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16年8月2日:哈迈德·泽维尔逝世

2016年8月2日:哈迈德·泽维尔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27 更新时间:2024/1/22 5:14:59

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美国国籍,化学家、物理学家。1946年2月生于埃及。

1974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8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9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6年8月2日,艾哈迈德·泽维尔在美国去世,享年70岁。

哈迈德·泽维尔主要从事飞秒激光化学的研究。

人物生平

泽维尔于1946年2月出生于埃及。他在埃及亚历山大大学就学,并取得科学学士学位,此后迁居美国继续深造。

1976年起,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

1982年,他加入美国国籍,同时拥有埃及、美国双重国籍。

198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1999年因使用飞秒化学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相关研究取得重要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并被称为“飞秒化学之父”。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3年,泽维尔对媒体透露自己患有脊柱肿瘤疾病。

2016年8月2日,埃及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在美国去世,享年70岁。

科研综述

哈迈德·泽维尔主要从事飞秒激光化学的研究。他利用超短激光“照相”技术直接观测化学反应中的超快过程,开了一个从时域范畴来认识理解化学反应的新时代,对现代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和化学以及原子分子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发展了极为精巧的飞秒泵浦-探测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对一系列的光驱动的化学反应进行了飞秒分辨的实验研究。

他领导的实验室首次利用这一方法,对化学反应启动后不同时刻给体系拍下了飞秒分辨的“快照”,并得到反应动态过程的演变信息。利用这一技术,他研究了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化学和生物体系中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包括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和许多生物过程的反应,包括异构化、解离、电子转移、质子转移、分子内部的弛豫过程等。

他还从理论上对这些过程进行了计算和模拟,并给出了很好的解释,从而大大推进了人类对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认识。他的研究工作使得人们对化学反应的选控能力进一步提升。近十多年来,他还原创地发展了超快的电子束衍射方法,在他的实验室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晶体以及固体瞬态结构的变化、化学反应动态过程以及相变等超快过程,大大开拓了超快化学反应研究的范畴。

人才培养

哈迈德·泽维尔对中国和中国科学界一直怀有友好感情,并为培养中国高级科学人才和促进中美和中埃科技交流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几十年来,亲自培养了多名中国籍博士,并且接纳了相当数量的博士后及访问学者,其中有多名科技工作者已经返回国内,工作在中国科技第一线,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他与中国科学界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是复旦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的名誉教授,也是北京大学名誉博士,曾经获得北大奖章。他多年来热心与中国化学界的合作。

荣誉表彰

198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22年8月2日:亚历山大·贝尔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出生于英国爱丁堡市,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是著名的苏格兰裔发明家、企业家。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的专利权,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AT&T公司的前身)。关于电话的发明者尚存争议,美国国

  • 1868年8月2日:康斯坦丁一世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希腊人国王康斯坦丁一世(希腊文:ΚωνσταντίνοςA',ΒασιλεύςτωνΕλλήνων,拉丁文转写:Konstantínos A',Vasileús ton Ellínon)(1868年8月2日~1923年1月11日),他是希腊人国王乔治一世与俄罗斯女大公奥尔加·康斯坦丁诺芙娜的长子,丹

  •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占领了科威特,并直接威胁到沙特阿拉伯以及其他中东国家的安全。战争结果科威特国王胞弟法赫德亲王在指挥战斗中重伤身亡,五名王室成员战死,科国王埃米尔·贾比尔率部分王室成员逃往沙特阿拉伯。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和伊

  • 秦末农民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大陆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公元前209

  • 2015年8月3日:男人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男人节,是世界上的节日之一。随着8月3日男人节(将3.8对调)逐渐被越来越多人知道,这个来源于网络上的节日开始悄悄流行,不少男同胞还收到了“男人节快乐”的祝福短信。上海几家知名公司还在这天给男性员工放了一天假,庆祝他们的“83男人节”,有超过7成网友表示支持男人节。到2015年,近八成网友呼吁要设立

  • 楚汉之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背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

  • 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男,汉族,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江苏苏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1918年8月3日生,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汉文帝三次防御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汉文帝第一次防御匈奴,汉文帝前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右贤王率骑兵入居河南地(今河套地区),侵掠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的少数民族,并杀掠人民。六月,文帝遣丞相灌婴率8.5万骑兵开赴高奴(今陕西延安),迎击右贤王。右贤王出塞而去。会济北王刘兴居反,汉乃诏击匈奴兵回长安。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

  • 诸吕之乱的背景与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诸吕之乱是西汉初期,在朝的吕氏一党所谓的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刘盈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

  • 冥王星的行星之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冥王星(小行星序号:134340 Pluto;天文代号:♇,Unicode编码:U+2647)是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颗被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冥王星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9,质量排名第10。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海外天体,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