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分封的诸侯国:滕国什么时候建立的?

周朝分封的诸侯国:滕国什么时候建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934 更新时间:2023/12/12 14:35:04

滕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之后分封自己的十四弟姬绣于滕(今山东滕州),是为滕叔绣。

公元前414年滕国被越王朱勾所灭,不久复国。战国时期,宋康王称王,滕国被宋国灭掉。共传23世。古滕城是滕国的国都,距离山东滕州7公里。有一种观点是,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

滕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前1122年立国,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灭。始封祖是文王之子错叔绣(封侯爵)。今滕州市西南14里处有古滕城遗址。该国与鲁国关系密切,并依附于宋、晋国,参加大国的会盟和战争。公元前415年为越国所灭,不久复国。后又被宋(一说齐)灭掉。共传23世。

滕国君主为姬姓。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而封其宗亲及功臣为诸侯。其中叔绣(即周文王姬昌第十四子)被封于滕,是为滕叔绣。古滕城是滕国的首都,距离山东滕州7公里。有一种观点是,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

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县西南7公里有古滕城即其国都。有认为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已有记载。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国拜见滕文公。战国初期,滕国即被宋康王所灭。

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为滕侯。 滕国与鲁国关系密切,并依附于宋、晋国,参加大国的会盟和战争。

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已有记载。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

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国拜见滕文公。战国初期,滕国被宋康王所灭。

迁移分布

滕国灭亡后,其贵族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氏,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在滕氏家族中,有的人后来为了避免仇人加害,改为复姓滕叔氏,也有的改为滕氏。滕叔氏后来仍旧省文简化为单姓滕氏。子孙纷纷离开得姓的原居地 - 今山东滕州,而散居于山东、河南等地。

东汉时,滕姓在北海郡繁衍昌盛,族大人众,名人辈出。这段时期滕姓登于史册的有三人,分别为:滕延、滕咨和滕抚,都是北海郡人,可见在东汉时滕姓在北海郡已成为望族。汉末动乱时,当地的滕胄、滕耽等避乱渡江,归属孙吴;值得一提的是滕胄与孙权结为亲家,壮大了北海郡滕姓之盛名。吴末时期,北海人滕牧之女嫁与孙皓而贵为皇后,滕牧后来却因失宠而被遣居苍梧,即今广西梧州;吴灭亡后,孙皓与滕皇后迁于洛阳。 两晋时期,繁衍于南阳郡、开封县之滕族昌盛浩大,名家辈出,成为该地之名门望族。 两晋南北朝至隋朝,北方持续的动荡不安,加剧了滕姓南移,加上之前汉末已南迁的氏族,现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西、湖南等地均有了滕姓人家。 唐代及其以后,浙江金华的滕家一支独秀,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有白居易作诗为证:"身着锦衣儿戏绣,东阳门外数滕家"。另据《安远滕氏族谱》、《石城县志》所载,"唐有滕文纪,家居江西抚州临川县滕家州,生子有三,其三子学珠自临川徙居福建汀州宁化招得里南桥岭,至宋时,传八世,榜二居邵武,榜遂迁延平,榜仪移广东"。宋靖康之耻后,北方滕姓有迁居浙江临安的,其中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滕康因仕宦居湖南永州,其孙滕宬徙居吴县,即今江苏苏州。宋末元初的动乱,再加元末的动乱,使滕姓分布于南方各省份,今四川、云南均有滕姓人落籍。 明初,山西滕姓作为"洪洞大槐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明中叶时,滕学珠之裔有迁居江西石城丰山、高田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滕姓徙至四川。清康、乾年间以后,有冀鲁豫地之滕姓闯关东进入东三省,亦有沿海之滕姓迁居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如今,滕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黑龙江、辽宁、湖南多此姓,上述四省之滕姓约占全国汉族滕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标签: 滕国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光义继承王位后,是怎么安排哥哥的子女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光义,宋朝,历史解密

    现在我们把之前讲过的宋朝皇位继承总结一下,大家才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线条。我们说金匮之盟是非常有可能的,是可以成立的。杜太后临死的时候,要求赵匡胤把他的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而不是直接给年幼的儿子,也就是构成赵氏家族的王位继承。这个金匮之盟能成立了之后,这之后赵光义才在赵匡胤的扶持下,做了十五年的开封府尹。

