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冥王星的行星之辩

冥王星的行星之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30 更新时间:2024/2/6 20:32:20

星(小行星序号:134340 Pluto;天代号:♇,Unicode编码:U+2647)是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颗被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冥王星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9,质量排名第10。

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海外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与其他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冰组成。冥王星相对较小,仅有月球质量的1/6、月球体积的1/3。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皆较高,近日点为30天文单位(44亿公里),远日点为49天文单位(74亿公里)。冥王星因此周期性进入海王星轨道内侧。海王星与冥王星因相互的轨道共而不会碰撞。在冥王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上太阳光需要5.5小时到达冥王星。

1930年克莱德·博发现冥王星,并将其视为第九大行星。1992年后在柯伊伯带发现的一些质量与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体挑战冥王星的行星地位。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质量甚至比冥王星质量多出27%,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因此在翌年正式定义行星概念。新定义将冥王星排除行星范围,将其划为矮行星(类冥天体)。

2015年7月14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成为人类首颗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

2016年3月4日,美国航天局“新视野”号探测器项目团队最新发现冥王星的顶部也覆盖着皑皑“白雪”。

冥王星与冥卫一(卡戎)为双矮行星。

冥王星行星之辩

冥王星自1930年被发现以来,长期被列入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但是从2000年起,在太阳系边缘、海王星外侧的柯伊伯带中不断发现新天体,其个头越来越大,特别是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当时被认为比冥王星更大,因为当时估测的冥王星直径只有约2300公里。

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自从8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冥王星便与“争议”二字联系在了一起。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了大行星的行列。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1998年,有人建议把冥王星剔除大行星之列,但被当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否决。

2005年发现的离散盘天体阋神星质量甚至比冥王星质量多出27%。国际天文联合会(IAU)认识到冥王星仅为众多外太阳系较大冰质天体中的一员后,于是决定重新定义行星概念。

2006年8月24日下午,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通过决议,由天文学家以投票正式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

2006年9月7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把已知或即将成为矮行星的天体赋与编号,冥王星编号为小行星134340号。

200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再次将冥王星划为类冥天体的原型,为矮行星项下的子分类。

2009年3月,美国伊利诺斯州议会曾经专门就重新恢复冥王星的大行星资格的议案进行表决,以表示对伊利诺斯人、冥王星的发现者汤博的纪念。但科学界明确表示冥王星不可能再成为大行星,因为冥王星根本不是大行星。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彗星的起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彗星(Comet),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质构成,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彗星的质量、密度很小,当远离太阳时只是一个由水、氨、甲烷等冻结的

  • 太阳系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太阳系的形成有多种学说,其中星云假说,最早是1755年康德和1796年拉普拉斯各自独立提出。认为太阳系是46亿年前,在一个巨大的分子云的塌缩中形成。这个星云原本有数光年的大小,并且同时诞生了数颗恒星。研究古老的陨石追溯到的元素显示,只有超新星爆炸后的心脏部分才能产生这些元素,所以包含太阳的星团必然在

  • 彗星轨道的分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彗星的轨道有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椭圆轨道的彗星又叫周期彗星,另两种轨道的又叫非周期彗星。周期彗星又分为短周期彗星和长周期彗星。一般彗星由彗头和彗尾组成。彗头包括彗核和彗发两部分,有的还有彗云。并不是所有的彗星都有彗核、彗发、彗尾等结构。我国古代对于彗星的形态已很有研究,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

  • 极光的形成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极光出现于星球的高磁纬地区上空,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而地球的极光,来自地球磁层和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这三者缺一不可。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极光一般只在

  • 日本米骚动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米骚动”从抢米而发展到与地主、资本家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与反动军警进行搏斗,而且在群众中公开提出“打倒寺内内阁”的口号,因此运动本身乃是革命性的政治斗争。米骚动简介在规模和声势上,“米骚动”作为伟大十月革命后所掀起的世界革命大风暴的一部分,群众斗争的浪潮冲击了全国3/4地区,日本各阶层的人民约100

  • 2020年7月7日:王明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王明健,(1933年6月--2020年7月7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人,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国家级劳模,发明了从矿石中提取重铀酸铵的方法,办起了中国第一家水冶厂,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解决了原料问题,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2020年7月7日上午在广东韶关核工业四一九医院逝世,享年87岁。发

  •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在天坛祈年殿隆重发布。“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者是张武、郭春宁、毛诚。“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一座奥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华民族精神镌刻、古老文明意蕴书写、华夏子孙品格铸就出的一首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华章;它简洁而深刻,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体

  • 古代广告的发展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在我国利用广告传播商品信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年间,山东济南有一刘姓人家开设的针铺就制作了印刷广告。这张广告四寸见方,中心位置绘有商标——白兔捣药图,上方八个大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下方是经营项目和质量要求:“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经营方针是:“客转为贩,别有加饶。”左右还

  • 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年12月11日-2008年8月3日),俄罗斯作家,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两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

  • 1946年8月3日:许冠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许冠英(1946年8月3日-2011年11月8日)Ricky Hui,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市。香港影视演员、歌手。1971年,进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员培训班学习。1972年,出演电影《年轻人》。1974年,与大哥许冠文、弟弟许冠杰创建许氏兄弟影业公司。1976年,因主演喜剧电影《半斤八两》而成名。同年,