,才能与秦一较高下。本来赵国应该于亡中山国后再灭燕。但赵国崛起太迟,失去了先机。公元前307年才正式进行军事改革,也就是胡服骑射。公元前305年初见成效,开始大举用兵。公元前29

  • 古埃及的统治者为什么叫做法老 该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法老,埃及,历史解密

    “法老”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此词出于埃及语Per-’o的希伯来文音译,其意是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约前2181),法老仅指王宫,并没有国王的意思。在使用“法老”一词之前,古埃及的统治者一般使用“国王”、“殿下”、“君主”等称谓。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约前1554—约前1304)国王图特摩

  • 清朝皇后住在家里时,为何父亲母亲都要向她下跪行礼?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那么,如果皇后居住在家中,会有什么样的礼仪呢?我们以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为例,讲一讲皇后居住在家中的礼仪问题。阿鲁特氏出生于1854年,蒙古正蓝旗人,她是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外孙女、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崇绮的女儿。总而言之,出身名门,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

  • 关羽败走麦城的麦城究竟在哪里 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麦城,历史解密

    麦城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关羽遭到吴国的袭击,失荆州,因为腹背受敌,进退不能,最后溃逃麦城,被斩杀于临沮,这一典故也一直被如今人们作为前车之鉴,比喻陷入绝境,那么这个麦城究竟是在哪里?在今天的那个地方?《当阳县志》记

  • 李世民送给唐僧的通关文牒上写了什么,为什么路过的地方的国王都对其恭恭敬敬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唐僧,历史解密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唐僧因超度泾河龙王有功,又被观音菩萨指定去西天取得大乘佛经,所以与李世民结为兄弟。还被观音大士赐予两件法宝,一件锦镧袈裟和九环锡杖,不过感觉这两样法宝没什么鸟用,一路上眼红的人倒是不少,还引出了黑熊精那一难,真是多灾多难啊。当然,除了观音大士给的两件宝物之外,李世民作为堂堂的一

  • 古代除了娶亲之外 还有什么人才能坐进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官员,八抬大轿,历史解密

    八抬大轿,指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旧时的成婚考究明媒正娶,由夫家用轿迎娶是其主要内容。现在多用来指请的情绪诚实,典礼盛大;摆架子,多含挖苦意味。那么古代的八抬大轿只有新人能坐吗?除此之外,还有人什么能坐呢?什么等级的官员能坐八抬大轿呢?古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或类型,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

  • 黄巾军:东汉末年大规模的抗暴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巾军,东汉,历史解密

    黄巾军,是中国东汉末年钜鹿人张角所领导的大规模抗暴军队,于甲子年184年产生暴动,此黄巾之乱规模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乱之一,由于暴民头裹黄巾,故作黄巾军,引发的暴乱不到一年就被东汉王朝所平定,历史上都把黄巾之乱作为三国时代的开端。黄巾军就是一只将黄布裹在头上的军队,百姓称他们为神兵天将。到处流传着苍

  • 皇宫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宫女真的可以和侍卫谈恋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宫女,侍卫,历史解密

    在《延禧攻略》中,海兰察和明玉之间的感情让不少的人都觉得虐心,但是这在真实的古代社会也是有的,宫女和侍卫之间是禁止有关联的,即使相爱,也不会在一起。生在古代的女子,尤其是进入皇宫成为宫女而又未能受皇帝老儿宠幸的女子,一生何其凄苦?在难耐的孤寂之中,有时候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居然要找不男不女的太监帮忙,

  • 宋朝抵挡蒙古军队40多年,为什么突然就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在南宋出了昏招,跟随蒙古军队一起灭金,在1234年金朝彻底灭亡,紧接着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灭宋,但是打了40多年,蒙古军队丝毫不能撼动南宋。但是1279年,南宋为何突然灭亡呢?这主要是一个汉奸的叛变。这个汉奸就是刘整,标准的汉人,出生在当时金国的河南,后来金国灭亡,刘整就投降了南宋,成为一名南宋的

  • 满清入关后,为什么大量招人开垦长白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白山黑水的长白山地区,历史上是满族的故乡和发祥地,被视作大清帝国的“龙兴之地”。清朝定都北京后,大量的关外军民“从龙入关”,掀起了一轮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据不完全统计,在顺治元年,就大约有近90万人进入了关内,造成了东北“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全无可恃”的境况。为了巩固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