  • 陈自明有哪些轶事趣闻?他对后世医学有着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自明,南宋医学家,历史解密

    相传当时有一乡妇怀孕得病,一到中午就痛苦不堪,泪流不止,很多医生束手无策。陈自明知道后遣人告诉其家属:这是内脏燥热引起的,应用大枣汤治。病人家属不信,请人查证医书,正如陈自明所说,用此方一剂病就好了。成年后,医术精进,名扬四方。陈自明的医疗思想非常积极,他认为“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

  • 揭秘袁术为什么称帝 他手里的玉玺到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袁术,历史解密

    袁术是三国之中最先称帝的诸侯,他在东汉末年一度手握重兵,成为江淮一代的大势力,他的手下也有着不少的谋略之士,只是这些个谋臣志士都不怎么给力,才能不出众。到了电视剧中袁术手下突然多出了一个智计百出的白胡子老头,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那么这个老头是谁呢?新三国袁术身边那个谋士是谁在新三国里,袁术的身边有一

  • 崇祯皇帝死后,为什么四皇子的行踪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改朝换代对于前朝的皇室来说,往往都是一场悲剧,很多皇族就在刹那间越陷越深,灰飞烟灭,甚至连自己的后人都没有能够存活下来几个。历史上很多的王公贵族都消失在不断的杀戮中,连带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消失在了历史的故纸堆里,所以才会有人说中华民族没有贵族。在明清交替的时候,明王朝的很多王公贵族就遭受了这样的命运

  • 揭秘:刘询是怎样把霍光家族整垮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询,汉朝,历史解密

    大家也知道,汉宣帝刘询是因昭帝早逝、汉废帝刘贺意外被废而由摄政王霍光力扶上位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历史背景,让上位之初的刘询基本都是处于傀儡皇帝的尴尬境地,因为此时的大部分行政资源都集中在一言九鼎的“影子皇帝”霍光手里。所以,上位之初的刘询基本上能做的事也不是太多,也只能是处于蓄势待发的隐忍状态。而关于

  • 凿壁偷光的他,串通宦官诬陷民族英雄,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凿壁偷光的经典故事坚信大伙儿都广为人知,是小学课本上必修的成语故事,有关凿壁偷光,史籍上拥有详尽的记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两者之间佣作而不求偿。主人家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家书遍读之。”主人家感慨,资给与书,遂成高校。”

  • 贾诩间接害死曹操长子,为什么最后还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贾诩,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贾诩,字文和,三国第一“毒士”,这不是说他善于用毒,而是说的他算无遗策。贾诩原为董卓手下,在董卓被杀后,他成功地劝说其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起兵诛杀王允、驱逐吕布。后来,贾诩离开李傕郭汜,改投宛城张绣的帐下。宛城之战中,张绣先降后叛,贾诩为张绣出谋划策,偷袭曹操营寨,一举斩杀曹操张子曹昂、侄儿曹

  • "虎落平阳被犬欺"典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虎落平阳被犬欺,历史解密

    虎落平阳被犬欺是一个汉语词汇,本意指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狗也能欺负老虎。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典故版本一三国演义里描写,周瑜嫉妒孔明的才能,总想加害孔明。有一天想出了一条妙计,设宴相请,并以对诗为名进行加害。孔明早已觉察周瑜的心意,便故意说:“谁输了就砍谁的头。”

  • 被误解上千年的一位名将:揭秘真实的潘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重文轻武,但依然出了许多名将。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民族英雄岳飞,因为被奸臣秦桧所害,岳飞含冤而死,他精忠报国的忠义名声流芳千古,人人皆知。不过,宋朝有一个和岳飞一样善战的名将,也是忠臣,却比岳飞还冤,千年以来都被骂成奸臣。这个人就是宋朝的开国名将潘美,戏曲中他的名字被改为潘仁美。说到潘仁美,人们

  • 刘邦诛杀汉室功臣,萧何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萧何,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汉初三杰”之一,“开国第一侯”萧何,本为沛县狱吏的他,从沛县起义时便追随只是个亭长的刘邦,甘愿做刘邦的手下,一干就是十多年。他为刘邦月下随得韩信,攻城掠地;他为刘邦寻得秦户籍、地形、法令的书册,为日后建汉立制打下基石;他为刘邦坐镇后方,源源不断为刘邦提供粮草,后备军,安抚老百姓;官至丞相后,他又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